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00:46:47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羅碧 發自深圳
每經實習記者 羅碧 發自深圳
昨日(7月8日),外媒報道稱,參與平安保險集團購買倫敦勞合社大樓交易的英國中介機構——第一太平戴維斯證實,平安集團已經以2.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3.77億元)購得勞合社大樓。
平安集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求證時并未否認上述信息,其回復稱,“資產管理業務是平安主要經營業務之一,其包括保險資金或第三方資金的境內外投資和管理,對于具體的投資項目我們不予置評。”
收回投資或需11年/
今年5月初,外媒就曾報道平安保險集團將以2.6億英鎊購入倫敦金融城的標志性建筑勞合社大廈,但一直未獲得交易雙方正面回應。
昨日,媒體報道稱,參與此次交易的英國房地產中介集團第一太平戴維斯公共關系總監利茲-威廉已經證實,平安保險集團已從一家由CommerzReal管理的德國封閉型基金手中購入勞合社大廈,成交價為2.6億英鎊。
據了解,竣工于1986年的勞合社大廈位于倫敦金融區中心,包括一個12層、能同時容納10000人工作的保險業務大廳以及側翼呈階梯狀布局的寫字樓。該樓有超過2/3物業由勞合社保險倫敦公司承租,租金為每年1600萬英鎊。
2005年,CommerzReal以2.31億英鎊價格購得勞合社大廈,對于此次以2900萬英鎊的溢價售出該大樓,CommerzReal董事會成員諾蘭表示對該交易十分滿意。據稱,從2011年開始,CommerzReal即開始尋求買家,意向價為2.9億英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上述交易信息向平安集團進行求證時,對方并未否認,并回復稱“資產管理業務是平安主要經營業務之一,其包括保險資金或第三方資金的境內外投資和管理,對于具體的投資項目我們不予置評”。
對于平安保險購入該樓的目的,業內人士分析稱,主要為“獲取穩定的租金回報”。此前,有媒體稱,如果按照占據該樓2/3的勞合社一年所付1600萬英鎊的租金計算,平安保險出租整棟大樓每年將獲得2400萬英鎊的年租金回報,若要收回全部投資成本,需將近11年時間。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徐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外在經營物業時更講究現金流,而國內一般更注重資產增值。此外,國內的物業管理經驗與國外物業相遇時,也必然要經歷磨合期。
中企頻頻出海買樓/
在平安保險購入倫敦金融城標志性建筑之前的6月初,由SOHO中國行政總裁張欣牽頭的地產開發商財團(包括張欣家族、巴西Safra家族),以7億美元購入美國紐約通用汽車大廈40%股權。
此外,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慶平也曾透露,該公司已于去年在英國倫敦購買了一棟寫字樓,投資額為2億英鎊。
根據仲量聯行此前公布的中國海外商業地產直接投資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中國在海外商業地產(含酒店)的直接投資額達40億美元,與2011年同比增長33%。該機構預計,2013年,中國在海外商業地產市場的投資將比2012年同比增長20%,達近50億美元。
徐楓表示,從宏觀來看,此輪海外投資商業地產的熱潮的大背景跟海外經濟出現波動位于低潮期、人民幣升值相關。從微觀來看,國內目前很多機構和企業的管理團隊逐漸與國際接軌,決策層中具備海外背景的人員也相對增加。
此外,對于出國購買標志性商業建筑的國內機構和企業,徐楓認為,出于占領戰略制高點的考慮可能高于其他方面的考慮。
更多的業內人士在談到近期國內資本向海外投資增加時不約而同地談及80年代后期的日本,而提及最多的當屬三菱公司1989年以13.73億美元收購洛克菲勒中心的14棟辦公大樓,成為該中心80%股權的控股股東。但因為地產行業的波動性以及日元持續升值,該項目虧損達880億日元。
“發達國家的成熟物業相對來講,風險可控性更強。但在全球經濟尤其是歐債危機未有明顯好轉,歐洲實體經濟持續受沖擊的情況下,海外商業地產投資收益能否如預期還不好說。”一位不愿具名的房地產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