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12-20 10:33:49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18日在美聯儲2013年度最后一次發布會上指出,提高勞動技能是當前美國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伯南克同時認為,解決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提升美國勞動參與率的問題迫在眉睫。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18日在美聯儲2013年度最后一次發布會上指出,提高勞動技能是當前美國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伯南克同時認為,解決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提升美國勞動參與率的問題迫在眉睫,而如果此問題未能得以解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要么失業”、“要么就業不足”、“要么僅能獲得低薪”。
勞動參與率依舊低下
11月美國失業率下跌至7.0%,盡管失業率降至低點,但勞動參與率只部分收復了10月的巨大跌幅,現在63.0%的勞動參與率仍比9月的水平低0.2%。連續令人失望的勞動力供應促使了美聯儲內部的一些反思。此前,美聯儲一直認為,一旦新增就業崗位開始加速,勞動參與率將會反彈。而事實上,在過去兩年里,美國勞動力市場已經創造了接近450萬個工作崗位,但勞動參與率仍持續下跌。據美國《商業周刊》12日的消息,截至11月,美國約有410萬長期失業人口,這個數字約為其勞動力人口的3%。雖然較2010年,該數據已下降4個百分點,但長期失業人數之龐大,依舊是美國未曾面對過的問題。
美國城市研究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大部分長期失業者都擁有良好的勞動能力。這些失業人口中近一半擁有大學本科學歷,五分之一的人曾工作在專業領域或管理崗位上。然而,隨時間的流逝,他們找到新工作的機會日漸渺茫。這些勞動力人口的損失,無疑是在損害國家的經濟生產力。對上述問題,伯南克認為,“培訓我們的勞動力,是教育部門需要肩負的工作”,美聯儲會在經濟“接近于充分就業”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勞動參與率下降的問題。
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迫在眉睫
業內機構同時指出,當前美國就業市場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在技術與能力方面無法滿足雇主的需求。雖然在過去的四年,隨美國經濟的逐漸復蘇,美國空缺職位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但同時仍有大量民眾無法物色到合適的工作。
所謂結構性失業,主要是由于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現有勞動力的知識、技能、觀念、區域分布等不適應這種變化,與市場需求不匹配而引發的失業。因此,盡管美國有一支龐大的“失業大軍”,但“用工荒”問題依舊困擾著當下的美國企業。相關統計顯示,美國失業人口已達1330萬,近30%的失業者失業至少一年,180萬人已兩年多沒有工作。
原文鏈接:http://overseas.stcn.com/2013/1220/11018004.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