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12-13 17:01:22
“雙十一”才過去一個月,“雙十二”又翩然而至。明明是商家獻殷勤,消費者卻不太買賬。很多人都在問,“雙十二”是為消費者供實惠,還是為“雙十一”商家去庫存?“雙十二”造節遇冷,人工制造的“雙十二”還能持續下去嗎?
新華網上海12月13日電(記者葉健、高少華)“雙十一”才過去一個月,“雙十二”又翩然而至。明明是商家獻殷勤,消費者卻不太買賬。很多人都在問,“雙十二”是為消費者供實惠,還是為“雙十一”商家去庫存?“雙十二”造節遇冷,人工制造的“雙十二”還能持續下去嗎?
輝煌難現的“雙十二”
剛剛過去的“雙十二”顯然未能重復“雙十一”的輝煌。作為“雙十二”促銷的發起者,淘寶網給出了“史上流量最大、史上紅包最多”的承諾。數據也顯示,共有211萬賣家報名今年淘寶的“雙十二”促銷,是“雙十一”賣家數量的百倍。
盡管來勢洶洶,但淘寶網并沒有公布成交額,只公布了累計支付寶成交的賣家數。截至12日14點27分,累計支付寶成交的賣家數達到200萬。
不少淘寶小賣家抱怨,淘寶“雙十二”效果并不理想。賣家“電商小斌”表示,“雙十二沒有想象中的給力,好不容易報名食品類目分會場,守到凌晨三四點鐘,報名的產品沒賣出幾件。不是產品價格不夠優惠,而是根本就沒有什么流量進來。”
中小賣家之所以缺少流量,是因為流量被大賣家分食了。按照慣例,“雙十一”是天貓大賣家的游戲,“雙十二”是淘寶小賣家的主場。但今年這一“默契”被打破,天貓也加入了“雙十二”促銷陣營。甚至在淘寶的客戶端上,也明確區分了“品牌”和“小賣家”,這更是讓小賣家的銷售備受影響。
對此,萬擎咨詢CEO魯振旺表示,因為今年“雙十一”淘寶品牌的銷售并不理想,積壓了大量的存貨,所以天貓選擇加入“雙十二”,好讓商家清庫存。
那么,搶到流量的大賣家日子就好過嗎?也未必。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記者,“大賣家買流量的費用是很高的,一般會花預計銷售額的10%用來打廣告。但是促銷本來利就薄,所以大賣家也賺不到什么錢。”“雙十一”天貓銷量領先的某女裝品牌就表示,連番促銷也只爭取盈虧平衡,就是為了爭個口碑和銷量。
消費者還會“血拼”嗎?
感到無力的不只是賣家,多數消費者也沒有興奮起來。上海網友于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雙十一’期間在網上買了些東西,結果后來發現價格比‘雙十一’當日還便宜,現在對電商促銷也不那么激動了。”
對此,曹磊認為,“在看多了虛假宣傳、習慣了頻繁促銷后,消費者產生消費疲勞。從這個角度看,消費者正變得更加理性和成熟,不那么容易被忽悠了。”
而且,電商“雙十一”大戰的透支作用不可忽視。艾瑞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模環比下滑超過17%。記者對比近四年數據發現,盡管每年一季度網購數據環比都有輕微波動,但是如此大幅下降還是第一次。
“雖然每次促銷力度有大有小,但是消費者的錢就那么多,這里花了那里就沒預算了。”曹磊表示。所以,即使還有“熱血未冷”的消費者,其中不少也受制于錢包而減少采購。
人工造節還能持續多久?
前有“雙十一”壓迫,后是消費者乏力,大家不禁要問,人工制造的“雙十二”還能持續多久?
對此,億邦動力網總編輯賈鵬雷表示,各大商家雖然都在做“雙十二”,但是投入的精力顯然不能和“雙十一”比,充其量也就是一次普通的網商促銷。促銷的目的,還是更多地吸引新用戶,增加平臺的吸引力。
而曹磊則將“雙十二”看成電商的年終沖刺,“對于電商來說,到了年底還是有必要通過促銷來提升業績,上市的可以交出一份滿意的年報,準備上市的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
所以,即使深受“雙十一”影響,“雙十二”這場大戲還是會被唱下去的。不過,對于電商來說,這種賠本賺吆喝的發展模式亟待轉型。
曹磊與前易觀國際分析師宋陽分別表示,目前電商的運營成本甚至比實體店高,如果整體考慮物流、管理等綜合成本,多數線上平臺的運營成本比線下高出10到15個百分點。通過頻繁大促銷,雖然可以讓電商做大,卻很難保證平臺走得更遠。在人工造節的喧囂后,如何找到穩健的發展模式,是當下電商最需要考慮的事情。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2/13/c_118551143.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