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1 01:14:4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牟璇
每經記者 牟璇
自雅礱江水電進入收獲期,川投能源 (600674,收盤價11.75元)的業績便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川投能源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92.92%的增長。不過對于川投能源子公司新光硅業的較大幅度虧損,市場頗有微詞。
11月9日,川投能源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川投集團與通威集團簽署了框架協議,將組建由通威集團控股51%的新公司,以建設煤發電項目。并且,通威集團將對川投能源持有38.9%的新光硅業進行重組。這對已經停產技改將近兩年且持續虧損的新光硅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合作促雙贏
根據川投能源公告,川投集團于11月6日與通威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川投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同意與通威集團組建新公司,以建設2臺1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新公司由通威集團控股51%,該項目建成后將取代川投能源控股子公司嘉陽電力2臺5.5萬千瓦機組。與此同時,通威集團還同意對川投能源持股38.9%的新光硅業進行重組,具體重組方案將待通威集團對新光硅業完成審計、評估等盡職調查后再另行商定。
川投能源董秘謝洪先表示,公司控股95%的嘉陽電力現有的2臺5.5萬千瓦小發電機組,由于達不到環保排放要求,已經在進行技改。公司與通威集團合作的2臺1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約18億度,是目前嘉陽電力發電量的3倍以上,而目前通威集團永祥股份化工產業園每年需要的電量就約為10億度。因此這一合作,既能徹底解決嘉陽電力面臨的環保達標排放和生存問題,又能解決新機組項目建成后的電力消納問題。同時,還能滿足通威集團在當地化工產業園的電力供應,應該說是以股權多元化引入戰略合作方,實現雙贏的一個解決方案。
新光硅業拖累減輕
對于此次合作,有私募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意味著新光硅業一直以來吞噬川投能源利潤的情況或得到大幅改善。據了解,由于歐盟和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國內光伏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光伏企業普遍處于停產和嚴重虧損狀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新光硅業自2011年11月起開始停車技改。2012年新光硅業凈利潤虧損4.10億元,今年1~9月,虧損額為1.85億元。據川投能源此前披露,為維持其資金周轉,其已向新光硅業提供了委托貸款合計3.4億元。
因此,此次通威集團將對新光硅業進行重組的信息也被川投能源的投資者看做一大利好。一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川投能源的業績成長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市場一直比較擔心新光硅業,其虧損嚴重吞噬了川投能源的利潤,現在有通威集團這個強力的合作方對其進行重組,應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據了解,通威集團是以農業、新能源雙主業發展,并在化工、寵物食品、IT、建筑與房地產等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型民營科技企業,其旗下永祥多晶硅近幾年一直有籌劃上市的打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