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

每經網首頁 > 更多 > 正文

ST宏盛重組卡殼 機構11跌停后出逃

證券時報 2013-06-20 09:40:02

證券時報記者 唐立

沖著最好的憧憬介入,卻落得最壞的結局。這就是機構在ST宏盛(600817)上的遭遇。

去年12月13日,ST宏盛公布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資金的關聯交易預案,即山西天然氣股份公司與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并借殼上市的預案。

重組預案一經公布,市場投資者也對燃氣行業將添新軍充滿期待。國金證券分析師趙乾明曾在今年2月初的研究報告中如此點評ST宏盛:“山西天然氣借殼,成長空間大。”當然,該名分析師同時還做出了風險提示,即“山西天然氣借殼ST宏盛是否成功尚需經過股東大會和證監會等的核準審批,這一過程存在不確定性,若借殼被否,將存在重大風險。”

所謂好的不靈壞的靈。4月23日ST宏盛開始停牌,5月22日宣布同山西天然氣的重組終止,5月30日復牌并發布正式公告。6月18日,公司在上交所交易大廳召開了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說明會,徹底為ST宏盛與山西天然氣之間的潛在聯姻畫上了句號。

二級市場上,ST宏盛自5月30日復牌以來連收11個一字跌停板,昨日借公司召開說明會之際,終于掙脫連續跌停的壓制,打開了跌停板并收漲0.88%。對此,有分析認為,ST宏盛的表態頗為關鍵,首先公司明確終止本輪重組表示利空出盡,另外公司關于“只要有合適的資源,不排除再次啟動重組可能”的表態,讓部分投資者又開始心生期待。

昨日,ST宏盛仍以跌停價開盤,上午曾多次打開跌停板,但臨近午盤時重回跌停,直到終盤前5分鐘,該股又一次打開跌停,并被買入資金直線推升,收盤漲0.88%,報9.19元。全天成交3.13億元,創出歷史天量,與此前十一個跌停的持續地量形成云泥之別,表明場內資金搶道出逃。

事實也的確如此。上交所昨日盤后公布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場內資金紛紛棄股離場。昨日,有四個機構席位合計拋售ST宏盛7912萬元,合計占到該股當日成交總額的25.28%。而在買入端,券商營業部資金開始活躍,前五個買入席位依次被中信建投長沙市芙蓉中路營業部、海通證券淄博石化營業部、招商證券深圳益田路免稅商務大廈營業部、國泰君安順德東樂路營業部和大同證券北京西四環中路營業部占據,合計買入資金也達3178萬元,而中信建投長沙市芙蓉中路營業部獨家買入近千萬元。

針對本輪重組失敗一事,盡管重組雙方在前日召開的“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說明會”互相推諉責任,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ST宏盛在框架協議之外提出了“殼費”等新的利益訴求,是導致重組破裂的一個關鍵原因之一。

不管怎樣,事實證明這場充滿電影情節的重組進程還是讓包括機構在內的投資者感到失望。從2月中下旬的8個連續漲停到5月底6月初以來的11個連續跌停,在短短3個月內,ST宏盛演繹了一波過山車行情。

根據ST宏盛的一季報數據,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新進的有中歐新趨勢基金、易方達科訊基金、信誠精萃成長基金、匯添富民營活力基金和東方證券等多家機構投資者以及索郡等個人投資者。其中,前三只基金分別持有300.1萬股、275.78萬股、214.62萬股。可見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的重組前景比較樂觀。

同時,ST宏盛2月8日及其后連續漲停的公開成交信息顯示,并無機構出現在龍虎榜上,由此判斷機構是該股8個漲停后高位入場的可能性比較大。不過,ST宏盛終止本輪資產重組的事實最終表明,這些機構資金集體押錯了寶。經過11個連續一字跌停后,盡管ST宏盛終于打開跌停板,但機構想要達到賬面盈虧平衡,顯然難度不小。

原標題:ST宏盛重組卡殼 機構11跌停后出逃

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epaper/index/content_478871.htm

責編 劉小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