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9-28 16:38:00
不管是不是缺房,看到別人都在買,自己也去搶一套,與需求無關,這也被人戲稱為“中國式買房”。不少人既不屬“剛需”,也無迫切的改善要求,但看到當下樓市紅火,周圍同事朋友接連購房,便也按捺不住沖動加入買房大軍。
江德斌
不管是不是缺房,看到別人都在買,自己也去搶一套,與需求無關,這也被人戲稱為“中國式買房”。不少人既不屬“剛需”,也無迫切的改善要求,但看到當下樓市紅火,周圍同事朋友接連購房,便也按捺不住沖動加入買房大軍,這種“中國式買房”的跟風者并不鮮見,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過熱現象。(9月22日 《揚子晚報》)
所謂的“中國式買房”就是跟風購房行為,是從眾心理作祟,缺乏自我獨立思考意識,一窩蜂涌入樓市,買漲不買跌,將風險拋在了腦后的行為。它脫離了實際需求,扭曲了市場供需狀況。“中國式買房”盛行固然有購房者自身因素,但不能只怪購房者跟風,其它外部因素也有關系。
從這些年來的樓市走勢看,雖然政府調控樓市政策連連出臺,房價中間也出現過短暫下跌,但反彈后的上漲幅度更大,也難怪有些民眾將調控視為即將漲價的信號。近期各地連續上演的“地王”現象,更加重了民眾對房價上漲的擔憂,亦將今年樓市的火爆場景推向高潮。再加上過去十年來,買房者的獲益非常大,且成為一種賺錢示范效應,亦導致“中國式買房”愈演愈烈,民眾爭先恐后加入購房大軍,就是不想被拉在后面。
住房本是家庭財產里的重頭戲,理應慎重對待,精挑細選,但許多人在跟風效應影響之下,缺乏理性思考,盲目加入到買房隊伍里,確實存在一定風險。當前樓市存在的存量龐大、空置率過高等弊端也一定程度上凸顯了樓市的泡沫化危機,購房者需要考慮下自己的風險承受力。
而樓市呈現此種狀況,則是市場合力的結果,雖有購房者的主動選擇,也需反思房地產行業存在的各種問題。說到底,“中國式買房”雖然是一種“羊群效應”,但是建立在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的基礎之上,只要漲價預期沒有發生逆轉,跟風買房行為就仍然會出現。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