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2014十大猜想:房價上漲"一成"不變 存準率下調100基點

中國證券報 2014-01-02 09:36:34

展望2014年,在全社會融資成本很難顯著下行的背景下,資金面偏緊的格局將持續,再加上IPO發行所帶來的天量供應壓力,不排除滬指階段性擊穿1849點中期底的可能。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上證綜指下破1849點

經濟窄幅波動、改革進程不斷推進,成為主流機構集體看多股市并大舉調高預測區間的主要原因;不過2013年年底突襲的類“錢荒”卻再次令市場感受到了嚴峻的下行壓力。展望2014年,在全社會融資成本很難顯著下行的背景下,資金面偏緊的格局將持續,再加上IPO發行所帶來的天量供應壓力,不排除滬指階段性擊穿1849點中期底的可能。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2014年經濟運行將波瀾不驚,全年大概率會在7.5%附近徘徊,經濟波動的幅度將大幅收窄。在政策著力促轉型調結構的背景下,未來市場關注的重心更多會集中于增長質量上,其對市場的整體影響將階段性下降。

應該說,2014年對市場走勢影響最大的因素莫過于流動性?;仡?013年全年,盡管央行一直秉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但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擴容,也就是說至少在2013年上半年央行事實上執行的是偏寬松的貨幣基調,尤其是上半年流動性一直維持偏寬松的局面。而進入2014年,在地方平臺融資以及房地產融資需求依然旺盛的背景下,全社會的資金成本仍將穩步提升,資金面大概率仍會延續偏緊的格局;再加上中央著力調結構,預計2014年的社會融資規模以及信貸增長都將小于2013年,即央行可能實施事實上偏緊的貨幣政策。因此,2014年A股將持續遭受“錢緊”的困擾。

除此之外,股市自身的供給情況也會發生巨變。2014年1月存量新股發行就將正式啟動,按照目前管理層的表態,2014年有可能會將存量的700家擬上市公司全部安排上市,屆時巨量的股票供給將對市場帶來持續的沖擊。一方面,新股擴容會影響整體市場的交投情緒,同時會分流部分存量資金參與“打新”;另一方面,新股擴容產生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破壞現有成長股的稀缺邏輯,未來創業板及中小板的供給將顯著增加。也正是基于此,主流券商機構普遍認為2014年創業板指數將下試1000點的支撐。

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觀察股市運行趨勢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看回購利率何時走下“神壇”,資金利率的階段下行將帶來股市的階段彈升,預計2014年A股的機會將更多源于“打游擊”,即博弈超跌之后的反彈收益。目前,主流機構給出的2014年運行區間主要集中于2100-2600點。在經濟無起色的背景下,A股不具備趨勢性走強的機會,因而券商機構給出的運行區間上限值也相對保守。

房價上漲“一成”不變

不管你買或不買,買房的糾結就繞在那里;不管你懂或不懂,排隊搶房的人就等在那里;不管你明不明白,高企的房價就掛在那里……由于現存商品房供應量與市場需求嚴重不對等,隨著戶籍制度改革與城鎮化邁開大步,不管你信或不信,2014年房價上行依然大概率擺在那里。2014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依舊空前,預計全年商品房均價有望繼續上浮10%,而三、四線城市則由于人口凈流出,市場預期回歸理性,房價或掉頭小幅回落。

有最新數據為證,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2013年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連續第三個月同比漲幅超過20%,其中,北京為21.1%,上海為21.9%,廣州為20.9%,深圳為21.0%。

相比往年,2013年房地產市場結構化特征體現也愈加明顯,一線城市表現更好。從價格數據看,截至11月一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22.77%,遠高于百城10.99%表現;從成交量看,一線城市繼續維持2012年較高銷售增速,前11月銷售額累計增速為32.68%,略高于全國其他城市30.47%。

按照產業發展規律,結構性特征的出現通常意味著后市產生分化。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僅僅還只有52%,但如果只計算有城市戶籍的居民,可能嚴格意義上的城鎮化率還不到40%,未來需要進入城市生活的人口高達3億-4億。與三、四線城市相比,一、二線城市在公共建設、生活配套、醫療教育、服務消費等領域具有許多不可比擬的天然優勢,土地溢價空間本就豐厚,是新增城鎮人口落戶的首選;另一方面,受異地升學、就業等因素影響,每年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從三、四線城市涌向北上廣深,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也加劇了一、二線城市土地緊張局面,戶籍制度改革已經啟動,2014年持續深化落實毫無懸念,降低戶籍門檻后的一、二線城市無疑更是此類人群眼中的“香餑餑”,土地資源的稀缺性越發凸顯。

此外,站在三、四線城市的角度,從人口流出與流入的替換更迭看,雖然不斷有年輕人口流向一、二線城市,但新補充進來的農村人口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上述購房需求的流失,令房價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明顯滑坡。2014年,影響這類城市房價走勢的關鍵還是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由于中央層面已經就GDP增速放緩達成預期共識,部分三、四線城市出現房價回調的可能性也因此被放大。同樣,由于2014年GDP增速下調至7%,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房地產行業也必須承擔經濟減速的風險,從而使得20%的瘋狂增速無以為繼,漲幅收窄。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證綜指下破1849點 經濟窄幅波動、改革進程不斷推進,成為主流機構集體看多股市并大舉調高預測區間的主要原因;不過2013年年底突襲的類“錢荒”卻再次令市場感受到了嚴峻的下行壓力。展望2014年,在全社會融資成本很難顯著下行的背景下,資金面偏緊的格局將持續,再加上IPO發行所帶來的天量供應壓力,不排除滬指階段性擊穿1849點中期底的可能。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2014年經濟運行將波瀾不驚,全年大概率會在7.5%附近徘徊,經濟波動的幅度將大幅收窄。在政策著力促轉型調結構的背景下,未來市場關注的重心更多會集中于增長質量上,其對市場的整體影響將階段性下降。 應該說,2014年對市場走勢影響最大的因素莫過于流動性。回顧2013年全年,盡管央行一直秉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但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擴容,也就是說至少在2013年上半年央行事實上執行的是偏寬松的貨幣基調,尤其是上半年流動性一直維持偏寬松的局面。而進入2014年,在地方平臺融資以及房地產融資需求依然旺盛的背景下,全社會的資金成本仍將穩步提升,資金面大概率仍會延續偏緊的格局;再加上中央著力調結構,預計2014年的社會融資規模以及信貸增長都將小于2013年,即央行可能實施事實上偏緊的貨幣政策。因此,2014年A股將持續遭受“錢緊”的困擾。 除此之外,股市自身的供給情況也會發生巨變。2014年1月存量新股發行就將正式啟動,按照目前管理層的表態,2014年有可能會將存量的700家擬上市公司全部安排上市,屆時巨量的股票供給將對市場帶來持續的沖擊。一方面,新股擴容會影響整體市場的交投情緒,同時會分流部分存量資金參與“打新”;另一方面,新股擴容產生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破壞現有成長股的稀缺邏輯,未來創業板及中小板的供給將顯著增加。也正是基于此,主流券商機構普遍認為2014年創業板指數將下試1000點的支撐。 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觀察股市運行趨勢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看回購利率何時走下“神壇”,資金利率的階段下行將帶來股市的階段彈升,預計2014年A股的機會將更多源于“打游擊”,即博弈超跌之后的反彈收益。目前,主流機構給出的2014年運行區間主要集中于2100-2600點。在經濟無起色的背景下,A股不具備趨勢性走強的機會,因而券商機構給出的運行區間上限值也相對保守。 房價上漲“一成”不變 不管你買或不買,買房的糾結就繞在那里;不管你懂或不懂,排隊搶房的人就等在那里;不管你明不明白,高企的房價就掛在那里……由于現存商品房供應量與市場需求嚴重不對等,隨著戶籍制度改革與城鎮化邁開大步,不管你信或不信,2014年房價上行依然大概率擺在那里。2014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依舊空前,預計全年商品房均價有望繼續上浮10%,而三、四線城市則由于人口凈流出,市場預期回歸理性,房價或掉頭小幅回落。 有最新數據為證,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2013年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連續第三個月同比漲幅超過20%,其中,北京為21.1%,上海為21.9%,廣州為20.9%,深圳為21.0%。 相比往年,2013年房地產市場結構化特征體現也愈加明顯,一線城市表現更好。從價格數據看,截至11月一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22.77%,遠高于百城10.99%表現;從成交量看,一線城市繼續維持2012年較高銷售增速,前11月銷售額累計增速為32.68%,略高于全國其他城市30.47%。 按照產業發展規律,結構性特征的出現通常意味著后市產生分化。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僅僅還只有52%,但如果只計算有城市戶籍的居民,可能嚴格意義上的城鎮化率還不到40%,未來需要進入城市生活的人口高達3億-4億。與三、四線城市相比,一、二線城市在公共建設、生活配套、醫療教育、服務消費等領域具有許多不可比擬的天然優勢,土地溢價空間本就豐厚,是新增城鎮人口落戶的首選;另一方面,受異地升學、就業等因素影響,每年有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從三、四線城市涌向北上廣深,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也加劇了一、二線城市土地緊張局面,戶籍制度改革已經啟動,2014年持續深化落實毫無懸念,降低戶籍門檻后的一、二線城市無疑更是此類人群眼中的“香餑餑”,土地資源的稀缺性越發凸顯。 此外,站在三、四線城市的角度,從人口流出與流入的替換更迭看,雖然不斷有年輕人口流向一、二線城市,但新補充進來的農村人口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上述購房需求的流失,令房價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明顯滑坡。2014年,影響這類城市房價走勢的關鍵還是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由于中央層面已經就GDP增速放緩達成預期共識,部分三、四線城市出現房價回調的可能性也因此被放大。同樣,由于2014年GDP增速下調至7%,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房地產行業也必須承擔經濟減速的風險,從而使得20%的瘋狂增速無以為繼,漲幅收窄。 新三板出現第一只轉板股 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中的重要一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包括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部分。目前,我國的新三板已經建立,但是與場內市場之間的“綠色通道”尚未打通。在2013年12月14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建立轉板機制,或促使2014年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轉板股。 《決定》是證監會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戰略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稕Q定》不僅將新三板的范圍擴容至全國,突破了此前的諸多限制,強化了融資功能,更受關注的是,明確提出建立轉板機制。 按照《決定》的要求,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掛牌公司只要符合《證券法》規定的股票上市條件,在股本總額、股權分散程度、公司規范經營、財務報告真實性等方面達到相應的要求,就可以直接轉板至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區域性股權轉讓市場(即四板市場)上非公開轉讓的公司也可以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份。分析人士認為,《決定》使交易所市場、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和區域性股權轉讓市場之間形成上下貫通、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2014年新三板有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板。 目前,已有東土科技、博暉創新、久其軟件等7家原新三板公司登陸創業板或中小板。但這些公司采取的都是先終止掛牌再IPO的方式,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轉板。而《決定》的出臺為直接轉板鋪平了道路,2014年或許將有望真正實現轉板。同時,由于新三板掛牌的行政許可程序相對簡化,借道新三板或將成為許多公司上市的途徑。在披露2013年中報的新三板公司當中,中科軟、合縱科技、原子高科等9家公司已滿足創業板關于盈利能力和規模的要求。 存準率下調100個基點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的背景下,預計2014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穩健基調下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但考慮到經濟通脹形勢變化以及美聯儲逐步退出量化寬松的影響,調控力度將會適時微調。預計2014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將下調2次左右、每次50個基點;加、降息的概率較小,但存款利率上浮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 首先,2014年,伴隨海外經濟復蘇,我國出口形勢或超預期,加上收入結構改善和基數因素使消費增速有望保持穩步上升,經濟增長至少得到兩駕馬車保障,這給管理層提供了繼續調結構、去產能的條件。同時,2014年物價漲幅總體可控,但受勞動力、服務、租金價格等因素存在上行動力的影響,通脹壓力有增大趨勢。因此,貨幣政策延續中性偏緊仍是大勢所趨。 其次,2013年貨幣債券市場流動性持續趨緊,資金價格、債券收益率持續上漲。由于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加杠桿尚未結束,中短期內資金利率中樞仍有上行壓力,一旦流動性緊張從貨幣債券市場層面傳染到實體經濟層面,社會經濟受損將在所難免。因此,貨幣政策不宜一味趨緊,將會根據資金利率上行程度以及實體經濟所受的沖擊程度適時微調。 第三,隨著美聯儲宣布縮減QE規模,國際資本流動給我國外匯占款帶來的沖擊不得不妨。雖然短期內較高的境內外利差仍有望繼續吸引資金流入,但中長期而言,資金價格高企帶來的實體經濟下行風險,又會導致國際資本重新流出,從而造成我國外匯占款和流動性的大幅波動。 綜合來看,經濟下行風險上升和國際資本流出壓力增大,或從2014年年中開始集中體現。屆時,我國貨幣政策的首選工具仍將是公開市場逆回購以及SLO、SLF等短期限品種,但歷史上央行主要以央票和存準率對沖外匯占款變動,而2014年央票到期量僅1240億元,若出現外匯占款持續下降,則降準仍將是必選工具。參考央行曾于2011年末至2012年上半年三次降準以及當時的流動性和外匯占款環境,預計2014年將降準2次左右,每次50基點,時間可能在下半年。此外,考慮到通脹水平有望保持溫和穩定,且貸款利率已經基本完成市場化,預計2014年升、降息的概率都較小,但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有望進一步放大。 美元指數或突破100 因預期未來美國經濟復蘇有望持續,美聯儲在2014年逐步退出QE的可能很大,美元指數在利率回升推動下也將逐步走強,或重返100點之上。 2013年,因美聯儲對是否縮減QE一直猶豫不決,加之美國政府停擺及債務上限輪番沖擊,美元表現起伏不定。但隨著美聯儲縮減QE已擺在臺面之上,經濟復蘇力道將加大,且債務僵局也有緩和跡象,2014年或將成為美元重現雄風的一年。 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措施(QE)被視為壓制美元的一個因素。不過,美聯儲在2013年12月最后一次議息會議上做出了收緊QE的決定,QE收緊之門已經緩緩打開:從2014年1月開始每月MBS購買縮減100億至350億,國債購買規模則維持不變。此次會議上,即將于2014年1月卸任的“QE之父”—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表達了三個暗示未來QE收緊和貨幣政策變化的要點:首先,6.5%的失業率不是加息的門檻,通脹回升至2%或稱為加息的參考;其次,未來幾月可能不削減QE,也不是每次議息會議都會削減QE,每次削減速度大約在100億美元的規模,但特定月份也可能更大,并于2014年全部退出QE;最后,“一些環境下”考慮重新購債??傮w預計,2014年前兩季度美聯儲將邊看邊行事,根據QE逐步收緊之后經濟的表現調整QE收緊的步伐,在上半年確認經濟進入正常增長軌道之后,下半年美聯儲將加快收緊的步伐。 另據路透社近期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聯儲將會在2014年3月份開始縮減購債規模,而美國經濟發展速度將在2014年加速。受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不管是從就業數據還是從消費者支出、房屋數據來看,美國經濟正在向一個可持續的強勁增長靠攏。而與美聯儲將削減刺激措施相比,其他主要央行,如歐洲央行(ECB)、日本央行(BOJ)和英國央行(BOE)等都將繼續加大馬力“印鈔”,以進一步提振經濟,這也對美元構成利好。 不少國際機構預計,因全球各主要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分化,日本央行、澳洲聯儲(RBA)和歐洲央行均可能在2014年推行進一步的寬松政策。而歐央行因擔憂通縮風險,沒有太大的政策空間,最終可能再次比照其他央行采取行動。其中瑞士信貸預計澳元和日元將在2014年大幅貶值,而歐元可能也將回撤,美元上漲動能進一步增強。 期貨品種超過50個 回顧2013年,焦煤、動力煤、石油瀝青、鐵礦石等8個期貨新品種相繼上市,國債期貨時隔18年重回資本市場,6個期貨品種推出“夜盤”交易,仿真期權交易密集開展,期貨公司涌現并購增資熱,期市全年成交量、成交額雙創歷史新高,這一系列新品種、新業務、新步伐的推出將引領2014年期貨市場的新氣象。 2014年,在監管層的推動下,期貨市場仍將延續新品上市熱潮,期貨品種總數有望從2013年的40個升至50個以上,進一步豐富國內期貨市場品種體系。 農產品期貨方面,鑒于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晚秈稻所有審批程序都已經完成,晚秈稻期貨可能是2014年最先登場的期貨新品種;生豬期貨方面,證監會表示將在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時尋機批準上市;2013年3月證監會官員確認正在研究土豆期貨;大商所也表示在研究肉雞期貨。金屬期貨方面,目前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在全力沖刺鐵合金期貨的兩個品種,將有望在2014年年初通過證監會等監管部門的審核;上海期貨交易所已經展開對熱軋板卷期貨的研究和合約制定工作,熱軋板卷期貨有望于2014年一季度上線交易。能源期貨方面,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第一個交易品種原油期貨,有望于2014年三四月份正式推出交易。 此外,商品指數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也在推進中。據悉,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在穩步推進鐵礦石指數期貨的研究。此外,中金所擬推出除滬深300股指期貨期權、鄭商所擬推出白糖期貨期權、大商所擬推出豆粕期貨期權、上期所擬推出銅期貨期權和黃金期貨期權,四家期貨交易所已經全部開展期權仿真交易。期權有望在2014年上市,這無疑將成為金融衍生品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行業創新也同樣值得期待。據悉,以原油期貨為突破口,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基本思路和總體規劃正在積極穩妥推進,擴大期貨保稅交割試點、加快境外期貨經紀業務試點步伐、擬定外資參股期貨公司相關政策規定、引入境外投資者等一系列措施正在逐步實施??梢灶A見,品種及業務類型的多元化將推動期貨行業與其他金融行業在更多方面尋求更為深入的合作,并在不斷的融合中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實現期貨行業的升華。 債券違約首單落地 從2011年“云投事件”在城投債市場掀起軒然大波,到現如今投資者對集合票據發行人同捷科技償債危機“充耳不聞”,近年來,債券信用風險事件爆發頻次不斷上升,其對市場的“影響力”卻不如從前。 對于這一現象,一種解釋是,隨著風險事件的多發,市場對于違約已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心態趨于成熟。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有海龍、賽維、新中基等“兜底”先例,市場越發認為“零違約”現狀難改,類似事件仍會“有驚無險”。事實上,自“云投事件”開始,業內年復一年地預言債券違約元年將至,但至今“違約”一事仍然停留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伊人來”的狀態。 不過,2013年信用債降級潮涌、集合債頻現違約代償,顯示債市打破“零違約”僅差“臨門一腳”。2014年,債券市場或將為首單違約的落地創造“條件”。 2014年企業信用類債券將迎來一個還本付息的高峰。2009年是中國信用債市場的第一個擴容高峰,并且當年發行的5年期債券較多,導致2014年將成為第一個長期債券償債高峰。同時伴隨信用債存量的增加,2014年付息規模也將創歷史新高。 而與此同時,2014年經濟增速或將小幅放緩,宏觀經濟環境限制企業盈利改善,內生性現金流入有限,使得債券本息兌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再融資解決,債券發行人整體再融資壓力將進一步提升。此外,預計2014年貨幣政策預計將保持中性偏緊格局,利率中樞仍舊易上難下,在債券收益率經歷大幅上行后,企業“借新還舊”的成本將明顯上升。 進一步看,2014年到期低評級債券發行人多出于城投或低評級行業,基本面情況不佳,債券如果不能及時滾動,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總體看,信用債發行人2014年內外部現金流壓力都會增大,信用風險不容小覷。 應該說,債券市場無違約不成熟。盡管債券違約可能在短期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但從長遠來講,對建立市場化的定價估值體系、完善市場風險分散分擔機制和充實評級違約率數據庫均有積極意義,有利于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新股融資突破3000億元 在資金利率繼續高企、宏觀經濟低位運行的預期下,市場制度方面的變革有可能成為左右A股2014年運行的最大變量,其中,新股發行重啟的影響無疑最為顯著。結合申請發行公司的數量以及對過往融資數據進行統計,預計2014年新股融資規模有可能超過3000億元,將給整體市場特別是小盤股帶來一定負面壓力。 中國證監會于2013年11月30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標志新股發行重啟拉開序幕。由于直接作用于供需層面,新股發行重啟對股市的重要影響不言而喻。首先,新股發行重啟會導致市場籌碼供給的增加,從存量資金博弈的角度看,會分流當前市場資金。其次,新股發行重啟會改變當前A股市值分布結構。統計顯示,目前A股市場中,金融、能源等傳統行業市值占比接近75%,新興成長行業市值占比僅有25%左右,相對于成熟市場,A股新興成長股占比明顯偏低。在新股發行重啟后,新興產業股票預計將獲得資源傾斜,有利于改善A股市場當前并不合理市值結構。最后,由于同質性較強,上市新股的增多也將下壓小盤股的稀缺性溢價。 不難發現,新股發行重啟將顯著影響2014年股市,而具體影響程度則應該視融資規模、節奏而定。統計顯示,目前排隊申請發行的企業約為760家。一方面,結合歷史數據,預計中小板、創業板和主板公司的個體平均融資規模分別為3.5億元、2.5億元和10億元。當然,這其中不包括中國核電、中鐵物資等“航母”型擬上市公司。將上述歷史數據與申請上市公司數量相結合,可以得出2014年初步的新股融資規模上限。 另一方面,在上述760家申請上市公司中,2014年不排除主動撤交發行資料以及審核未通過的公司,還有一些公司的IPO時間可能會遞延到2015年,這意味著融資規模的上限需要打一個折扣。 在結合上述兩方面因素后,預計2014年新股發行實際融資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但超過3500億元的可能性較小。 物價上漲3.5%-4% 2014年我國物價將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 首先,從供給端來看,要素價格將全面上漲。從勞動力價格來看,隨著城鎮化推進和勞動法趨嚴,越來越多農民工與城市職工享受同等社會保險福利待遇,非工資費用部分也將保持較快增長。上述變化無疑給勞動力價格帶來較大的上漲壓力。除勞動力、資本外的資源稀缺性將越來越顯著,特別是具有供給剛性特征的土地、水、環境等,這類資源價格面臨較大上升壓力。特別是土地資源,過去土地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城市內部,特別是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兩類,而城市內部的工業用地、城市外部的農用地并不值錢。未來,農用地、工業用地價格上漲將是大概率事件。拋開城鎮化背景下人多地少的供求長期矛盾不談,2014年政策方面也有可能出現催化。 其次,豬肉價格在2014年年中可能重回上升通道。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再次強調加快農村小康和糧食安全,要求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預計2014年玉米等農產品的價格可能迎來普漲,豬飼料價格可能受此帶動大幅上漲,不排除2014年豬肉價格出現2007年或2011年那樣的大漲,屆時可能明顯抬高2014年部分月份的CPI值。 再次,歐美國家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在美國、日本繼續復蘇勢頭的同時,歐元區經濟增速將會達到1.3%,扭轉上年停滯局面。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勢必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動力。這些數據顯示世界經濟趨向全面復蘇,推動大宗商品需求重新旺盛起來。此外,2013年,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跌落,這些商品價格的較大幅度跌落,為新一年內的價格反彈,提供了一定空間。大宗商品價格會出現震蕩上行趨勢,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顯現,帶動部分上游工業品價格上升。 在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預計2014年CPI漲幅在3.5%-4%左右,較2013年有所擴大。但國內經濟增速平穩、不動產價格過快上漲勢頭得到控制和翹尾因素回落,CPI漲幅過快,超過4%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在勞動力成本上升、油氣電等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等因素帶動下,當前我國通脹水平的“底部”可能已經抬高?!笆濉蹦酥粮L時期,除非出現經濟明顯下降導致短期的通縮風險之外,我國將長期面臨一定的通脹風險。 國際金價跌穿1000美元 2013年的黃金市場遭遇有史罕見的“滑鐵盧”,年內國際金價從最高1693美元/盎司跌至最低1179美元/盎司,全年跌幅達28%,打破了連續12年的上漲記錄。其中,4月12日、9月12日、10月11日、11月20日、11月26日,國際金價斷崖式下跌,一度觸發了交易所的熔斷保護機制。在此期間,“QE退出”削弱金融屬性的利空在搖擺不定中不斷消磨投資者的信心,國際大行則不時唱空落井下石,對沖基金多頭持倉大舉削減更使金價雪上加霜。 在“QE退出”的靴子終于落地之后,市場幾乎已經達成一致預期——2014年貴金屬依然是熊市,唯一有分歧的地方在于跌幅多大、底部在哪。回顧2013年國際金價表現,1200美元關口年內兩度遭遇空頭強攻擊穿,一次是6月28日,受伯南克表示最早2014年年中會結束購債利空影響,金價大跌,最低跌至1179美元;一次是12月19日,QE削減確定,金價最低跌至1195美元。但很快多頭便東山再起,使金價重新在1200美元一線企穩??梢?,1200美元支撐強勁,因這一位置為多數投行所預測的黃金成本區間的上沿,而以“中國大媽”、“印度大嬸”為代表的黃金多頭則主導了金價的反彈。 但2014年黃金價格重心繼續下移是大概率事件,1200美元關口徹底告破只是時間問題,繼續向下整數關口1000美元處或構筑2014年金價底部,且年內可能出現跌破1000美元的情況。 首先,美聯儲退出QE仍是2014年金價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從目前公布的較小的QE削減規模以及何時徹底終止QE未有明確時間表來看,QE縮減本身的影響力可能有限,但是其代表著美國將正式的進入貨幣收緊的周期。貴金屬作為信用貨幣超發的對沖工具,在貨幣緊縮的時代中價格運行規律必將是一個熊市過程。此外,未來美國經濟復蘇有望持續,美債收益率預計將持續走高,美元指數在利率回升推動下也將逐步走強,這將使得金銀價格在中長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其次,黃金“成本支撐說”將修正。金價之所以在1200美元關口具備較強支撐,主要在于“成本支撐說”,之前各大投行推出的黃金成本區間為1000-1200美元,但這一說法已經遭到很多分析人士的質疑,根據相關機構研究金礦開采成本有的低至900美元。一旦1200美元的關口果真告破,那么1000美元整數關口將成為下一輪多頭防守的陣地。 第三,黃金市場投資需求趨弱。貴金屬的需求分為有效需求和投資需求,ETFs、零售投資(金條、金幣)和央行儲備等投資需求對于金價波動起主導作用,但投資者對黃金的做多興趣逐步降低。從全球黃金、白銀ETF基金持倉上不難看出,貴金屬ETF已經出現了相當大規模的流出,尤其是代表黃金市場最大的ETF基金SPDR幾乎形成斷崖式出逃。同時,從目前CFTC持倉數據看,非商業多頭勢力不斷減弱,而總持倉卻沒有太多的下降,也說明了市場對于未來貴金屬價格的預期并不樂觀。(本報市場新聞部)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1/02/c_125944648.htm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