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1-06 09:09:20
階梯水價有了“全國時間表”——1月3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原則上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記者郭強)階梯水價有了“全國時間表”——1月3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原則上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全面實行階梯水價,在現實中還面臨用水觀念陳舊、技術瓶頸制約以及“借梯漲價”疑云等三個難題。
用水觀念陳舊,階梯水價節水效果并不樂觀
在水資源日益緊張、水浪費現象嚴重的情況下,實行階梯水價是一種必然趨勢。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城市供水作為一種基于水資源的公共服務,如果價格太低,人們就不懂得珍惜和節約。“當前我國水資源狀況已經十分緊張,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我國水資源的浪費情況卻十分嚴重。”
記者在中部某省會城市調查發現,當地很多居民節水意識較為淡薄,沒有間斷用水的習慣,在洗碗、洗澡的時候水龍頭也一直開著,水嘩啦啦白流現象隨處可見;同時,居民家中循環用水、節水型生活設施的普及率也非常低,水資源浪費問題十分嚴重。
當地一位市民說:“我們也知道要節約用水,但在現實中卻很少刻意去這么做,一個可能是還沒有真正體驗過缺水的生活,另一個就是覺得不方便,而且多用點也花不了多少錢。”
江西省南昌市是目前全國眾多推進梯度水價的城市之一,然而,實行前后對比,居民的用水狀況并沒有發生顯著的樂觀變化,南昌依舊面臨用水緊張的難題。業內人士指出,階梯水價在短時間內很難切實沖擊市民陳舊的用水觀念,并不“狠”的價格杠桿只能緩步促進全面節水意識的提高。
技術瓶頸凸顯,“一戶一表”推進緩慢
其實,階梯水價并非新鮮事物。記者調查發現,從1998年開始,我國就明確提出推進階梯水價,而且近年來全國很多城市也紛紛表示將推行階梯水價,但到目前為止,只有寧波、廣州等為數不多的城市真正實施了。究其原因,則在于階梯水價推進還存在一些困難。
傅濤說,居民階梯水價實現的前提是一家一個計價水表,也就是說每戶都要有一個抄字收費的表,行業里將其稱為“抄表到戶”,“抄表到戶了,才能實現階梯水價,不然就不能知道每家用多少水。但我國現在基本上還沒有真正實現100%抄表到戶的城市。”
南昌市節水辦副主任卓鴻飛也坦言,目前,各地推行階梯水價最大的障礙就是用水“一戶一表”改造還沒有全部到位,有些沒有改造過的水表,顯示的是一個單元十幾戶居民共同用水的總數量,要是把“大水表”也按階梯水價來收,每家每戶的水費都要因此上漲。
“如果全面推行階梯水價,就必須進行‘一戶一表’改造,但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讓供水公司承擔比較困難,而廣大居民肯定不愿意承擔這額外的費用。”卓鴻飛說。
同時,實行階梯水價也存在計量方面的障礙。業內人士介紹,在現有情況下,自來水公司可能是兩三個月才抄一次表,但如果實行階梯水價,就需要更加嚴格和準確的抄表和收費。
“現在大部分新建的小區,使用的都是預先繳費的IC卡水表,也就是說居民一次可以買一定量的水,這些水用多久可以自己掌握,價格是同一個價格。使用這種水表的小區難以使用階梯水價的計量方式,除非再花更多的錢,把各家的水表改成智能水表。”傅濤說。
“借梯漲價”存疑,節水不能僅靠漲價
業內人士認為,實行階梯水價制度,可以通過價格杠桿強化市民的節水意識。南昌市物價局副局長衷建紅說:“目前南昌市居民每月戶均用水量約15噸至20噸,用水浪費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如果對市民正常生活合理用水以外部分提高價格,相信能夠起到約束浪費水資源行為的作用。”
但專家和業內人士同時也指出,“階梯水價”固然是水價改革的有效手段,但絕不能變成“借梯漲價”,必須科學透明地制定階梯調價方案。此外,提高市民節水意識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以節約資源作為提價的理由,而且“擰緊”龍頭,促進居民節約用水,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漲價上。
“水價上調并不是醫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單單一個漲價并不能徹底解決節水難題。”江西省南昌市水務局總工程師唐明認為,節約水資源不能夠一味依靠價格上漲來實現,而是需要社會、企業和市民一起努力,通過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節水工程,提高節水能力;通過加強宣傳和管理,提升市民節水意識等多方面綜合措施來實現。
傅濤表示,通過實行階梯水價,居民可能會支付更多的水費,但這絕不能成為供水公司的“福利”。漲價部門的獲利分配需依據供水公司的成本和服務水平確定,并接受政府監管,其中更多的應作為水資源公共基金,由政府應用于水資源的保護、管網的更新、以及弱勢群體的補貼等方面。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1/04/c_118831392_3.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