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 2013-09-10 23:38:5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儲蓄余額增長歷經(jīng)多個階段,其中,儲蓄規(guī)模的波動與我國滬深股指頻頻演繹“儲蓄增則股指降、股指升則儲蓄減”的“蹺蹺板”行情。
改革開放之后的20年間,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儲蓄存款步入持續(xù)增長階段,平均年增長超過30%。
受上世紀末股市火爆對銀行儲蓄資金分流的影響,上世紀末最后幾年,我國居民儲蓄余額增長速度開始下降,增長率從1994年的41.5%,一直下滑到1998年、1999年、2000年的15.4%、11.6%和7.9%。同時,新增儲蓄存款的增長速度開始出現(xiàn)負值。
不過,經(jīng)過1999年下半年和2000年明顯分流之后,2001年居民儲蓄分流減緩,儲蓄存款增長速度重新加快,于2003年9月突破了10萬億元大關。此后不到兩年,便連續(xù)邁過4個萬億元門檻,并于2005年底超過14萬億元。
2006年以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再度繁榮,雖然居民儲蓄存款在當年2月份、12月份分別突破15萬億元和16萬億元大關,但“儲蓄搬家”現(xiàn)象也日益突出,儲蓄存款這一昔日的“籠中老虎”跳出銀行,進入股市,造就了滬市股指超過6000點大關的紀錄,居民儲蓄也在多個月份出現(xiàn)負增長現(xiàn)象。
進入2008年以來,隨著我國股市陷入持久的低迷,居民儲蓄再度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過去五年來凈增超過20萬億元,較2008年8月翻了一番還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