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3 02:23:59
對酒廠來說,山靈水秀是天賜的稟賦,這也組成了生態釀酒的前兩個要素:生態產區和生態水質。為了保護大自然的恩賜,安徽迎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永培堅持用生態守護生態,賦予了迎駕生態釀酒更多的內涵,包括生態原料、生態發酵和生態循環。
“我們之所以能釀造出人們所喜愛的迎駕美酒,其核心就是品質,而品質的長期保證,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大別山天然的生態環境。釀了幾十年酒,越深入它,就越了解它,越明白釀造環境的不可替代性。”作為在業界最早提出“生態釀酒”概念的專家之一,倪永培如是說,“我們釀造生態美酒,有著得天獨厚、不可復制的五大核心要素:生態產區、生態剮水、生態原糧、生態發酵和生態循環。大別山區特有的生態環境,富含鍶、硒、鋅等多種有益于釀酒微量元素的山泉剮水,泥池老窖全生態的循環釀造工藝……這些,都是賦予迎駕生態釀造無可比擬的優勢。”
生態產區:
北緯30度的神奇
北緯30度上下堪稱 “中國白酒黃金緯度帶”,是孕育中國美酒的神奇曲線,誕生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黃鶴樓、迎駕貢酒、洋河等眾多中國名酒。
迎駕貢酒釀造基地位于北緯30度線上安徽省霍山縣。一座清麗秀美的山城,猶如一只古樸、透明的琥珀,鑲嵌于安徽西部的大別山北麓、東淠河的上游。這里山水相依,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茂盛,是我國中西部第一個“國家生態縣”。年均氣溫15℃,年均降水1500mm,森林覆蓋率75%以上,是高密度負氧離子與植物精氣聚集的“天然大氧吧”,獨特的山川小氣候成就了迎駕貢酒“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美名!
大別山三大高峰白馬尖、多云尖和天河尖,均坐落于此,其中海拔1774米的白馬尖,是大別山主峰。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生態環境,霍山又被稱為“大別山明珠”。
這里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及植被過渡帶、南北方言及風俗交匯區,屬于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征是:季風氣候明顯,雨量充沛,冷熱適中;區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大;光、熱、水、土等氣候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因此,動植物資源豐富,并具多樣性。據普查數據統計,全縣有動植物多達6500余種,是一個生態系統相對完備、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種豐富的天然基因寶庫。
生態剮水:
大別山“竹根水”
繞迎駕酒廠而過的東淠河上游支流深邃狹仄,兩側峭壁懸立,河谷縱剖面呈階梯狀,多陡坎形成深潭壺穴,溪流或而懸落成瀑,或而水溢碧池,或而湍急怒流,或而靜靜流淌。集山水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使得東淠河“久旱不斷流,多雨水長綠”。
此外,霍山還是作為江北毛竹第一縣,全縣毛竹林面積30多萬畝,總蓄積量5224萬根,被國家林業部授予了“中國毛竹之鄉”的美譽。毛竹,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里茂盛生長,它的根系“博大精深”,緊附泥土,以資源壟斷的方式吸收著周圍的水分和養料。
毛竹的根須稠密、細長,在山坡上曼妙交錯,似一張精密的天然過濾網,細細地過濾著這天降的甘露。
山的靈氣,竹的風骨,融入滴滴山泉,匯成涓涓溪流。
歡唱的小溪與浩瀚的竹海陰柔相隨、深情相對。載著原始的韻味、植被的芬芳,在山谷中匯聚,從斷崖上飛瀉而下,于深潭里縱情跌落,宛如女子飄逸的綾羅,舞動出遠古悠長、百轉千回的絢麗夢幻。
世代繁衍于此的山民掬水而飲、瓢水而炊,虔誠地享用著大自然的饋贈。并給它賦予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剮水”。
剮水屬稀有的純天然弱堿性水,富含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易被人體吸收,長期飲用可改善人體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脂肪積聚、加速毒素排出、增強免疫力,是一種有助于健美瘦身的高品質天然礦泉水。
“好水出好酒。純凈、清冽、甜潤,是大別山剮水的高貴品質,也是迎駕貢酒‘窖香幽雅、綿甜爽口’的重要原因。”迎駕酒傳統釀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項興本在接收筆者采訪時如是說。
生態原糧:
品質的保證
迎駕貢酒精選長城以南優質高粱、沿淮兩岸的大米、糯米、小麥、玉米為原料,汲取多種糧食精華,采用科學的配比發酵,產生的微量成分豐富,酒體細膩、豐滿。復合香氣濃、綿甜爽口,形成了迎駕貢酒“窖香幽雅”的獨特風格。
“企業用的糧食全都是從糧食主產區直接購買,所有的糧食都有綠色產品質量認證。迎駕貢酒沿襲本地傳統的釀酒方法,并吸取創新了五糧液釀造工藝之精華。”項興本向筆者介紹說。
“從營養的角度來說,五種原料混合比單一的糧食所提供微生物的養分更豐富,更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同時各種糧食中的香味成份物質能更多地相互反應和轉化,使酒香更加豐富和幽雅。”
優質的生態釀酒原糧,保證了迎駕貢酒初始環節品質的優良。采訪中,筆者也注意到了其投資興建的現代化儲糧設備,從原糧進廠到進入釀酒環節,大大縮短了儲藏周期,確保了原糧的新鮮。顯然,在這一點,迎駕貢酒又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生態發酵:
技藝的傳承和創新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迎駕貢酒釀造技藝,歷經以“中國釀酒大師倪永培為首,包括數名國家級、省級白酒評委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構成核心技術團隊”的傳承發展,師尊古法,秉承“迎駕槽坊”傳統釀造工藝,采用偏高溫大曲——“包包曲”為糖化發酵劑,泥池老窖,90天以上長周期發酵,從糧食粉碎到成品酒出廠歷經69道傳統釀造工序。原汁原味,自然天成!
據悉,在發酵過程中,迎駕貢酒還綜合應用了“二高一低一長”的技術,即“二高”是指入池酸度高、入池淀粉高;“一低”是指入池水份低;“一長”是指發酵周期長。
入池酸度高,一方面利于抑制非發酵微生物(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利于發酵微生物 (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同時利于淀粉的糊化;入池淀粉高,一方面起到稀釋糟醅酸度的作用,另一方面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如碳源以及其他生長因子;入池水份低,既減少了輔料(糠)的用量,降低了酒中糠醛的含量,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原酒的糙辣感;長周期發酵,能生成更多的微量香味成分,使得原酒的酒體窖香更加突出、飽滿和綿軟,大大提高酒質。
“經發酵、蒸餾而得的新酒,有辛辣刺激感,必須存放于地下室的陶壇中進行陳釀,在陶壇陳釀期間,定時對酒體進行攪拌,加速硫化氫、乙醛等低沸點物質的揮發,促進酒體老熟。”迎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中心主任、國家級白酒評委高玲介紹說。
現在,經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迎駕貢酒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產工藝,為迎駕貢酒“窖香幽雅,綿甜爽口”的風格特點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迎駕貢酒更加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同時,迎駕貢酒獨特生產工藝的形成,促進了中國白酒行業的技術創新,使四川五糧工藝與黃淮工藝有機地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為黃淮地區其他廠家的五糧或多糧工藝的成功運用提供借鑒依據,同時為白酒釀造技術在全國的應用與推廣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生態循環:
獨特的“閉路循環體系”
企業要想釀造出好酒,除了依賴所處的環境之外,更要積極創造一個有利于釀酒微生物自然生長的良好生態環境,而其前提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使得整個釀酒體系處于一個生態、環保的循環系統之內。
據介紹,迎駕貢酒在生產過程中,用釀造過程中的有機廢糟、廢液產生沼氣,沼氣燃燒鍋爐產生高壓蒸汽發電,發電后的余熱用來釀酒。從生態環境的建設、保護到應用等系統化導入生態理念,用生態產區、生態剮水、生態原料、生態工藝來釀造生態好酒,實現了整個生產過程的生態循環,成為中國白酒生態釀造引領者,創造了低碳、節能、環保的生態循環經濟模式。
“釀酒過程中,特別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液全部進入污水處理池中,用于發酵產生沼氣,同時生產的廢渣也經過清洗稻殼充分燃燒,沼氣燃燒過濾產生的高壓蒸汽再用來發電,形成生態全循環,整個過程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減少污染。”倪永培說。
迎駕正在走一條全新的 “生態釀酒”的路,這里的“生態”不是簡單的一句口號或者一個概念,不再是僅僅有良好的地理環境,也不僅僅要求原料的生態,而是從產前、產中到產后在整體的釀酒大環境中創新了一條封閉的 “生態循環體系”——最終的目的,就是盡最大限度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用生態守護生態,充分體現了節能、環保、經濟、高效的經濟發展模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