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6 01:12:06
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央行明確否認曾在周四向市場注入過大規模短期流動性。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發自上海
銀行“缺錢”,近日成為影響國內資本市場的重大事件,A股市場也受到極大沖擊。但對此說法,央行進行了“辟謠”。
昨日(6月25日),央行官網發表 《合理調節流動性 維護貨幣市場穩定》一文指出,當前流動性總量并不短缺。只是受貸款增長較快、補繳法定準備金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近期貨幣市場利率出現了上升和波動。
該文透露,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央行明確否認曾在周四向市場注入過大規模短期流動性。
央行還特別提到,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報價行若虛假報價誤導市場,將予以嚴肅處理。
否認出現流動性短缺/
進入6月,“錢荒”突然成了金融市場的關鍵詞之一。反映市場短期流動性指標的7天回購利率一路飆升。不過到昨日,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已回落至5.8270%,比6月20日顯著回落592個基點。7天期回購利率也下跌約10個基點。
在上文中,央行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物價形勢基本穩定。前5個月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長較快。5月末,金融機構備付率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約為1.5萬億元。
通常情況下,全部金融機構備付金保持在六七千億元左右,即可滿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萬億元左右,則比較充足。因此央行認為,總體看,當前流動性總量并不短缺。
對于近期貨幣市場利率出現的上升和波動,央行在該文中解釋說,這是受貸款增長較快、企業所得稅集中清繳、端午節假期現金需求、外匯市場變化、補繳法定準備金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
昨日下午,在2013陸家嘴論壇新聞發布會上,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凌濤也表示,今年以來,我們流動性整體充裕,銀行間市場的各類參與機構獲取資金的環境也相對寬松。雖然在5月底6月初貨幣市場利率明顯上升,但總體來看,這種時點性和季節性波動只是暫時現象,一些時點性的因素會逐步消除。
昨日,央行既沒有發行央票,也沒有進行正回購或逆回購操作。
向部分銀行注入流動性/
雖然強調近期的波動只是暫時現象,但央行并沒有放任自流。
央行在上述文章中稱,大行要進一步發揮好市場穩定器作用,重大突發性問題要及時報告央行。對于貸款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宏觀審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總量和進度比較穩健的金融機構,若資金安排出現暫時性頭寸缺口,央行將提供流動性支持;對流動性管理出現問題的機構,也將視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維持貨幣市場的整體穩定。
上周五,央行明確否認曾在周四向市場注入過大規模短期流動性,但在上文中,央行首次承認近日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
同時,央行指出,將根據市場狀況,積極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及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等創新工具組合,適時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平抑短期異常波動。
央行還建議商業銀行要繼續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安排資產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要按照“用好增量、盤活存量”要求,在保持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的同時,調整優化信貸結構,
針對市場交易行為,央行要求,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報價行要嚴格按照報價準則理性報價,并切實履行報價成交義務。對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和貨幣市場成員虛假報價誤導市場,將予以嚴肅處理。
專家:短期將持續緊縮
星展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梁兆基認為,短期內緊縮仍將持續,銀行間利率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野村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劉鳴鏑本周一在報告中稱,今年以來,M2增量中有相當一部分流入經濟的金融面,央行的做法旨在引導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關鍵問題是,央行能否成功將流動性導入實體經濟?預料市場將對此保持關注。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錢荒”將至少延續到7月中旬,主要因為商業銀行需要在未來2~3周滿足一系列嚴格的監管要求。當然,這一判斷建立在央行不會大規模對市場注入流動性這一假設條件上。
“我們相信央行意在懲罰商業銀行的過度信貸投放,這也是央行重建中國金融系統信心的好機會。同時,正像央行在貨幣政策報告中提出的那樣,央行需要微調其貨幣政策,以反映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劉利剛認為,央行需要至少降息25個基點,避免經濟硬著陸。
澳新銀行認為,央行前期收緊流動性,旨在整頓過去幾年來迅速發展的影子銀行業務。對影子銀行業務的整頓,可能需要更全面的政策評估和框架,同時需要盡快推動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平衡對銀行和非銀行系統的監管,以疏導影子銀行的業務走向規范化和陽光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