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0 00:51:5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海關總署12月8日公布的外貿數據,超出了此前的市場預期。
統計顯示,1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為3706.1億美元,同比增長9.3%。其中出口2022.1億美元,月度出口值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刷新去年12月出口記錄,再創歷史新高;進口1684億美元,同比增長5.3%;貿易順差為338.1億美元,擴大73.4%,創2009年2月以來58個月新高。
但業界有聲音指出,紅火的數據跟前兩月反差強烈,一改9月出口負增長、10月個位數增長的態勢,引來“套利貿易”再次出現的嫌疑,也加速了人民幣升值,“熱錢”可能已回流中國,需加強對跨國公司資金調撥的監控。
前后數據反差大/
昨日(12月9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1月的外貿數據表現和剛結束不到1個月的秋季廣交會成交情況差別明顯。
據廣交會官方網站發布的數據,第114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1946.1億元人民幣 (折合316.9億美元),相對今年4月的春季交易會環比下降10.9%(扣除匯率波動因素,下同),與去年同期秋季交易會相比,下降3%。采購商與會189646人,比第113屆減少6.5%,比第112屆微增0.1%。
“秋季廣交會成交情況并不是特別理想,接單情況沒有那么好的情況下,履約能這么火熱?”白明反問道。
占據中國外貿份額1/4的廣東省的外貿增速,尤其是出口增速,和前兩個月的低迷表現形成了巨大反差,尤其單月出口同比增速高達近20%。
9月,廣東進出口額為848.8億美元,出口為490.2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5.2%和5.8%,進口增速下降4.4%。10月,廣東進出口額為827.9億美元,與去年同比的828.3億美元相比,依然是負增長。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套利貿易,廣東第四季度外貿基數較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后發現,在去年夾帶了套利貿易的高基數情況下,今年11月當月廣東進出口額為940.9億美元,與去年的850.7億美元相比同比增10.6%,其中出口突破500億美元關口達569.6億美元,與去年同比增速高達19.9%。
此前,廣東省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廳的官員表示,自擠出套利貿易后,廣東9月、10月兩月單月進出口額增速為負。“全年進出口增速能維持7%就不錯了。”
但現在的數據表明,廣東前11月進出口增速達12.2%,全年完成兩位數增速已成定局。
白明認為,廣東外貿一反常態可能又跟套利貿易相關,跟今年3月、4月份的情景相似。
此外,內地對香港貿易再度顯現出較高的增長水平,出口增速創7個月新高,在整體出口中的占比高于歷史平均水平。通過“香港一日游”做出的虛假貿易嫌疑又開始顯現。
從國際環境來看,日韓等亞洲國家11月出口明顯下滑,唯獨中國風景獨好。而這種狀況和3、4月份相似,彼時中國出口形勢和日韓出現背離。
對此,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副巡視員黃國華在接受央視等媒體采訪時稱,11月外貿向好是由于國家出臺的提振外貿政策得到落實、國際市場需求進一步回暖。他強調,11月份中國對美國、歐盟和東盟的出口增速都超過了16%。
“熱錢”可能已回流/
在12月9日的詢價交易中,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繼上周五之后繼續大升至6.0723,最高時達6.0713,突破了過去一個月維持的6.0910/0940窄幅平衡區間。
白明認為,推動人民幣升值加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貿易順差的急速擴大。11月當月的貿易順差擴大至338億美元,創近5年新高。
白明說,貿易順差大幅增加,“熱錢”在其他國家轉了一圈之后發現還是升值的人民幣有利可圖,可能已回流中國。
他稱,這從12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關于完善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可見一斑。國家外管局的這份通知明確對“融資業務頻率高、規模大、交易對手集中;融資對應商品價值高、體積小易于運輸;經由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貨物進口并轉售出口等”貿易融資行為加強盡職調查及審查。
“從國家外管局的這份通知可以看出,熱錢很可能已經回流,套利融資又出現了。”白明分析道,“并且此次的套利不是單純的融資套利,部分跟跨國公司內部調撥資金、做低進口價格、報高出口價格相關。”
他認為,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加工貿易所受的沖擊比較大。而海關數據表明中國加工貿易在上月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本月居然同比增5.2%。“應對跨國公司的資金調撥作重點監控。”
10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余額較9月末增加了4495億元,增量創2008年1月以來的單月新高。第三季度,央行外匯占款增長3680億元,這與今年7月以來每月高達200億美元以上的外貿順差密切相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