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3 01:16:4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仁懷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仁懷
因銷售遇阻,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的茅臺鎮各路“神經”已經被牽動,然而,這只是白酒行業寒冬下的一個縮影。
高端酒價格逐步回歸理性,是此輪行業調整的主要特征。此外,各大酒企銷售也在承壓。在wind資訊申萬飲料制造業白酒行業分類中,13家白酒公司2013年一季度營業總收入增長率的算術平均值為-1.19%,相比于2012年報36.64%的營業總收入增長率的算術平均值下降了37.83個百分點。
短期內,酒企或難有質的改觀。近期,沱牌、酒鬼酒等酒企紛紛預報半年業績預報,預計半年凈利均呈較大幅度的下滑。而其他暫未披露的酒企上市公司,業績形勢也不容樂觀。
銷售遇冷,進而影響到白酒產量。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1~4月,全國白酒產量增速較1~3月下滑0.92個百分點,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0.36個百分點。
產能過剩也是白酒行業如今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中國白酒累計產量1153.16萬千升,同比增長12.4%。這已遠超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規劃的960萬千升。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琦曾表示,隨著國內白酒企業紛紛增加產能,未來幾年之內,我國的白酒生產總量將遠遠超過國內的消費總量,出現了“產能大于產量,產量大于銷量”的情況。
瀘州老窖集團總裁張良曾對媒體表示,白酒行業寒冬可能會持續3~4年時間。
白酒行業專家楊承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除了自身因素,由于還受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白酒行業的此輪調整至少需要到2015年左右。
至于酒企和如茅臺鎮的地方酒業如何應對當前行業形勢?楊承平建言,一線企業的發力中低端,不應以原先做高端酒的思路來營銷,需要強化其市場基礎管理。“茅臺鎮應更注意白酒原產地的保護和注冊,進而對外強調其產品個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