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0 01:20:32
◎余豐慧
近日,華爾街最大的銀行表示,2013年新興市場資產不景氣,這種疲弱態勢將進一步延續到2014年。高盛集團建議投資者在發展中國家減少三分之一的投資,并危言聳聽地預測,這些國家的股票、債券和貨幣在未來的10年內 “表現不佳”。摩根士丹利預測巴西雷亞爾、土耳其里拉和俄羅斯盧布在2013年貶值17%后,跌幅將繼續擴大。這些預測,一個目的就是“忽悠”投資者減配新興市場,撤回到美歐發達經濟體本地投資。
2008年金融危機首當其沖的是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但受沖擊最大、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卻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在金融危機過去5年之后,美歐特別是美國經濟已經出現了明顯復蘇跡象,而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卻有越陷越深之勢,至今危機影響猶在,經濟仍在低谷徘徊。同時,經濟金融風險亦越來越敏感。
所謂新興市場,是指那些允許外國投資進入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一個深刻教訓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亞洲金融危機。那時,發達經濟體的投資者將其投資轉向國外,以追求比在國內更高的投資回報率;而新興市場迫切需要得到這些投資以利于開展各種開發項目,因而也十分歡迎這些外國資金流入本國。
當時,從泰國到南非,各種貸款和資產性投資都增長得很快。隨著新興市場的不斷成長,一切看上去都似乎相安無事。但隨著投資增速減緩和一系列銀行危機事件,巨額短期資金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紛紛外流。數額巨大的銀行貸款都需要按時償還,最終導致這些國家的貨幣供應量急劇上升。
由于這些國家中大多數都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因而只能依靠拋售外匯儲備進行干預,直到幾乎耗盡。許多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以期獲取所急需的短期資金,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他們必須采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而這會導致這些國家的商業和經濟出現急劇的衰退,最終爆發亞洲金融風暴。
到2000年,大多數國家經過減緩產出增長、降低實際工資、重新安排債務以及貿易順差等調整措施,終于從危機中恢復過來,重新開始經濟增長。但是,國際金融危機的病毒只不過是處于一種休眠狀態,他們在靜悄悄地等待著下一輪投機熱潮的出現。
這種投機熱潮的危害性很快就釀造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必須看到的是,正是從亞洲金融風暴中抽身的發達經濟體投資投機資本回到本地區后,不改興風作浪的本性,最終從發達經濟體引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危機過后,發達經濟體經濟處于低迷狀態,投資投機機會減少,投資者和投機者又轉向新興市場,以追求比在國內更高的投資回報率。一個軌跡是,發達經濟體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對本地經濟影響,實施了一輪又一輪的寬松貨幣政策,而大肆放水的貨幣在本地很難尋找到投資投機機會,都溢出到新興市場經濟體投資甚至投機。其中一大部分是短期資本的投機目的。
當這些海外投資或者投機資本看到新興市場被炒作投機的泡沫風險很大,自己已經賺得盤滿缽滿,而發達經濟體的本土經濟復蘇、投資機會出現時,就會果斷撤離新興市場,使得新興市場各種經濟金融風險凸顯甚至爆發危機。隨著美聯儲量化寬松的逐步退出,發達經濟體資本撤離新興市場的幾率在增大,高盛、大摩等海外投行就是基于此而建議投資者減配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體國家特別是外匯儲備大國的中國一定要密切關注投資者減配和撤離新興市場帶來的風險,要有預防包括房地產泡沫等被刺破爆發金融動蕩的預案和對策。
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盡管開放經濟帶來了許多益處,但若開放過度,特別是對短期資本流動不加限制,很有可能會招致投機者的攻擊。因為所有被投進去的東西,投資人隨時都有可能回收和撤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