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00:48:3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簡單的網店復制與盲目的規模擴張后,淘寶村的發展,已到了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了他就任總理以來第三次由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共同參與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他贊揚馬云,稱其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并肯定新經濟。李克強指出,須重新認識、高度重視新經濟,并稱,新經濟不僅僅解放了老的生產力,更主要是創造了新的生產力。隨后,新經濟引起熱議,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商務系教授胡桃認為,所謂新經濟,主要是指借助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及環境,包括電子商務、信息消費以及互聯網金融等。而據業內觀點,新經濟是相對的概念,是區別于以前的以傳統工業支柱產業、以自然資源為主要依托的新型經濟,這種新型經濟以高技術產業為支柱,以智力資源為主要依托。
鑒于此,《每日經濟新聞》擬對一批以信息技術為主、依托于高新技術、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深入調查,試圖揭示新經濟背后的商業模式,挖掘其成長瓶頸,并對其未來走向做出預判與探討。
直到11月12日零時的鐘聲響起,山東省博興縣灣頭村的500余名淘寶店主,才稍稍放松了緊繃的神經。剛剛過去的一天,如同一場艱辛的鏖戰,接單、裝貨、發快遞……
在改變城市中工業商品的生產與消費之時,電子商務這種線上交易模式,正悄然改變著中國的農村。
阿里巴巴集團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在我國已經發現的14個大型淘寶村中,灣頭村只是其中之一。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澤奇認為,電子商務是一個全新的農村振興模式,但這種模式能否走遠,能否復制,還需從“三農”市場化步驟中入手分析。比如,上世紀80年代經歷改革的小崗村,農產品有了剩余,村民不知道怎么賣、怎么運,無法溝通的買與賣環節已經不能不破題,信息化與物流應運來到農村。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方瑜認為,淘寶村比小崗村更上一層樓,因為電子商務的營銷模式真正解決了束縛農產品、手工產品的桎梏,是對第一產業更深層次的“解放”。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簡單的網店復制與盲目的規模擴張后,淘寶村的發展,已到了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
“淘寶網”的誘惑
始于2009年的“雙十一”電商折扣促銷,在黃河三角洲平原的博興灣頭村,制造出春節的“范兒”。
11月12日零時零分,當杭州阿里巴巴總部的大屏幕上,淘寶與天貓“雙十一”成交金額定格在創紀錄的350.19億元時,灣頭村的電商們也普遍有了較平時三、四倍的業績。
因忙于網絡線上交易,灣頭村的年輕人在11日前后普遍失眠。11月13日,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交談中,33歲的淘寶店主賈培曉,不時打著哈欠。
不過,疲憊換來的卻是營業額的大幅攀升。據賈培曉估計,今年的“雙十一”,他家營業額超過20萬元,是平時交易額的10倍。
灣頭村委會的相關數據顯示,在這個有4700人、1617戶的村落,網店數量已經達到510家。
大量網商聚集在農村,以淘寶為主要交易平臺,形成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的電子商務生態現象,阿里巴巴給其下了一個獨有的稱謂——淘寶村。
今年8月12日,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在山東博興縣灣頭村發布的 “全國各地淘寶村統計分析”的報告指出,我國共有分布在全國8個省份的14個淘寶村。
在邱澤奇看來,淘寶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產業基礎。在灣頭村,這個基礎就是已經存在了300余年的草柳編工藝。
在賈培曉之前,1982年出生的胡偉,于2005年開設了村里第一家淘寶網店鋪,售賣村里的草柳編手工藝品。2008年,胡偉店鋪的年銷售額達到了70萬元,但此時因金融危機當地草柳編行業的海外訂單開始下降。看到胡偉賺了錢,很多村民前來取經。
同樣是在2008年,在東營市開網店賣書的賈培曉,決定回家鄉灣頭村從事草柳編工藝品的網絡銷售。自2010年以來,他家的營業額連續翻番。去年,賈培曉在阿里巴巴旗下電子商務平臺天貓的店鋪銷售額達到了360萬元,今年他定的目標是銷售額1000萬元。
據阿里巴巴及灣頭村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如今在灣頭村500多戶從事電子商務的店鋪中,年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有20~30家,訂單1000筆/月以上的也有三四家,去年該村營業額在1.5億元左右。
從傳統批發到網上店鋪
7月24日,任山東省省長僅一個月后,郭樹清便前往灣頭村調研。吸引郭的因素之一,就是村里蓬勃發展的與草柳編行業有關的電子商務。
省長調研的第一站就是位于灣頭村北首的大國商行。當日,與大國商行僅一條馬路之隔的天利商行,聚集了博興縣的政府官員。
與大國商行的老板李大國一樣,天利商行的竇玉雷、賈小霞夫婦,亦是最早把草柳編工藝品商業化的一批人。
天利商行老板娘賈小霞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2005年臘月二十二開業,第一年就沒掙錢”。而對于當下的利潤,賈小霞說,“這是商業秘密,但可以告訴你的是,一年的營業額在300多萬元。”
不過,對于淘寶網店利潤,賈說,“一雙20塊錢的草編拖鞋,我也就賺3塊錢,在淘寶上,賣家標價甚至在60、80元。”
隨著電子商務在村里的興起,線下的草編工藝品市場開始被線上侵蝕,大客戶及外貿走貨量越來越少。有著多年外貿經驗的安志勝雖然一直強調,“網店的利潤高,但我的量大”,但相比于以前淘寶店的訂單只需排隊兩三天,今年“雙十一”過后,已經排到了11月27日。
邱澤奇曾在灣頭村為淘寶村把脈,他表示,淘寶村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產業基礎,但當地也曾會有鄉鎮企業或農村工廠在相關產業上的 “掙扎”,灣頭村更是如此。
2006年前后,年近半百的安桂香在當地一家國營草編工藝品廠倒閉后,開始做批發,面向來自新疆等地的大客戶。而在2010年前后,看準趨勢的安桂香把陣地轉移到網上。
隨著電子商務沖擊波的到來,村里陸續開了五、六百家網上店鋪,從天利商行往南、往東的街道,已經是草編工藝品一條街。
在賈小霞看來,雖然村里做草編批發的店面不少,但最大的三家卻集中在天利商行所處的十字路口,淘寶店則分散在村里的各個角落。
與城市網商不同,淘寶村有著典型的發展路徑。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報告稱,“它起源于農村,在農村生根發芽,是農村草根網商自發形成,然后慢慢成長起來;而且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具有協同發展的特征。”
在發展模式上,阿里研究中心發現,全國各地的淘寶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于本地的特色產業,比如山東博興的灣頭村、河北白溝;一類是從無到有,慢慢發展起來的淘寶村,如江蘇睢寧沙集鎮、江西分宜雙林鎮。
阿里研究中心認為,淘寶村的形成,與本地特色產業存在關聯,但特色產業并非淘寶村的必要條件。
作為錦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安廣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我這個合作社,目前有500多個農戶,有單子就做,沒單子更多傾向于淘寶店鋪(供貨)。”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博興縣城仍不普遍的刷卡結賬,但在這個距縣城15華里的村落,已經悄然興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