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9-01 10:18:21
新華網廣州9月1日電(記者鄭天虹、黃浩苑)兒子在前方當局長,父親在后方開工廠,父子聯手壟斷市場大肆斂財。日前,廣東河源市紫金縣教育局副局長蔡志濤因利用職權之便,讓家人壟斷該縣校服供應8年被撤職。此案令校服市場尋租腐敗鏈浮出水面。
父子聯手開店斂財或逾億元
廣東河源市紫金縣教育局原副局長蔡志濤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主管校服采購和監督工作。1990年9月,他任該縣教育局勤工辦副主任,2008年至2013年7月任教育局副局長和紀檢組長。
記者調查了解到,以前,當地的校服生產由多家制衣廠承擔。2005年開始,以規范校服生產和采購為名,該縣實施校服供應統一招標。結果,蔡志濤父親開辦的愛格樂制衣有限公司中標,成為紫金縣校服指定供應商。8年來,“父子店”以此牟取私利,坐擁4套房產和價值百萬元的豪車。
紫金縣約有中小學60多所,學生10.9萬余人,各所學校的校服款式數量并不相同。根據當地物價局的規定,紫金縣學生校服夏裝為小學每套66元,中學每套76元;冬裝小學每套79元,中學每套91元。記者在紫金縣爾菘中學了解到,高一學生一入學即需購買四套校服。
據當地知情人士測算,扣除人工場地租金運費,當地校服出廠價至多夏裝30元,冬裝50元。全縣10.9萬名學生,一年校服總收入大約3400萬元,減去約1600萬元的成本,可凈賺約1800萬元。8年來這個“父子店”斂財或可過億元。
“老子生產,兒子監管”導致當地校服質量長期遭質疑。多位校長向記者反映,校服曾多次出現質量問題,如掉色嚴重,化學氣味濃等。而且,校服上除了碼數,沒有標明出廠日期、生產地點、合格證明、面料成份、等級等基本信息。校方屢次向教育局投訴,要求檢測校服甲醛、PH值等項目是否超標卻一直未果。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