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曹中銘:兩融瘋狂 如何堵住高風險漏洞?

2013-10-25 01:11:41

◎曹中銘

日前,上證所發布公告稱,因華泰柏瑞300ETF融資余額觸及75%上限,10月23日起暫停其融資買入業務。

本月11日、15日,上證所曾先后兩次發布公告提示相關風險,但市場依然我行我素,最終導致融資買入該ETF的業務被暫停。

轉融通業務推出以來,隨著標的證券數量的不斷擴大,兩融余額的規模也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1月初兩融余額首登千億大關,此后僅用5個多月就突破了2000億元。10月11日,更是超過了30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融資余額在其中的占比目前已超過98%。今年大盤指數雖然波瀾不驚,但個股行情異彩紛呈,其中,融資余額的大幅增長功不可沒。

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市場只有做多才能獲利的慣性思維,這也是融資余額占比較高的一大原因。然而,兩融余額的瘋狂增長,在見證著兩融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個中隱藏的風險卻不容忽視。畢竟,在融資余額大幅增長的背景下,一旦遭遇股市下跌,融資買入者將標的證券賣出,無形中會加劇市場的波動。因此,堵住其中漏洞是化解風險最有效的手段。

鑒于ETF與個股頻頻出現觸及上限的情形,筆者建議對融資融券標的證券進一步擴容。融資融券標的證券歷經兩次擴容之后,目前雖然達到了700只,但相對于滬深股市2468只股票而言,其比例明顯偏低,因此有必要第四次甚至是第五次擴容,標的證券占比至少須在掛牌公司總數的50%以上,并且像ST類個股也要包括在內。

二是投資者常面臨無券可融的尷尬,明顯不利于做空的情形須改變。由于單家券商本身實力有限,不可能擁有全部標的證券,投資者融券賣出主要依靠中證金融公司提供相關股票。該公司在滿足市場融資需求的同時,無疑也應該“儲備”更多的標的證券以方便投資者做空,像目前兩融業務出現嚴重“跛腳”現象畢竟是極不正常的。

三是抬高參與兩融業務的門檻,并下調可擔保證券的折算率。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與自身利益,諸多券商將參與兩融業務的門檻一降再降,如10萬資金、開戶6個月的門檻已很普遍,這些投資者本身什么都不懂,參與兩融業務,除了虧損還是虧損。而下調可擔保證券的折算率,則有助于控制風險,抑制兩融余額的盲目增長。

四是堵住現行交易制度上的漏洞。如投資者可先融券賣出ETF基金,然后再融資買入等額300ETF還券,如此融券賣出300ETF所得資金就變成“自有資金”,可在信用賬戶里買賣所有A股,這明顯有違兩融的相關規定。因此,對于單一賬戶,可否規定融資與融券業務兩者只能選其一。

兩融業務推出以后雖然沒有出現大的紕漏,但還是應該將防范其中的風險置于首位。只有做好了風險防范,兩融業務才會發展更快,并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