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信托業規模首破10萬億 專家激辯行業拐點

2013-11-06 00:47:03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11月5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0.13萬億元,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同比大增60.3%。

信托業在通道業務受到多方沖擊的情況下,沖破10萬億大關后會否迎來資產擴張的 “拐點”?信托專業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的理財市場仍然處于成長周期之中,理財需求規模的拐點還遠未到來,但也有專家稱,信托業發展的拐點已經來臨。

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其實,信托資產規模突破10萬億大關只是時間問題,之前我們已有預測三季度規模會達到10萬億左右。”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旸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數據顯示,從信托財產來源看,單一資金信托占比繼續提高,達到71.28%;集合資金信托占比23.28%。

“集合信托由于受到限制較多,再加上券商、基金等都加入,所以這方面從去年開始下降。雖然集合信托今年三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1個百分點,但與今年二季度占比情況相當,集合信托這塊算企穩回暖。”李旸指出。

李旸稱,單一資金信托占比繼續提高,主要是因為資管業務通道逐漸打開。至于銀信合作的信托占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競爭主體逐漸增多,使得這一領域面臨嚴峻挑戰。

信托業拐點來臨?

數據顯示,三季度,雖然信托資產總規模繼續創新高,但季度環比增速已經連續3個季度下降,而在2012年,季度環比增速除個別季度外,一直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二季度以來,新增信托資產規模還首次出現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信托行業的規模擴張周期已結束,拐點來臨?

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表示,應當辯證地看待信托業的“拐點論”。

“信托行業的成長拐點尚未到來。信托資產增長的快與慢、信托規模的大與小,從中短期看,會受政策取向轉變與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但從長期看,最終還是要取決于理財市場的需求規模。參照國外的經驗,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的規模起碼應該在百萬億元以上。而目前,加上信托業在內的資產管理規模也不過才接近40萬億元。據此,中國的理財市場仍然處于成長周期之中,理財需求規模的拐點還遠沒有到來。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信托業規模的快速增長仍可期待。”周小明指出。

但周小明也表示,信托行業的經營拐點已經到來。支撐信托業過去幾年快速增長的主導業務模式是非標準化的私募融資信托,這種增長方式帶有特定歷史烙印的粗放性。然而,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泛資產管理”政策日益削弱了信托行業的制度紅利,加上金融改革和經濟下行周期的開始,使私募融資市場呈現出需求遞減、風險遞增、競爭加劇的中長期趨勢,由此也動搖了信托業私募融資信托經營模式的市場基礎,這也是今年以來信托業增速明顯減緩的根本原因。

不過,李旸對此表達了不同觀點:“我個人認為信托業發展的拐點已經來臨,因為從數據看,信托行業資產規模一、二、三季度環比增速都是下降的,說明不太可能再次出現之前的高速增長。隨著資管通道的打開,券商、基金等更多的競爭主體都對信托虎視眈眈,信托行業面臨嚴峻的挑戰,某種程度上面臨著轉型的道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實習記者朱丹丹發自北京 11月5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0.13萬億元,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同比大增60.3%。 信托業在通道業務受到多方沖擊的情況下,沖破10萬億大關后會否迎來資產擴張的“拐點”?信托專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的理財市場仍然處于成長周期之中,理財需求規模的拐點還遠未到來,但也有專家稱,信托業發展的拐點已經來臨。 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其實,信托資產規模突破10萬億大關只是時間問題,之前我們已有預測三季度規模會達到10萬億左右。”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旸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數據顯示,從信托財產來源看,單一資金信托占比繼續提高,達到71.28%;集合資金信托占比23.28%。 “集合信托由于受到限制較多,再加上券商、基金等都加入,所以這方面從去年開始下降。雖然集合信托今年三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1個百分點,但與今年二季度占比情況相當,集合信托這塊算企穩回暖。”李旸指出。 李旸稱,單一資金信托占比繼續提高,主要是因為資管業務通道逐漸打開。至于銀信合作的信托占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競爭主體逐漸增多,使得這一領域面臨嚴峻挑戰。 信托業拐點來臨? 數據顯示,三季度,雖然信托資產總規模繼續創新高,但季度環比增速已經連續3個季度下降,而在2012年,季度環比增速除個別季度外,一直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二季度以來,新增信托資產規模還首次出現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信托行業的規模擴張周期已結束,拐點來臨? 中國信托業協會專家理事周小明表示,應當辯證地看待信托業的“拐點論”。 “信托行業的成長拐點尚未到來。信托資產增長的快與慢、信托規模的大與小,從中短期看,會受政策取向轉變與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但從長期看,最終還是要取決于理財市場的需求規模。參照國外的經驗,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的規模起碼應該在百萬億元以上。而目前,加上信托業在內的資產管理規模也不過才接近40萬億元。據此,中國的理財市場仍然處于成長周期之中,理財需求規模的拐點還遠沒有到來。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信托業規模的快速增長仍可期待。”周小明指出。 但周小明也表示,信托行業的經營拐點已經到來。支撐信托業過去幾年快速增長的主導業務模式是非標準化的私募融資信托,這種增長方式帶有特定歷史烙印的粗放性。然而,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泛資產管理”政策日益削弱了信托行業的制度紅利,加上金融改革和經濟下行周期的開始,使私募融資市場呈現出需求遞減、風險遞增、競爭加劇的中長期趨勢,由此也動搖了信托業私募融資信托經營模式的市場基礎,這也是今年以來信托業增速明顯減緩的根本原因。 不過,李旸對此表達了不同觀點:“我個人認為信托業發展的拐點已經來臨,因為從數據看,信托行業資產規模一、二、三季度環比增速都是下降的,說明不太可能再次出現之前的高速增長。隨著資管通道的打開,券商、基金等更多的競爭主體都對信托虎視眈眈,信托行業面臨嚴峻的挑戰,某種程度上面臨著轉型的道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