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10-07 19:02:47
新華網北京10月7日電(記者于嘉羅捷)國慶黃金周期間,不少中國人在享受旅游、休閑、聚會時,也疲于奔走在集中涌現的婚禮大潮當中。
“七天長假,我去了三個婚宴,半個多月的工資打了水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房地產公司職員段耀安說。
國慶長假,是中國人婚宴“井噴”的日子,只要接到赴宴通知或請柬,就無法繞開禮金這個門檻。中國人自古崇尚禮尚往來,然而古人崇尚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卻在當代中國難以流行:在不少人看來,請人喝喜酒不過就是伸手要錢。
北京一家媒體近日對婚禮“人情債”的問卷調查顯示,國慶長假期間,100名受訪者中有86%的人收到了婚禮請柬,表達祝福的方式則都是送上禮金。其中,45%的人送的禮金在500元以下,禮金在501元至1000元的占32%,1001元至2000元的占12%,禮金超過2000元的占11%。約60%的受訪者感受到了較大經濟壓力。
30歲的小董這個假期都在參加婚禮。“成都有一場好朋友的,哈爾濱有一場大學同學的,一南一北,光是路上就把我給折騰壞了”。而他送出去的隨禮錢差不多是一個月的基本工資:“給成都朋友1000元,我工作也有幾年了,送少了朋友會認為我混得不好,沒面子。哈爾濱那個我是還禮,當初我結婚人家隨了1000,不給2000說不過去。”
談起參加婚禮的感受,小董無奈地說:“很累,新郎也特別忙,跟我說不上幾句話,感覺當初的那份情誼淡了,就權當是旅游了吧。以前的老同學老朋友都分布在天南海北,希望以后辦婚禮的備好銀行卡賬號,關系一般的就不打算過去了。”
顯然,在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的人情消費中,“情”字意味越來越淡,而不堪重負的“債”則壓得不少人喘不過氣來:既要用“紅包”維持與親朋之間的感情,又要考慮實際收入,將債務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人們便糾結于“給還是不給”“給多少合適”等矛盾中。
“目前,變了味的人情消費無助于親友之間的感情增進與交流。”供職于內蒙古一家媒體的編輯烏云高娃說,人情交往必須在理性的范圍內,我們不能用禮金的多少來衡量感情的厚薄。
對于目前人情消費泛濫、人情債繁重的現象,不少人認為這與社會流行的物質文化密切相關,禮金也隨著物價上漲而上升。
“看完婚禮儀式之后,不過半小時,多半人已經離場,剩下很多飯菜。我們在婚宴上坐坐椅子、拿拿筷子、浪費食物,就是送禮金的最終目的嗎?”北京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孔煙臺說。
然而,如何改變這一現象,還需人們深思。“首先要改變思想觀念,在隨禮時,看重的應該是與親戚朋友的感情交流。禮雖薄,但絲毫不減感情和喜慶,這也許是我們值得學習的一個方向。”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學教師王笑波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