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9 01:29:16
每經編輯 劉旭
作為輻射西南地區的橋頭堡,成都自然成為各大汽車廠家的必爭之地。車企在西部的渠道下沉,也不再局限于中低端車型,大部分豪華車品牌也在加快三四線市場的布局。在成都車展首秀的新車,不再只是展品,而是各大車企開始布局渠道的利器。
全新奔馳E級成都車展上市
在亮相上海車展之后,全新奔馳E級轎車將于成都車展正式上市,這是奔馳今年推出A級轎車之后,在華推出的另一款戰略車型。
全新E級車相對于老款車型相比,不僅外觀方面進行了全新設計,而且動力和配置也全面提升。這款車型的上市將有助于奔馳在華銷量的進一步提升,助力2015年30萬輛銷售目標的實現。
據了解,今年倪愷出任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后,銷售被推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在這一策略的推行下,奔馳今年在華銷量有所攀升。今年7月奔馳在中國市場(含香港地區)銷量為1.85萬輛,同比增長31.1%。前7個月,奔馳在華累計銷量從去年的11.35萬輛,同比提升3.5%至11.74萬輛。這是今年以來奔馳在華累計銷量首次呈現正增長。
今年奔馳銷售回暖和國產車型銷量提升有著必然聯系。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奔馳國產車型銷量為5.73萬輛,相對于去年同期的4.12萬輛增長近四成。新車型的推出,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奔馳E級銷量提升。 (劉衛琰)
大眾尚酷百萬里程版中國首發
大眾進口車此次共有15款車型參展,其中,將于中國首發的尚酷百萬里程版,僅在中國和德國兩個國家發售,國內限量500臺。它將與第一代尚酷車型在成都國際車展上同臺亮相,讓中國消費者有機會領略尚酷運動基因近四十年的進化歷程。
此外,輝騰柏秋納·弗洛版、途銳X十周年限量版、GolfGTI運動型敞篷轎車和尚酷GTS四款首發車型也將亮相成都車展。大眾進口汽車表示,希望通過個性十足的限量版車型的引進,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進口汽車日益增強的個性化需求。 (劉旭)
路虎攜攬勝限量版車型亮相
8月30日,捷豹路虎將攜旗下多款重磅產品亮相成都車展。今年是路虎品牌誕生65周年,其將帶來全新一代攬勝運動版智利紅限量版、路虎·攬勝極光熠動限量版與第四代發現尊黑限量版,兌現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頂級產品的承諾。
本次成都車展上,捷豹XF也將披上時尚現代的藝術車衣,與捷豹Type系列歷史經典車型共聚蓉城,展現捷豹品牌的藝術感染力。 (劉旭)
上海大眾朗逸CrossLavida首發
在本屆成都車展上,CrossLavida將首發亮相,作為朗逸家族的新成員,CrossLavida的到來將成為朗逸強化其市場地位又一重要車型。
作為上海大眾征戰主流A級車市場的棋子,朗逸已經連續數月蟬聯A級車單月銷量榜首,并為上海大眾整體銷量起到關鍵作用。全國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上海大眾實現累計銷量為888927輛,同比提升21.64%,高于行業平均增速,其中朗逸的累計銷量幾乎占據其1/4。繼今年6月朗行上市之后,CrossLavida到來也將使朗逸家族進一步壯大,并助力朗逸強化其市場地位。
按照上海大眾此前的公布的產品策略,未來包括桑塔納、朗逸在內的A級車型,都將參照小型車POLO,通過不斷推出“兩廂版”、“跨界版”車型,從而形成各自的車型家族。 (黃琳涵)
標致301、雪鐵龍新愛麗舍布局入門A級車
下半年,基于同一平臺打造的兩款入門A級車標致301和雪鐵龍全新愛麗舍將分別成為兩家合資公司提升銷量的兩張王牌,并分別為各自品牌承擔月銷7000輛左右的初期銷量任務。這兩款新車也都將亮相于成都車展。
分析認為,在一二線城市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未來三四五線城市將成為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這些區域首購人群還有較大的開發潛力,引來了越來越多產品的紛紛“入駐”。但是,目前以大眾捷達、大眾桑塔納、通用凱越為代表的入門A級車已成為了這一細分市場的標桿車型,標致301和雪鐵龍全新愛麗舍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還有待市場考驗。
神龍汽車在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276896輛,同比增加33%。(黃琳涵)
一汽豐田全新RAV4再戰城市SUV市場
一汽豐田旗下全新RAV4正式上市,全新RAV4共7款車型,價格區間為18.38萬元~27.28萬元。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田聰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作為豐田的全球戰略車型,此次全新RAV4是該車歷史上首次為滿足中國市場的消費者需求量身打造的中國專屬車型。
RAV4自2009年國產之后,在中國市場銷量已經突破42萬輛,此次作為一汽豐田在城市SUV市場的又一力作,對標同為日系城市SUV車型的CR-V以及長安福特翼虎,一汽豐田將全新RAV4的年度目標定位在15萬輛。 (劉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