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30 00:55:3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陳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陳婷 發自北京
日前,被稱為“國家糧倉”的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以下簡稱中儲糧)又遇到了煩惱。
10月28日晚間,中儲糧方面發布公告稱,公司經檢查發現湖北、湖南2家企業違反收購政策,將進口菜籽油摻入臨儲庫存,摻入量高達1477噸。
針對 “國儲庫流入大量進口轉基因菜油”的質疑,中儲糧方面表示,這次檢查發現違反收購政策,將進口油菜籽摻入臨儲庫存的企業兩家。其中,湖北一家企業摻入994噸進口菜籽油,湖南一家企業摻入483噸,兩家企業均為委托收儲企業。
中儲糧方面強調,上述兩家企業涉及臨儲油菜籽已全部退出臨儲庫存,地方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也對其進行了處罰。
對于轉基因問題,中儲糧在這份針對轉基因菜籽油的調查結果公告中只字未提,只是強調檢查出進口菜籽油。
對此,有行業分析師指出,在此這背后,是一些企業利用進口的便宜菜籽、菜籽油冒充國產菜籽、菜籽油上交國儲庫,從中賺取差價。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每噸進口菜籽油要比國產菜籽油便宜1000元以上。以此計算,1400多噸的進口菜籽油可以獲利140多萬元。
涉事企業名單尚未公開/
據了解,加拿大即是世界上主要的油菜生產國和油菜產品出口國,同時也是世界上大面積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油菜的國家。
卓創資訊分析師段連偉表示,中國之前主要從加拿大進口菜籽、菜籽油,加拿大出口的菜籽、菜籽油大多是轉基因產品。中國今年也陸續開始進口澳大利亞的菜籽,澳大利亞的菜籽則是非轉基因的,但是由于剛剛開始進口,所占比例比較小。
對于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0月29日)多次致電中儲糧方面,但其新聞發言人和綜合部的電話均無人接聽。
據人民網報道,一份本月由荊州市糧食局給湖北省糧食局的報告顯示,湖北某企業購買進口菜籽油頂包國家臨儲菜籽油,實際購入數量為994.57噸。該企業是從湖北天門一油脂公司購入,這批貿易菜籽油實為進口加拿大菜籽油。該報告中,荊州市糧食局確認,該案性質為購入進口菜籽油頂包國家臨儲菜籽油。
在中儲糧的這次公告中,并沒有公布具體企業的名稱,只是簡單地表示這兩家企業均為委托收儲企業。
“對于媒體和社會關注的進口轉基因菜籽油污染國家臨儲菜籽油庫存的問題,目前是不存在的。”中儲糧同時還表示,對于已經出現的混入問題,已經采取整罐全部退出臨儲庫存,確保國家臨儲菜籽油全部是國產非轉基因菜籽油。
國內外市場存價格差異/
這次“頂包”事件的背后,是菜籽油國內國外市場巨大的價格差異。
卓創資訊分析師段連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菜籽國家托市價格在5100元/噸,進口菜籽現在的成本約為4500元/噸,兩者相差500~600元。
甚至有業內分析師表示,菜籽油的價差可能還要更大一些,價差在1000元~1500元/噸。“以安徽省為例,目前安徽的進口四級菜籽油報價是8300元/噸左右,而當地的國產四級菜籽油價格約9400元/噸。”段連偉解釋道。
這意味著,中儲糧這次檢查發現的1400多噸進口菜籽油,通過頂包國家臨儲菜籽油,至少可以獲利140多萬元。
這很可能只是進口農產品頂包國產農產品的冰山一角。早在2008年,本報曾報道過,當年12月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就曾發現30多噸疑似進口大豆意圖混進國儲糧庫事件。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早幾年,國內糧食價格比國外低時,高價收儲政策并不會出現上述問題。但如今巨大的價差導致進口菜籽油、大豆、稻米等眾多農產品都能帶來巨大利潤回報。
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認為,解決這一問題最根本辦法是要調整扶持農業的政策。收儲政策應該由高價收儲改為直接補貼農民,通過補貼的形式保證種地有基本的利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