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3-07-02 11:37:59
上周銀行理財市場出現井噴,據金牛理財網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7家銀行共新發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725款,環比增70款,新發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高達5.18%。
俞 悅
銀行“錢荒”緩解的跡象開始顯現,但是,各大銀行比拼發行理財產品的速度并沒有放慢。上周銀行理財市場出現井噴,據金牛理財網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7家銀行共新發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725款,環比增70款,新發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高達5.18%。
短期理財產品不斷攀升的收益率,似乎讓投資者亂了“方寸”。在選擇理財產品上,投資者只比較哪家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短、預期收益率高,就選哪家的。其實,投資者的這種行為存在潛在的風險。為了推介理財產品,有的銀行對推出的高收益率理財產品,不會有保本承諾,說明書中僅以“基本無風險”或“低風險”的詞句概括。某些銀行對不同期限品種產品的說明書是一樣的,比如35天、61天、92天期限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7%、6.5%、6.2%,但三款產品的說明書都標明一樣的投資范圍,如此狀況讓投資者難以放心。總之,面對這些高收益理財產品,投資者需把風險放在首位,謹慎選擇。
專業理財分析師提醒,老百姓投資還是要首選以穩健為特征的銀行理財產品,更多地關注中低風險級別、中長投資期限(半年以上)、報價相對較高的產品。從中期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今后不會維持目前的水平,仍將處于下滑通道之中。
原文鏈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7/02/content_364174.htm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