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港股

每經網首頁 > 港股 > 正文

“減記債”獲準在交易所發行

2013-11-11 01:15:43

允許銀行在交易所發行債券補充資本,有助于削減商業銀行股權融資的沖動,對股市也有減壓作用。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上周五(11月8日),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布 《關于商業銀行發行公司債券補充資本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允許商業銀行發行包含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以下簡稱減記債)。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可發行公司債補充資本。該《指導意見》自2013年11月6日起施行。

中央財大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商業銀行在資本補充渠道上的創新,允許銀行在交易所發行債券補充資本,有助于削減商業銀行股權融資的沖動,對股市也有減壓作用。

此前,商業銀行已被允許在銀行間市場發行減記債。有業內人士表示,開通交易所債券市場是因為減記債如果只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由各銀行互持,那就達不到將風險分散的目的。

僅上市或擬上市銀行獲準發行/

據《指導意見》,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業銀行,或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境內商業銀行,或申請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在審商業銀行,可以按照《證券法》、《公司法》、中國證監會公司債券發行管理辦法發行包含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補充資本。這意味著,所有上市或擬上市商業銀行均可以發行減記債。

此外,《指導意見》還為拓寬發行人范圍預留了空間,如果中國證監會修改公司債券發行人范圍的有關規定,其他商業銀行符合公司債券發行人條件,可以依照 《指導意見》發行公司債券補充資本。

監管部門表示,《指導意見》的發布,為商業銀行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提供了制度規范,也有利于促進債券市場發展和互聯互通。

中央財大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商業銀行在資本補充渠道上的創新,現階段允許銀行在交易所市場發行債券補充資本,有助于削減商業銀行股權融資的沖動,對股市也有減壓作用。此外,郭田勇還認為,銀行發行的公司債,在公司債中屬于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品種,也為資本市場注入了優勢資源。

據《指導意見》,減記債的發行流程為:首先,上市或擬上市商業銀行應取得中國銀監會的監管意見;然后,按照中國證監會公司債券發行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制作發行申請文件;最后,報中國證監會核準并公開發行,或者按照證券交易所業務規則備案后非公開發行。

鑒于公司債券作為資本工具的特殊屬性,特別是減記條款帶來一定投資風險,《指導意見》規定發行人應當在募集說明書中充分披露減記債作為資本工具的特殊屬性和風險事項。在募集說明書的顯著位置,對減記條款及其觸發事件進行特別提示,并對是否約定補償條款及其對投資者權益的影響等風險事項作出充分說明。

為加強減記債的風險管理,《指導意見》規定證券交易所應當按照發行人資產規模和信用水平,對公開發行的減記債的交易機制實行差異化管理,并建立相應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健全風險控制機制和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先行允許商業銀行發行減記債,同時監管機構為將來商業銀行發行其他類型的創新資本工具預留了空間。《指導意見》規定了“商業銀行發行其他類型的公司債券補充資本,由中國證監會、中國銀監會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商業銀行發行減記債,應滿足相應資本屬性要求并提高損失吸收能力。

交易所市場更利于分散風險/

減記債是指減記型二級資本債券,屬于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被視為銀行再融資的一個重要創新。此前,商業銀行已被允許在銀行間市場發行減記債。

去年12月7日,銀監會發布了《關于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指導意見》,對合格資本工具認定標準作出界定,明確了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的減記或轉股的觸發事件。

其他一級資本工具觸發事件指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5.125%(或以下)。二級資本工具觸發事件是指以下兩種情形中的較早發生者:銀監會認定若不進行減記或轉股,該銀行將無法生存;相關部門認定若不進行公共部門注資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該銀行將無法生存。

2013年4月17日銀監會印發的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 (試行)》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11號文)指出,“考慮到各類新型資本工具發行的迫切性和可行性,2013年銀監會將重點推動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的試點發行,并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推動權益類資本工具的發行。”

上述11號文發布以后,已有銀行率先發行含有減記條款的銀行二級資本工具。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25日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15億元人民幣,期限10年。該期債所募資金全部用于充實二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不過,與上述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減記債不同,同樣作為補充資本金的工具,此次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的《指導意見》允許銀行到交易所債券市場發債補充資本金。有業內人士表示,如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很多還是由各銀行互持,那就還是沒有將風險分散。

郭田勇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開通了交易所債券市場,與銀行間市場最大的區別在于債券持有人將更為多元化,避免銀行間交叉持債的體系內風險,這對于交易所來講這也是一種優質的投資品種。“此外,郭田勇認為,由于交易所投資者更為多元化,對于銀行補充資本來講會更有效。

不過,監管部門亦提醒,商業銀行應堅持以內源性資本積累為主的資本補充機制,在穩妥提升資本質量的前提下,審慎探索發行新型資本工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