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行業聚焦

每經網首頁 > 行業聚焦 > 正文

恒生國企指數大漲5.65% 成A股領先指標

2013-11-19 01:12:48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賈麗娟    

每經實習記者 賈麗娟

昨日(11月18日)A股全線上漲,但港股市場更彌漫著一股狂歡氣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以下簡稱國企指數)收盤大漲5.65%,大超滬指2.87%的漲幅。有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公布后,海外投資者也對改革看好,若港股繼續走強,有可能會繼續帶動A股上揚。

連續兩日漲幅高于滬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從港股市場來看,恒生指數報收于23660.06點,漲幅2.73%;國企指數報收于11307.33點,漲604.63點,漲幅更高達5.65%,盤中最高觸及11338.1點,超越了此前5月10日11361.9點的階段性頂部。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港股市場的中資金融股漲幅居前,中國太保、中信證券漲幅均達13%;海通證券漲逾10%,中國平安、中國人壽雙雙漲逾9%,而工行、建行、中行等大盤股也漲逾3%。

此外,受益《決定》提出單獨二胎政策,港股市場“BB概念股”飆升,雅士利控股漲逾9%、合生元漲逾6%、蒙牛漲近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港股昨日大漲在11月15日(上周五)已有跡可循。新華社在11月15日晚公布 《決定》,此前當日滬指收漲1.68%,但國企指數漲幅高達3%。

雖然投資者對昨日大漲心理上已有準備,但香港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仍對記者表示:“(昨日)港股的上漲超過了我的預想。”他認為,港股市場大漲主要仍是受三中全會改革具體措施出臺的振奮,其中又以中資股較受惠,所以國企指數表現更佳。

而相比昨日港股開市即升,A股早盤還曾小幅震蕩,直到下午才真正發力,最終上證指數收漲2.87%,分析人士認為,似有“跟風”之嫌。

記者注意到,去年底A股的那波上漲行情,滬指從2012年12月4日低點1949.46點啟動,到2013年2月18日達到階段性高點2444.80點,漲幅25.4%;而對比國企指數,在2012年9月6日就已開始上攻,從8987.76低點一路上漲至2013年2月4日的12354.2點,漲幅為37.46%。兩相對比,國企指數起漲時間點和漲幅都明顯領先于滬指。

岑智勇認為,港股成為領先指標,原因之一或為當地是一個開放市場,允許全球資金加入,由于全球均對三中全會予以高度關注,因此在捕捉相關信息方面或顯得更為靈敏,一旦確認有機會,資金便快速涌入,透過投資H股及港股來參與享受政策紅利。

分析師:A股或反成領先指標

那么,政策紅利還能支持港股上漲多久?A股會不會繼續跟風呢?

廣發證券(香港)分析師陳惠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港股市場目前已領跑A股,他認為這體現出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好。他對記者表示,上周嘉實基金已在美國市場推售中國A股ETF,投資者反饋良好,這也印證了海外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但他認為,之后態勢或將改變,A股很有可能成為港股領先指標,港股短期內或仍可保持強勢,而A股亦可受惠于政策推動,繼續上升。

“其實港股是個‘夾心板’,自身主要受A股和美股影響。”深圳挺浩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康浩平對記者表示,目前A股投資者仍顯謹慎,稍見高開就容易拋售,歸根結底是沒有走出熊市思維。

他認為,三中全會拉開了新一輪改革上漲序幕,很可能是A股市場的一個長期轉折點,但不少投資者目前對此的理解或還不到位。“未來有系統性機會,各個板塊都有機會,超跌板塊機會更大,如保險等。這是第一波行情,現在任何時候進入都是合適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