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0 01:20:13
每經編輯 沙斐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沙斐 發自上海
克而瑞日前公布的 《2013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50》榜單顯示,綠地僅以125億元的差距,排在萬科之后,位列第二。其后的萬達、保利等企業銷售額為1200億~1300億元,暫時還威脅不到綠地和萬科。綠地因此被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監薛建雄稱作 “2014年最有可能影響萬科老大位置”的地產公司。
然而,綠地真會成為中國地產行業的新龍頭嗎?這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綠地在商業地產領域的開發前景,也與其在A股和H股搭建的融資平臺的融資能力有很大關系。
提前戰略布局帶來優勢
在克而瑞上述榜單發布之后,就有報道認為,綠地能夠追上萬科,甚至有超越之勢,根本在于商業地產對綠地業績的貢獻。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曾公開表示,2013年商業地產對集團房地產板塊的銷售貢獻突破60%。數據顯示,綠地集團2013年的土地儲備計劃為800億元左右,在建商業地產超2000萬平方米。
其中,最能代表綠地商業地產的無疑就是超高層地標性建筑。據統計,綠地現在已經建成17棟綠地中心超高層,目前全國300米以上的地標性建筑有50%是由綠地集團投資建造的;在世界十大高樓中,綠地集團旗下就有3個,未來每年還將有2~3棟綠地中心竣工。
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說,綠地的商業地產主要是兩條產品線,一是在城市核心位置開發的綠地中心,另外一部分就是在郊區開發的商務樓。這兩條產品線目前的銷售情況都不錯。和其他房企不同,綠地開發的商業地產,大部分出售,只有小部分選擇自持。
這樣的商業地產開發策略,讓綠地在面對商業地產可能存在的供應過量風險時,表現得游刃有余。
“綠地在商業地產運營方面,無論是銷售還是持有都已經有十幾年的經驗,有很多方法可以避開商業地產帶來的調整。”薛建雄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超高層的盈利模式,有一種是全部持有、長期經營,按照目前經營狀況,大概需要15~16年的回收期。但綠地的模式只持有最好的部分,其余全都賣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綠地在上海奉賢地區的寫字樓項目,價格為1.2萬元/平方米,一年的銷售量可達1000多套。相比之下,其他的一些地產開發商由于開發產品的單價和總價偏高,往往很難實現很好的收益率。
綠地之所以在商業地產領域具有優勢,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戰略調整領先于行業。宋延慶說,綠地很早就提出了“超高層戰略”、“智慧城鎮”、“產城一體化”等一系列戰略概念,并開發出新的產品,令他們有機會進入到很多城市發展的新領域,獲取了相對低價的優質土地資源。目前,綠地涉足的房地產開發領域,不僅有商業地產,還有產業地產等領域。相比而言,萬科涉足商業地產開發要晚一些。
此外,綠地相對靈活的組織框架,也將成為未來和萬科一決高下的籌碼。綠地集團官網顯示,綠地目前在很多區域的房地產開發均實施事業部制,給事業部很大的權力,令其可以相對自由而靈活地根據市場變動進行策略調整。相比之下,目前大部分的地產商還是區域公司或城市公司制,在管理的靈活性上顯然不如事業部制。
2013年綠地在海外市場投資超過百億美元,根據此前綠地公布的數據,2014年希望在海外市場實現銷售額130億元。如果這一目標順利實現,無疑將會給綠地帶來更多優勢。
多元融資渠道支持高周轉
此外,融資能力對房地產公司來說也至關重要。一位地產分析師指出,A+H渠道打通對綠地的后續業績幫助非常大,尤其是在拿新項目的時候,新的融資平臺可以提供很大的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發現,雖然綠地收購的金豐投資(A股)和盛高置地(H股)兩個殼公司,在短期內都不可能把綠地龐大的資產注入,但是這兩個平臺依然為綠地未來提供了持續融資的渠道。
2013年5月,綠地借殼盛高置地,隨后易名綠地香港(00337,HK)并逐漸將新拿的土地注入上市公司,港股上市公司的融資平臺,對于土地項目后續開發起到了很大的便利作用。
2013年12月11日,綠地香港以59.5億元人民幣 (約76.49億港元)競得上海黃浦五里橋街道商辦用地,折合樓面價24231元/平方米,這是上海年內總價第二高的經營性用地。此外,綠地香港2013年還在上海、杭州、昆明、南寧等地小規模購地,累計土地花費已達83億元。綠地香港方面更表示,2014年的銷售目標是確保100億元,力爭達到150億元。
在土地投資資金來源方面,綠地香港介紹稱,除了依靠自身的現金儲備和銷售回流資金外,公司會以合作開發的形式來整合資源并分散風險,并發揮H股資本平臺的優勢積極尋求多元化的融資途徑。在此之前,綠地香港已獲得母公司達4億美元的注資,并在2013年10月份發行7億美元債券。
除了港股市場開始發力,綠地何時整體A股上市也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2013年12月19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信息,綠地集團21億股(對應股權為20.2468%)增資擴股項目已完成投資人擇優選擇,入選的包括平安創新資本、鼎暉嘉熙、寧波匯盛、珠海普羅、上海國投等五家PE機構,增資總額達117.29億元。
這意味著,綠地集團近年來一直在進行的內部復雜股權結構梳理工作,終于有了進一步進展。業界普遍認為,綠地集團有望借此進行新一輪內部管理包括股權在內的改造,為其整體上市鋪平道路。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認為,綠地借殼金豐投資能否成功,還要看證監會對房地產再融資的態度。上述地產分析師則表示,一旦政策有所突破,相信綠地會立即啟動資產注入和再融資計劃,這對于其后續擴大規模有著實質性的幫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