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媒體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媒體聚焦 > 正文

代銷基金業務開閘滿月 多數期貨公司冷眼相待

證券日報 2013-07-05 11:59:47

多家期貨公司表示,目前尚未申請開展此業務,對其發展前景不樂觀。

■本報見習記者 王 寧

今年3月份,中國證監會發布修改后的《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及配套規則,擴大了基金銷售機構類型,允許期貨公司、保險機構等進入基金銷售領域,并明確指出,期貨公司自今年6月1日起可參與基金銷售。

不過,據《證券日報》記者日前多方了解到,多家業內實力較強的期貨公司卻尚未有申請此業務的意愿,并持觀望態度。究其原因在于,該業務運行成本較高,且發展前景并不樂觀,盈利空間有限。

業務開閘滿月

今年3月份,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將研究修訂《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及其配套實施規則,進一步放寬銷售機構準入門檻,允許外資銀行、期貨公司、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申請基金銷售業務資格,鼓勵具有專業理財產品銷售和客戶服務能力的機構進入基金銷售領域,促進基金銷售機構向投資顧問轉型,并明確指出,期貨公司自今年6月1日起可參與基金銷售。

根據新修訂的《辦法》,期貨公司申請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要求為:有專門負責基金銷售業務的部門,凈資本等財務風險監控指標符合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最近3年沒有挪用客戶保證金等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少于20人等。

有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已正式放行基金投資股指期貨,基金專戶投資商品期貨、金融衍生產品。對于投資于期貨市場的基金產品而言,期貨公司參與銷售不僅拓寬了基金的銷售渠道,而且能夠發揮投資者教育、產品后續服務等方面的專業優勢。期貨公司代銷基金擴大了期貨公司的業務范圍,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業務模式。

此外,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推動基金管理公司加快向現代財富管理機構轉型,支持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在內的符合條件的財富管理機構發行上市。據介紹,新《基金法》將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為配合新《基金法》順利實施,證監會將對多達十余類現行規章、規范性文件或修改、合并或起草制定。

據悉,截至目前,基金銷售機構涵蓋了商業銀行、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和獨立銷售機構等四類型機構。不過,有消息顯示,基金銷售機構類型需要進一步擴展,以滿足不同類型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和機構發展需要。有一部分基金銷售機構的分支機構通過多年的業務積累,從內部管控到人員配備等方面均具備獨立開展基金銷售的能力,但是受限于基金管理人只能與基金銷售機構總部簽訂銷售協議的規定限制,無法以其貼近市場的優勢更好地為投資人服務。

公司觀望意愿強烈

距代銷基金業務開閘已一個月,但據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多數期貨公司仍未申請業務開展。“我們公司還沒有申請這個業務,該業務的盈利點太小了,目前只能等。”某期貨公司高層人士表示。

根據多位業內人士反映的情況來看,該項業務未申請主要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是運營成本較高,二是發展前景不佳。

根據新《辦法》規定,“有專門負責基金銷售業務的部門。”“所有的設施搭建需要較高的資金支持,且還要招攬相關的基金人才,目前能夠符合這些規定的期貨公司少之又少。”一家券商系期貨公司人士表示。

“此外,加上運營和維護成本,一個中等規模的期貨公司代銷基金可能要一至兩年內才能收回成本,而盈利情況尚不能夠預測。”上述人士稱。

一家傳統系期貨公司人士表示,從銷售渠道角度來說,發展空間并不大。期貨客戶數量相比其他金融行業來說,可謂小巫見大巫,就拿證券、銀行來說吧,相差甚遠,在這樣狹窄的銷售渠道上,怎么可能開辟較大的盈利空間呢?

“如果代銷基金業務能夠在期貨業發展起來,必須找到證券或基金公司的資源共享點。”這位期貨公司人士表示。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現有的基金代銷渠道包括銀行、券商、第三方銷售機構,已有銷售的覆蓋面十分廣泛,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期貨公司短期內收益有限,且新業務需要一定的培育期,要想成為新的利潤點仍有待時日。

據本報記者采訪5家業內頗具影響力的期貨公司來看,尚未有一家開展此項業務,其準備工作也不太明顯,多數仍然持觀望態度。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期貨公司銷售人才的匱乏,也是其代銷基金面臨的困境。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不僅是監管層要求,也是銷售人員理應堅守的職業操守。如果銷售人員一味追求銷售提成,從而誤導投資者,不僅投資者會遭受損失,期貨公司的信譽也將受損。

目前國內期貨公司業務不斷擴大,有望融合經紀、投資咨詢、資產管理、自營四項業務,從而發展成為更加綜合的金融機構。未來,期貨行業競爭和分化將會加劇,單靠傭金生存的期貨公司終將被淘汰出局。歸根結底,期貨公司業績的提升要靠主業,這才是期貨公司織出業績“錦緞”的著力點,代銷基金的收入只能起到“添花”的作用。

原文鏈接:http://zqrb.ccstock.cn/html/2013-07/05/content_364782.htm

責編 牟小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