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2 00:33: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每經記者 楊可瞻
菲律賓是亞洲最熱的經濟體之一,今年二季度該國GDP增長7.5%,此外,菲律賓還擁有東南亞最穩健的國際收支表。然而,與之不相協調的是,菲律賓股市在過去三個月里慘遭血洗,失業率亦遙遙領先于其他東南亞國家。
本期亞洲金融動蕩系列報道,《每日經濟新聞》將向您還原一個真實的菲律賓,并試圖揭開其經濟增長背后潛伏的致命弱點。
菲律賓是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在二戰后的1950年至1970年間,與日本、緬甸同居亞洲最富國之列,其經濟為出口導向型,第三產業地位突出,農業和制造業也占相當比重,尤其側重于食品加工、紡織和電子等輕工業。
上世紀90年代初,拉莫斯政府采取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經濟開始全面復蘇,并保持較高增速,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對菲沖擊不大,但其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目前,在阿基諾政府的領導下,菲律賓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長7.5%,連續7個季度擊敗經濟學家預期,是亞洲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之一。
但就是這么一個經濟體,其股市卻猶如積木。
10年來最大撤資潮/
彭博匯編的資料顯示,截至上周五(8月30日)收盤,在過去3個月里,菲律賓基準的PSEI股票指數下跌13.5%,在整個亞太地區僅好于雅加達綜合(-17.2%)和泰國證交所指數(-17%),領跌成分股包括馬尼拉電力、Belle電力公司和第二大權重股SM投資公司;8月以來,PSEI暴跌14%,創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今年1月至7月,海外投資者合計凈買入16億美元的菲律賓股票,但8月卻變為凈賣出2.2億美元。
在截至8月29日的5個交易日內,多達3.44億美元流出菲律賓股市,創下至少10年來同期最高紀錄,馬尼拉BDO銀行首席策略師喬納森-拉維拉斯稱,“即便菲律賓經濟不錯,但仍然難以逃脫美聯儲退出史無前例流動性的沖擊,加上敘利亞動亂和新興市場拋售潮,市場很難給股市更高的估值。”
外匯市場同樣遭遇打擊,過去3個月,菲律賓比索對美元下跌6.5%,在亞洲最主要的12大貨幣中表現倒數第三,僅領先于印度盧比(-11%)和馬來西亞林吉特(-8.8%)。
東南亞領先的國際收支/
盡管菲律賓股市不堪一擊,但無論是其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還是經常項盈余,都遠好于印尼、印度,甚至泰國。
彭博資料顯示,菲律賓7月國際收支(BOP)盈余為11億美元,環比大增59%,且連續5個月保持盈余;相比之下,2012年經常項盈余占GDP比重為2.9%,好于亞太區平均水平2%。
國際收支代表一國和其他國家的凈金融交易的賬目表,通常被分為經常賬和資本賬,其中經常項盈余指出口貨物及服務總額大于進口項,長期貿易順差有助于穩定一國幣值和外匯儲備。
“菲律賓不會成為國際收支危機的發源地,即便該危機發生在其他地方,也不會傳染至菲律賓”,ING首席經濟學家蒂姆-康頓表示,“相比于其他東南亞國家,菲律賓的經濟更加穩健,因為其國際收支能力更強。”
菲律賓以勞務輸出,特別是菲傭聞名世界,后者每年將勞務費匯回本國從而形成僑匯,進一步支撐了經常項盈余,今年上半年,菲律賓僑匯收入同比增長6%,至107億美元,致貿易逆差收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菲律賓具備穩健的國際收支能力,相較之下,其他亞洲國家如印度、印尼和泰國的經常項均為赤字,其中印度赤字占GDP比重還創下了歷史新低。
除此之外,菲律賓的債券市場很小,不易遭遇外資狙擊,其債市總規模僅相當于GDP的36%,遠低于泰國的70%、馬來西亞和韓國的逾100%,另外,菲律賓國債僅小部分被外資持有,而馬來西亞和印尼國債超過三成被外資持有。
近一半年輕人失業/
為什么菲律賓有著看似堅挺的城墻,卻在金融風暴襲來時變得脆弱不堪?
答案在于就業市場,而這正是菲律賓經濟的硬傷。據統計,該國二季度失業率為7.5%,在東南亞主要國家中排名第一,相比之下,印尼二季度為5.9%,新加坡二季度僅為2.1%。
珍妮-卡羅拉,這個菲律賓姑娘的故事或許便是該國如今慘淡就業環境的真實寫照。
高中畢業、年僅20歲的珍妮于去年離開菲律賓糖鄉內格羅斯島前往馬尼拉,她在一家飲料工廠工作,并希望借此賺到上大學的學費,很不幸的是,6個月后她的合同被終止了。
為此,珍妮只能排隊11個小時去參加一場面試,面試的地方擠滿了應聘者,珍妮愿意做任何事情,從推銷員到服務生,只要有一份工作就行。
事實上,珍妮只是菲律賓目前289萬名失業大軍的一員,大多數人都像她一樣缺乏信息技術或者造船方面的技能。
“菲律賓的經濟嚴重兩極化,其發展最好的行業都需要有技能的工人”,匯豐銀行經濟學家FredericNeumann稱,“政府必須要支持制造業、農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否則快速上升的社會不平等將迫使社會支出提高。”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此前承諾,會在2016年任期結束前,將失業率降至6%,措施包括降低海外投資門檻,提振旅游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和漁業。對此,菲律賓經濟部門官員ArsenioBalisacan表示,“創造就業是菲律賓政府的頭等大事。”
菲律賓是全球人口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因此其接近一半的失業者為15歲~24歲的年輕人,而目前最大的就業池仍為農業和漁業,解決了全國三分之一的溫飽問題,只有8%的人從事制造業。
另一方面,菲律賓最受歡迎的三大行業為呼叫中心、銷售和服務業,其中服務業外包(BPO)的就業規模將在2016年達到130萬人口,較2011年高出近一倍,但BPO并不容易就業,一方面需要英語流暢,另一方面要求就業者晝夜倒班。
菲律賓最大的零售公司SM人力資源部副主席JoannHizon稱,“就業的需求確實存在,但公司往往找不到合適的人,因為應聘者技能有限。”SM公司計劃在今年招聘8800人,以擴張其地產、百貨和銀行生意。
墊底的教育支出/
那么,是什么導致年輕人很難在東南亞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中找一份工作?答案是糟糕的教育。
資料顯示,2009年菲律賓公共教育支出占經濟比重在東南亞國家中墊底,其財政預算占GDP比重為2.7%,低于馬來西亞的6%和印尼的3.5%。為了提升教育業,阿基諾承諾將相關支出在今年提高20%,以解決教師、教材和教室的空缺,此外,政府還計劃推出更多面向職業技術類課程的獎學金,比如酒吧侍者或者醫療保健。
相比之下,那些有能力上頂尖大學的年輕人則有著似錦前程。畢業于馬尼拉大學,與阿基諾總統是校友的JoyBillones收到了五家公司的工作邀請。
在就業困難的現實下,更多的菲律賓人只好選擇出國作勞務人員,2011年這一人口規模達到了170萬人,2012年這些勞務人員向家鄉寄回214億美元的僑匯收入,相當于經濟總量的10%,而僑匯的增長又得以支撐經濟持續增長,形成了“外富內窮”的局面。
“我要竭盡全力找到一份工作,我還年輕”,珍妮-卡羅拉拒絕回到位于菲律賓中部的內格羅斯島,她坦言,“我想做一名空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