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7 00:48: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賀華玲 成都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賀華玲 成都攝影報道
2013年第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四川省新成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成生物)取得佳績,獲得四川賽區決賽一等獎,成為進入全國總決賽的企業之一。這家主營體外診斷產品生產與服務的企業,連續兩年位列“德勤-成都高新高成長20強”,去年實現營收6000萬元,今年預計實現營收8000萬元。
目前,該企業正進行股份制改造,沖刺新三板。新成生物董事長王大平表示,在資本市場上,公司發展目標是通過新三板加強公司的規范化管理,未來再上市融資謀劃更大的發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經歷過二次創業的王大平,對于創業的酸甜苦辣,已能淡然面對,他將創業看作一次人生體驗,“就像一次旅行”。
瞄準縫隙市場 創新成果初現
繼去年上榜 “德勤-成都高新高成長20強”后,新成生物今年以近3年累計增長135%的業績再次獲得此稱號,在榜單中位居第12位。今年新成生物還被評為“德勤2012亞太區高技術高成長性企業500強”,位列第251名。
這些殊榮為公司將來的資本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第三方信息支撐。新成生物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
新成生物作為一家體外診斷產品生產與服務供應商,注重與國內外企業平臺合作研發。“公司同時具備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研發生產能力。”據悉,目前國內從事這個行業的企業有500余家,但很多企業往往不能同時具備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能力,新成生物著力朝著系統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使得產品競爭力更強。
“我們瞄準縫隙市場進行突破。”王大平介紹說,雖然在相關領域,歐美國家不少知名大公司早有進入,但公司瞄準縫隙市場,尋找新的藍海。今年公司又有新產品問世——公司與國內外的高校、醫院及科研院所合作,新推出了“自身免疫性抗體檢測”(AID)系列的10多項產品,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新的收獲。
新成生物自2007年成立以來,重視研發隊伍建設,目前公司的研發人員達到了員工總數的25%;同時,建立了許多研發平臺,每年研發投入都占到6%以上。
人才為先 員工持股
王大平祖籍四川巴中,1992年辭職“下海”,2007年在成都高新區注冊創辦了新成生物。
此時,他41歲,這已是他的二次創業。雖邁入不惑之年,王大平對生命的意義卻多了些思考,“人生一定要經歷才可能精彩”。他帶著第一次創業的困惑重新回到校園充電,在西南財大攻讀MBA。在朋友的鼓勵下,在攻讀MBA期間,他選擇了再次創業,仍然選擇了熟悉的體外診斷試劑領域。
有了第一次創業的經驗和教訓,王大平注重制度建設及長遠戰略規劃,同時公司注重人才引進和團隊凝聚力,為員工創造歸屬感。公司在組建時就承諾,盈利后,核心骨干員工將持股,另外公司創立項目管理機制,鼓勵職業經理人成為獨立核算的項目管理的小老板,給予資金支持和創業扶持,公司形成無數小“資產包”,讓職業經理人逐漸成為“當家人”。
新成生物總經理譚韜原來供職于四川省公路管理局醫院,2004年離開這家醫院,在成都一家生物技術研發公司任職,2010年出任新成生物總經理。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譚韜雖然持有公司股份不多,但從來沒有“局外人”的感覺,反而為自己擁有這樣一個平臺而感到高興。
搭班子、帶隊伍、建平臺。在團隊搭建后,如何突破紅海競爭,成為制勝關鍵。新成生物創新性地提出“八大問題,全面解決”的生化檢測系統化解決方案,即在儀器、試劑標準化操作規程,以及人員培訓、臨床實驗室管理咨詢、科研合作等方面為客戶提供更多高附加值服務。
今年新成生物入圍四川省2012~2013年度“小巨人-成長型”企業名單,將在科技立項、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政策,以及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獲得更多支持,這將有助于公司向區域特色龍頭骨干和支柱企業邁進。
正在進行股改 沖刺新三板
“引進風投,雙方就像談戀愛。”王大平說,“目前已有多家投資機構找到公司洽談”,由于公司方面希望引進的戰略投資者,不僅是財務投資,還要能夠給公司帶來戰略上的幫助,即為公司在企業治理、資本運作、市場拓展,甚至企業形象和品牌打造方面有所提升。
在資本市場上,公司目標是通過新三板過渡,謀求3~5年IPO成功。公司已于2011年被高新區列為“重點上市培育企業”,目前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造,預計今年內完成,將使公司的治理水平達到上市公司的標準。
“我們要做一個有價值的公司。”對于未來的發展目標,王大平表示,“公司隨時迎接兼并、重組、上市等資本運作,但我都將其作為公司未來發展中,飛得更高更遠的翅膀。”他談到,“我更加注重團隊的打造,職業經理人的成長、成就感。我要做的就是‘建跑道’,為他們提供一個平臺。”
據了解,成都高新區備戰“新三板”工作正在積極有序地進行,目前已按照擬報企業條件、進展階段等指標進行分類管理,鎖定100多家重點優質企業進入“新三板”后備庫,其中與券商等中介機構簽約58家,完成股改28家 (其中凈利潤200萬元以上22家,500萬以上16家,1000萬以上11家),另有20余家將在近期完成股改。
記者手記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說起座右銘,王大平指著辦公室墻上掛著的一幅字畫說道。這是他多年以來的精神動力。經歷過二次創業,與他聊天,能感受到歷經滄桑后的從容,也能隨時感受到向上的力量。
“人一定要堅持向上。”他說,在他的意識里,人一輩子就在于生命的體驗,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我最大的財富是我的經歷和感悟”。
創業歷程的艱辛眾所周知。如何在遭受苦痛、挫折時,仍能向前邁進?這需要堅持的勇氣,需要對周遭的寬容,需要處事不驚的豁達。從王大平的身上,記者感受到了這些。在第二次創業中,王大平很快地進入角色,發揮已有的業內資源優勢,更注重公司戰略規劃和制度建設以及團隊的打造。
成都高新區正成為眾多生物醫藥企業落戶西部的首選地。截至2012年底,成都高新區聚集生物醫藥企業264家,其中生產企業117家,研發及服務外包企業46家,醫藥流通企業91家,管理咨詢等其他服務型企業10家;生物醫藥從業人員2萬余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