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5 01:23:39
在此背景下,行業中的一些龍頭企業對戰略發展進行了調整,特別是金風科技這樣的企業,通過逐步布局風電場開發運營及風電服務業務,在行業逆境中,市場占有率開始擴大,今年行業轉暖后,公司業務進一步回升。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近年來,風電行業遭遇了“寒流”,在此期間,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愈演愈烈。與此同時,國內一些大型風電制造公司通過轉型完成了產業布局,在今年中國風電行業開始轉暖的背景下,復蘇在望。龍頭風電企業是通過哪些戰略發展謀劃度過行業寒冬,成為業內關注的話題。
此外,2011~2012年間,風電場出現了嚴重的“并網難”和“棄風”的問題,引起了電網企業的重視。在此背景下,電網企業的態度成為焦點。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還是解決瓶頸性問題,即解決消納市場范圍受限等問題。
在被稱為“黃金五年”的2006年到2010年間,風電行業的發展速度讓外界驚訝。但是,近年來,風電行業在經歷了高利潤、高速度的野蠻生長階段后也進入寒冬期,洗牌隨之而來。
在此背景下,行業中的一些龍頭企業對戰略發展進行了調整,特別是金風科技這樣的企業,通過逐步布局風電場開發運營及風電服務業務,在行業逆境中,市場占有率開始擴大,今年行業轉暖后,公司業務進一步回升。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分析師任浩寧和一些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用“發展穩健”來形容金風科技。
布局風電服務等業務 /
在風電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金風科技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按照金風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武鋼的說法,這一階段,金風科技開始由 “風電設備整機制造商”向“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具備生產全球領先的整體風機的能力,還要具備風電前、中、后期的整體服務能力。”
為此,金風科技專門成立了從事風電服務業務的子公司——北京天源科創風電技術有限公司,也是在這一階段,金風科技在風電場開發運營及風電服務兩大業務逐步展開布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風電上升期,越來越多的“淘金者”涌入風機制造業,這些“淘金者”在分享行業上升期帶來的豐厚利潤時,所遇到的問題也在逐步增加,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風電設備價格的下滑。
數據顯示,2008年后,我國風機整機價格呈現出下降趨勢,2008年為6500元/千瓦,2009年為5400元/千瓦,2010年下半年已跌落到3500元/千瓦以下。
當時,已有業內專家預言,價格競爭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堅持下去,質量有保證的風機企業將勝出。此外,行業那另一家龍頭企業——華銳風電曾是業內驚嘆的傳奇企業。2006年華銳風電創立,此后僅用兩年時間便成為國內風電整機制造領域的冠軍。2011年1月13日,華銳風電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每股發行價為90元,當時公司的市值飆升至千億。2006至2010年的五年間,被稱為我國風電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在2009年前,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已經連續6年超過100%,這一數字在2010年達到歷史最高值。
逆境中市場占有率擴大/
2011年,政策以及市場的變化,讓風光了5年的風電行業驟然減速。這一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首度出現負增長,風電制造行業驟然進入寒冬,“活下去”幾乎成了所有風電企業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
在此期間,金風科技和華銳風電都遭受了嚴重沖擊。2011年,華銳風電營收只有104.36億元,下降近一半,凈利潤僅為7.76億元,同比下降72.84%。同期,金風科技的營收下降近三成,跌至128億元,凈利潤僅為6.06億元,同比下降73.5%。
寒冬來臨之后,華銳風電啟動了向海外和海上風電進軍的 “兩海”戰略,在公司財報中,“全力”進軍海外市場被多次提及。在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華銳風電還加大了設立子公司的力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華銳風電幾十家分布于各個風電基地及海外市場的子公司被設立。
此外,從華銳風電這段時期的財務數據來看,公司海外市場的表現成為一個亮點。華銳風電2013年中報顯示,公司海外市場營收增幅為108%。
在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看來,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的海外發展方式最能體現兩家企業各自的戰略特點。
與華銳風電類似,金風科技亦在2011年開始了被稱為“第三次創業”的國際化戰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金風科技官方獲悉的信息顯示,金風國際化戰略的目標之一便是利用五年時間,把公司打造成國際化的企業,這方面的收入要達到公司總收入的30%。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時期,金風科技在第二創業階段布局的風電開發運營業務及風電服務業務也開始發力,成為公司的利潤支撐點。
2012年末,風電制造商經營狀況繼續惡化。不過金風科技在行業逆境中,市場占有率開始擴大,據中國風能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金風科技市場份額為19.5%,連續兩年奪得行業第一。
企業從拼價格轉為比質量/
2013年,行業“回暖”的字眼出現在了業界龍頭企業的財報中。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分析師任浩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金風科技之所以能夠在風電寒冬之后率先突圍,源自于公司發展策略一直比較穩健,包括在海內外市場布局、業務的多元化調整以及產品線擴展等方面,“戰略方面沒有出現過大的失誤。”
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對于金風科技的多元化和國際化戰略作了重點點評,他表示,“金風科技是由風電場開發商進入整機制造領域的,對用戶的需求有深刻認識,堅持產品質量第一為用戶創造價值的理念,實踐中多元化發展,不單純搞制造,同時投資開發風電場、拓展運行維護業務。”
“我們一直倡導風電是一個長跑項目,在風機長達20~25年的使用壽命里,我們強調為用戶提供一個長期價值。因此我們特別強調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決不因為市場好而忽視安全和品質。”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習慣將風電行業的發展比作長跑,在他看來,“風電是一個只有40年歷史的年輕行業,也是一個高風險行業,行業與企業的發展是項長跑運動,靠的是耐力與實力。”
風電寒冬所帶來的整個行業針對于價格戰的反思,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中被業內專家多次提及。
平安證券能源金融部執行總經理王海生曾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兩年風電行業的洗牌,一方面導致行業基本面的下滑,產業集中度相比之前提高,另一方面則是使行業也逐漸意識到,風電產品光便宜不行。“這就給整個市場起到了一個定調的作用,大家不再唯價格論了。”
金風科技董秘辦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目前行業的整合仍在持續,市場競爭依然激烈,但是目前的情況而言,投資商對價格與質量關系的認識更加理性,綜合看待投資收益,不像前幾年更多地關注價格本身。對于整機制造商而言,從拼價格轉為比質量,同時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精益化管理。
國網能源研究院白建華:特高壓是解決風電消納最有效通道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目前,由于消納問題、并網標準配套未跟上等原因,棄風限電現象仍然較為突出。那么,風電并網難在哪里?棄風率該如何降低?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時,對此進行了回應。
他指出,我國風電大規模并網消納問題的解決之道可歸結為,“三北”開發(即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開發風電)、“三華”消納(華北、華中、華東地區電力市場消費接納風電)、以特高壓跨區輸電和“三華”特高壓電網建設為重點的堅強智能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在 “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提出了名為“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是關鍵。
電網擴展需整體規劃/
NBD:有觀點稱,并網是風電發展所遇到的一大阻礙,您怎么看?
白建華:風電接入電網其實很簡單,但是“接入”不是“并網”。在風電廠附近建變電站很簡單,我們也愿意接入。但電網也要根據測算結果來進行接入,如果過多過快,而消納市場沒提前考慮好,即使接入了也不能運行,會出現較大的棄風狀況。
并網不是簡單接入,要放在大電網發展的環境下,系統思考。電網的發展需要在整體規劃指導下進行,由能源主管部門逐個核準相關重大輸電工程,再由電網公司加以建設。國家電網也愿意適時加快電網建設,適應風電的快速發展。
電力作為基礎產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國家電網做規劃時肯定要綜合考慮,不可能只考慮風電的發展,電網擴展需要符合國家能源安全、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決環境及清潔能源接入問題。如果這些都協調好了,風電接入就沒問題。
NBD:國家電網未來會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風電并網問題?
白建華:措施很多,但關鍵要繼續推動和加強大區之間的電網聯系和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電網與發電企業協調發展,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和與之相適應的全國聯網能力。
從局部看,目前“三北”地區的風電裝機的比重已達20%,受市場規模小、調峰資源有限、跨區輸電能力不足等制約,當地沒有足夠的風電消納空間;從全國看,目前風電裝機比重只有6%,2020年將達到10%左右,中東部電力市場需求大、調峰資源相對豐富、風電消納能力強。
國家電網將繼續按照 “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發展思路,加快特高壓跨區輸電通道和抽水蓄能電源建設,擴大風電消納市場、靈活調節電源比重,確保實現我國風電發展目標和風電高效利用。
風電消納可挖掘潛力多/
NBD:風電消納目前還有沒有挖掘的潛力?
白建華:在電網投資建設上,特別是在跨省跨區的大容量遠距離輸電通道短期內難以大規模上馬的情況下,風電消納可供挖掘的潛力還很大,包括加大利用風電清潔供暖、增加現有輸電通道的靈活調節以及充分協調利用各省份的電源靈活調節能力等措施。
不過,特高壓是解決風電和太陽能消納最便捷的通道,不光可以解決存量風電消納,還可以解決增量。
對于解決存量風電以及增量風電的高效消納,最根本的還是要加快跨區電網建設,通過構建全國電力市場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和調度靈活調節電源,這是解決我國風電消納問題的核心舉措。
NBD:從您上述的表述可看出,加快跨區電網發展確能減少“棄風”,能不能進一步解釋?
白建華:目前風電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大區之間的電網聯系還較薄弱,還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和與之相適應的全國聯網能力。
“三北”地區大型風電基地的目標消納市場應該定位在“三華”電網,即建立華北、華東、華中高效電網配置平臺來促進風電發展。
對于亟須外送風電的 “三北”地區,需加快核準特高壓外送輸電通道。如酒泉至湖南特高壓直流、呼盟至山東特高壓直流、張北至南昌特高壓交流等工程。這些工程建成后,將極大促進“三北”地區風電基地的開發和外送消納。
原則上風電優先調度/
NBD:風電與火電、水電等在并網時是否會發生矛盾?如果有,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取舍?
白建華:我們的風電和火電上網電價是一樣的,風電高出的部分是由清潔能源發展基金彌補差價,所以對電網企業來說,收風電和收火電沒有區別。電網企業是執行“三公”調度,風電接入后,原則上要風電優先調度。
目前跨區輸電容量不足,風電市場小,水電、火電、風電在并網時發生矛盾的情況的確一定程度存在,即上網風電多了以后,可能會影響電網企業對火電、水電等的接受。
電網企業在調度上只是執行者,并不是決策者。在可能的限度內,電網企業會盡量讓清潔能源多發,但這也需要與發電企業一起來想辦法。
NBD:針對降低棄風率的問題,從國家電網的角度來看,難點在哪里?
白建華:應該還是解決瓶頸性問題,即一是解決消納市場范圍受限問題;二是風電發展和光伏發展引起的系統靈活調節電源需求增加如何滿足的問題;三是整個電力系統市場機制和價格機制進一步完善,因為在風電和光電上網多起來后,在市場價格機制的安排上肯定需要發生變化。
NBD: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此前提到,要實現風電優先上網全額收購,爭取兩到三年的時間,基本解決“棄風”問題。您怎么看?
白建華:解決“棄風”限電問題的關鍵還是在立足系統性解決問題的大思路上,“三北”外送通道要跟上,同時“三北”內部也要盡量多消納,多條腿走路,如果這些都鋪開,所有的電網配套都做好,對現有“棄風”問題的解決,兩三年后肯定大見成效。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要看各種瓶頸問題能否被破解。
在 “十二五”后幾年、“十三五”期間全國性堅強智能電網逐步建成后,不合理的棄風限電問題就會得到根本性解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