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7 01:43:55
財政部昨日發布《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對767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暫定稅率從0%到20%不等,平均優惠幅度達6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昨日(12月16日),財政部正式發布了《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767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暫定稅率從0%到20%不等,平均優惠幅度達60%。其中,嬰幼兒奶粉繼續執行5%的進口商品暫定稅率。
對于嬰幼兒奶粉的進口稅率僅5%是否有利于降低價格,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關稅在洋奶粉價格所占比例不高,對成本構成很少,低關稅很難影響整個價格。洋奶粉高價主要問題在銷售方式——流通環節層層加價,“這種銷售方式不打破,價格難以改變。”
此外,《方案》明確,對小麥、玉米、大米等農產品方面則繼續實行配額管理。相關專家表示,實行配額制將糧食進口控制在一定范圍,有利于維護國內糧食安全穩定。
嬰幼兒奶粉進口稅率不變
財政部發布的《關于2014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此《方案》已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批準,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
在出口關稅調整方面,“出口稅則”的出口稅率維持不變,對生鐵等部分出口商品實施暫定稅率。
而調整最大的是進口關稅,767種商品的進口關稅大幅下調,比如對“遺傳物質和基因修飾生物體”執行0%的進口商品暫定稅率,像“其他氟化稀土”進口稅率也為0%,而瓷廚房器具“執行10%的進口商品暫定稅率,相比原來的稅率都有10%左右的降幅。
對于公眾關心的進口嬰幼兒奶粉問題,該《方案》明確,2014年將對“供嬰幼兒食用的零售包裝配方奶粉”、“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無乳糖配方特殊嬰幼兒奶粉”執行5%的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而這兩類食品的最惠國稅率分別是15%和20%。
業內分析指出,進口奶粉稅率維持5%,洋奶粉的價格可能會出現下調,國內代購奶粉的現象可能會減少。
難撼洋奶粉高價
對于上述“洋奶粉的價格可能會出現下調”的分析,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了不同看法。
王丁棉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我們市場的嬰幼兒奶粉有多種渠道,稅率有所不同,既有最惠國稅率,也有零關稅,比如我們與新西蘭簽訂協議,零關稅的奶粉12萬噸左右。”
“但是,我觀察了七八年,每次關稅稅率的下調,我國市場上嬰幼兒奶粉的市場終端價格并沒有下調。”王丁棉分析說,首先在整個產品的價格中,關稅所占比例不多,對成本構成很少,所有每罐900克裝的洋品牌奶粉,成本都是85元左右,關稅影響不了整個價格。奶粉價格增加的環節主要在流通環節,從總經銷到分銷商再到代理商,層層都加價。“這種銷售方式不打破,價格難以改變。另外,很多品牌的奶粉最終價格設計都是以利潤來定價,降價沒有慣例,價格不提就是好事了。”
在王丁棉看來,進口奶粉價格降低的辦法只有采取直銷模式,砍斷流通渠道的利潤,比如采用網店或者平臺營銷的模式。
有新西蘭奶粉商也說,一桶進口奶粉從原產國到中國的終端市場,中間會涉及250余項費用,其中包括入關檢測費、入關申報費、跨國物流費、保險費、進入中國之后的各項檢測費、關稅、增值稅、碼頭搬運費、倉庫使用費、國內運輸費、分裝費等。
其實,從2013年1月1日起,我國已經調整了780多種進口商品稅率,特殊配方進口嬰幼兒奶粉關稅從20%降至5%。但根據此前多家媒體的報道,關稅下調并未撼動進口奶粉的高價,甚至有個別品牌進口奶粉還在醞釀漲價。
農產品穩定政策不變
《方案》明確,對小麥等8類47個稅目的商品繼續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稅目稅率維持不變,小麥的普通稅率為130%-180%,最惠國稅率為65%,關稅配額稅率為1%。
2012年,我國進口玉米521萬噸,增幅197%;進口小麥368.86萬噸,增長195.37%;進口大米232萬噸,增長305%。農產品大量進口,引發國內對糧食安全的擔憂。
稅收作為調節工具,將在保護國內糧食產業和農民利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不過,2014年繼續實行配額管理,意味著小麥等農產品的保護政策不變。
卓創資訊農產品分析師孫光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我國對糧食的進口實行配額制,有配額關稅稅率是1%,沒有的則是100%。“去年3種主糧的總進口量占當年國內糧食總量的1.9%,目前糧食類的進口量仍沒有到達配額數量,即使到了配額量,占國內總產量的百分比也較小。”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糧食安全定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要求“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相關專家表示,目前對小麥等農產品的關稅保護很有必要,如果完全放開農產品關稅,對我國農業的沖擊將很大。
此外,《方案》還提到,對尿素、復合肥、磷酸氫二銨三種化肥的配額稅率執行1%的稅率。據了解,調整后2014年版稅則稅目共計8277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