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微軟坐擁764億美元海外現金 挽救移動市場恐將繼續收購

2013-09-10 01:46:00

美國科技巨頭在海外的銀行賬戶擁有巨額資金,如微軟目前擁有高達764億美元的海外現金儲備。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在微軟對諾基亞手機部門的收購案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微軟動用的資金來源為海外資金,而非美國總部的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美國證監會多次調查本國企業的海外滯留資金情況。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美國科技巨頭在海外的銀行賬戶擁有巨額資金,如微軟目前擁有高達764億美元的海外現金儲備。

在采訪中,業內人士表示,微軟使用海外資金完成此筆交易,既可以有效利用海外現金儲備,又不用擔心如果匯回美國將會面臨高額稅率,可謂一箭雙雕。

微軟龐大的海外現金儲備,也間接彰顯微軟的“不差錢”現狀。隨著PC市場逐漸衰弱,Surface平板表現一般,許多投資者對微軟未來表示擔憂,但是應該看到,依靠在企業級市場的穩定營收和利潤,微軟仍具有強大的現金流。未來微軟或許還會通過收購完成其重組轉型計劃,從而幫助微軟進入移動設備和云服務主導的后PC時代。

充裕的海外現金流/

備受關注的“微諾”并購案發生后,相當劃算的購買價格讓業內瞠目結舌,當關注到此筆交易是利用海外資金完成時,更是感嘆微軟錢用到刀刃上的深思熟慮。

一直以來,當談論到美國企業在海外持有的數以萬億美元計算的巨額財富時,蘋果和思科兩家公司定然會成為政客們首先口誅筆伐的對象,因為思科CEO約翰·錢伯斯一直是減免賦稅最激進的游說者之一。

但彭博社的統計數據顯示,以上兩家公司并不是海外賬戶中持有現金最多的美國科技公司,在海外擁有現金數量最多的公司是微軟。

根據微軟提交給SEC的文件顯示,這家公司目前的海外賬戶持有764億美元現金;IBM緊隨其后,海外賬戶持有444億美元現金。隨后才是思科和蘋果,分別持有413億美元和404億美元現金。

按照美國的現行稅法,企業把來自海外的利潤帶回美國,需要繳納35%的稅款。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表示,2009年~2011年,微軟將210億美元離岸,幾乎是在美國零售銷售收入的一半,為微軟節約了45億美元的貨物稅。

對于這一問題,微軟援引公司全球稅務副總裁比爾·薩姆爾(BillSample)在美國國會中的證詞。薩姆爾當時曾表示,美國現行對海外收益征收的賦稅,“抑制了公司對美國進行投資”,必須對此進行變革,讓微軟與許多美國貿易伙伴更具競爭力。

據微軟曾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曾在2011年年初詳細調查微軟如何利用海外納稅計劃減少美國納稅金額。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美風險投資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微軟之前因為避稅把它大部分的現金都藏到了海外。在美國,軟件巨頭通常將現金放在低稅率的國家,如新加坡和愛爾蘭,這可使其避免超過數十億美元的稅收,還能在海外的低稅率地區實現更多的利潤。 據估計,美國企業目前持有超過2萬億美元未向美國政府繳納稅款的海外收益。為了避稅,許多美國企業在海外囤積利潤,并通過收購和其他避稅途徑把這部分資金帶回美國。但這些科技巨頭在海外持有的大量現金并不是隱藏收入,而是在海外銷售產品的收益,自然進入其海外賬戶,除非需要在美國收購企業,否則這筆錢不會轉移到美國。

“這次微軟收購諾基亞,微軟將使用海外資金完成,既可以有效利用海外現金儲備,又不用擔心如果匯回美國將會面臨的高額稅率,可謂一箭雙雕。”該人士表示。

一直靠收購追趕/

隨著PC市場逐漸衰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微軟可以用 “糟糕”二字形容。事實上,比蘋果和谷歌早十年就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上努力的微軟,可謂“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以至于錯失時機,此后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緩慢且艱難。顯然,在新時代,微軟沒有互聯網企業的基因。

但是,微軟這些年寄予厚望的項目,包括搜索、云計算、手機等,基本上都是靠收購來追趕。2012年,微軟以12億美金現金收購了企業社交網絡平臺Yammer;2011年,微軟以85億美元現金收購互聯網通信軟件Skype,堪稱當時微軟歷史上最大一次收購。

原微軟副總裁李開復曾針對Skype收購表示,“微軟從一個超級摳門的收購者演變成為一個饑不擇食的大款。”并認為,微軟收購歷史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次收購中,微軟都體現出了其強大而充裕的現金流能力。這與其龐大的業務體系,以及每年超過百萬億美元的營收有著密切的關系。

截至6月30日的2013財年,微軟公開財報數據顯示,營收為778.49億美元,運營利潤為267.64億美元,凈利潤為218.83億美元,每股收益2.58美元,好于上一財年。

2012財年微軟營收為737.2億美元,運營利潤為217.6億美元,凈利潤為169.78億美元,每股收益2.00美元。微軟2012財年不計商譽減值費用和遞延收入,調整后的非GAAP營收、運營利潤和每股盈利分別為742.6億、285億和2.78美元,分別同比增長6%、5%和5%。

在最新發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微軟2013財年第四財季)的財務報告中,微軟單季度營收為198.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0.59億美元增長10%;凈利潤為49.6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是虧損了4.92億美元;運營利潤為60.73億美元,遠高于去年同期的1.92億美元。

雖然在移動市場有著 “糟糕”的表現,但根據財報顯示,其營收來源主要來自微軟的Windows、Office部門,以Xbox為主的娛樂和設備部門,以及企業和云產品。具體表現為,Windows部門營收44.11億美元,運營利潤為10.99億美元;服務器和工具部門營收55.02億美元,運營利潤為23.25億美元;商務部門營收72.13億美元,運營利潤為48.73億美元;微軟娛樂和設備部門營收為19.15億美元;在線服務業務部門營收為8.04億美元,以及其他部門營收5100萬美元。

此前,《微軟王朝危機》作者姜洪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在移動互聯時代,微軟陷入了瓶頸,這是大公司病造成的,微軟內部業務體系繁多,如辦公軟件、搜索、云計算、操作系統、手機、平板、家用娛樂設備Xbox、數據庫等,最賺錢的業務如Windows和Office一定是其主要關注領域,而忽略了新的業務線,如微軟的搜索業務比谷歌早開展三年,但內部對其的支持資源有限而未獲得充分發展,移動生態體系的建立更說明該問題。

因此,不專注使微軟錯失了移動端最佳的趕超機會,對于一些重大事件總是表現得過于后知后覺,最后給外界呈現 “微軟衰落”的現象,但微軟充裕現金流則反映出其造血的實力,未來也會繼續通過收購幫助微軟進入移動設備和云服務主導的后PC時代。

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已開始尋找買家的智能手機廠商黑莓正計劃啟動一項快速拍賣程序,可能會在11月份以前完成出售交易,市場曾在此前猜測,微軟有可能會對黑莓發起收購要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斯發自北京 在微軟對諾基亞手機部門的收購案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微軟動用的資金來源為海外資金,而非美國總部的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美國證監會多次調查本國企業的海外滯留資金情況。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美國科技巨頭在海外的銀行賬戶擁有巨額資金,如微軟目前擁有高達764億美元的海外現金儲備。 在采訪中,業內人士表示,微軟使用海外資金完成此筆交易,既可以有效利用海外現金儲備,又不用擔心如果匯回美國將會面臨高額稅率,可謂一箭雙雕。 微軟龐大的海外現金儲備,也間接彰顯微軟的“不差錢”現狀。隨著PC市場逐漸衰弱,Surface平板表現一般,許多投資者對微軟未來表示擔憂,但是應該看到,依靠在企業級市場的穩定營收和利潤,微軟仍具有強大的現金流。未來微軟或許還會通過收購完成其重組轉型計劃,從而幫助微軟進入移動設備和云服務主導的后PC時代。 充裕的海外現金流/ 備受關注的“微諾”并購案發生后,相當劃算的購買價格讓業內瞠目結舌,當關注到此筆交易是利用海外資金完成時,更是感嘆微軟錢用到刀刃上的深思熟慮。 一直以來,當談論到美國企業在海外持有的數以萬億美元計算的巨額財富時,蘋果和思科兩家公司定然會成為政客們首先口誅筆伐的對象,因為思科CEO約翰·錢伯斯一直是減免賦稅最激進的游說者之一。 但彭博社的統計數據顯示,以上兩家公司并不是海外賬戶中持有現金最多的美國科技公司,在海外擁有現金數量最多的公司是微軟。 根據微軟提交給SEC的文件顯示,這家公司目前的海外賬戶持有764億美元現金;IBM緊隨其后,海外賬戶持有444億美元現金。隨后才是思科和蘋果,分別持有413億美元和404億美元現金。 按照美國的現行稅法,企業把來自海外的利潤帶回美國,需要繳納35%的稅款。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表示,2009年~2011年,微軟將210億美元離岸,幾乎是在美國零售銷售收入的一半,為微軟節約了45億美元的貨物稅。 對于這一問題,微軟援引公司全球稅務副總裁比爾·薩姆爾(BillSample)在美國國會中的證詞。薩姆爾當時曾表示,美國現行對海外收益征收的賦稅,“抑制了公司對美國進行投資”,必須對此進行變革,讓微軟與許多美國貿易伙伴更具競爭力。 據微軟曾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曾在2011年年初詳細調查微軟如何利用海外納稅計劃減少美國納稅金額。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美風險投資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微軟之前因為避稅把它大部分的現金都藏到了海外。在美國,軟件巨頭通常將現金放在低稅率的國家,如新加坡和愛爾蘭,這可使其避免超過數十億美元的稅收,還能在海外的低稅率地區實現更多的利潤。據估計,美國企業目前持有超過2萬億美元未向美國政府繳納稅款的海外收益。為了避稅,許多美國企業在海外囤積利潤,并通過收購和其他避稅途徑把這部分資金帶回美國。但這些科技巨頭在海外持有的大量現金并不是隱藏收入,而是在海外銷售產品的收益,自然進入其海外賬戶,除非需要在美國收購企業,否則這筆錢不會轉移到美國。 “這次微軟收購諾基亞,微軟將使用海外資金完成,既可以有效利用海外現金儲備,又不用擔心如果匯回美國將會面臨的高額稅率,可謂一箭雙雕。”該人士表示。 一直靠收購追趕/ 隨著PC市場逐漸衰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微軟可以用“糟糕”二字形容。事實上,比蘋果和谷歌早十年就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上努力的微軟,可謂“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以至于錯失時機,此后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緩慢且艱難。顯然,在新時代,微軟沒有互聯網企業的基因。 但是,微軟這些年寄予厚望的項目,包括搜索、云計算、手機等,基本上都是靠收購來追趕。2012年,微軟以12億美金現金收購了企業社交網絡平臺Yammer;2011年,微軟以85億美元現金收購互聯網通信軟件Skype,堪稱當時微軟歷史上最大一次收購。 原微軟副總裁李開復曾針對Skype收購表示,“微軟從一個超級摳門的收購者演變成為一個饑不擇食的大款。”并認為,微軟收購歷史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次收購中,微軟都體現出了其強大而充裕的現金流能力。這與其龐大的業務體系,以及每年超過百萬億美元的營收有著密切的關系。 截至6月30日的2013財年,微軟公開財報數據顯示,營收為778.49億美元,運營利潤為267.64億美元,凈利潤為218.83億美元,每股收益2.58美元,好于上一財年。 2012財年微軟營收為737.2億美元,運營利潤為217.6億美元,凈利潤為169.78億美元,每股收益2.00美元。微軟2012財年不計商譽減值費用和遞延收入,調整后的非GAAP營收、運營利潤和每股盈利分別為742.6億、285億和2.78美元,分別同比增長6%、5%和5%。 在最新發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微軟2013財年第四財季)的財務報告中,微軟單季度營收為198.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0.59億美元增長10%;凈利潤為49.6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是虧損了4.92億美元;運營利潤為60.73億美元,遠高于去年同期的1.92億美元。 雖然在移動市場有著“糟糕”的表現,但根據財報顯示,其營收來源主要來自微軟的Windows、Office部門,以Xbox為主的娛樂和設備部門,以及企業和云產品。具體表現為,Windows部門營收44.11億美元,運營利潤為10.99億美元;服務器和工具部門營收55.02億美元,運營利潤為23.25億美元;商務部門營收72.13億美元,運營利潤為48.73億美元;微軟娛樂和設備部門營收為19.15億美元;在線服務業務部門營收為8.04億美元,以及其他部門營收5100萬美元。 此前,《微軟王朝危機》作者姜洪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在移動互聯時代,微軟陷入了瓶頸,這是大公司病造成的,微軟內部業務體系繁多,如辦公軟件、搜索、云計算、操作系統、手機、平板、家用娛樂設備Xbox、數據庫等,最賺錢的業務如Windows和Office一定是其主要關注領域,而忽略了新的業務線,如微軟的搜索業務比谷歌早開展三年,但內部對其的支持資源有限而未獲得充分發展,移動生態體系的建立更說明該問題。 因此,不專注使微軟錯失了移動端最佳的趕超機會,對于一些重大事件總是表現得過于后知后覺,最后給外界呈現“微軟衰落”的現象,但微軟充裕現金流則反映出其造血的實力,未來也會繼續通過收購幫助微軟進入移動設備和云服務主導的后PC時代。 據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已開始尋找買家的智能手機廠商黑莓正計劃啟動一項快速拍賣程序,可能會在11月份以前完成出售交易,市場曾在此前猜測,微軟有可能會對黑莓發起收購要約。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