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4 01:06:3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于垚峰 發自萍鄉
萍鄉
◎人口:187.40萬
◎面積:3823.99平方公里
◎特征:“江南煤都”
◎特色產業:煤炭、冶金、建材、花炮、陶瓷
每經記者 于垚峰 發自萍鄉
贛湘交界處的老工礦城市萍鄉是我國近代工業的主要發祥地之一,1898年開始創辦的安源煤礦,是當時中國的“十大廠礦”之一。然而,經過百余年的開采,萍鄉煤炭資源枯竭,煤礦數量及煤炭產量急驟減少。
2008年3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后,萍鄉開始全面實施城市轉型戰略,提出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四個方面同步推進城市轉型發展,至今已經過去了六年,煤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削減,生態環境有所改善,但發展對資源依賴仍然較重,方式比較粗放。要實現江西省政府對萍鄉市構建全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示范區的目標,仍有一段艱巨而漫長的道路。
萍鄉市轉型辦轉型科科長黃武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據《萍鄉市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規劃 (2013-2020)》的目標,到2020年,萍鄉傳統產業擺脫資源“瓶頸”制約,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特色和優勢,建立起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萍鄉市委書記陳衛民表示,萍鄉要借助自己的區位優勢,加快贛湘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要加強與長株潭合作機制建設,努力把試驗區打造成省際合作的示范區。“積極加強與兄弟地市的聯系,共同建設優勢互補的產業帶、各具特色的城市群、資源共享的贛西旅游圈,實現贛西經濟共同發展。”
轉型之路漫長/
有“江南煤都”之稱的萍鄉,其轉型是一個從“地下”走向“地上”的轉變。
黃武說,經濟要轉型發展,首先就要減少對煤炭的依賴,抓好產業發展。打造轉型產業基地,每個縣、區都有一個基地,有轉型的“主題”。“有的是以工業為主,有的以生態產業為主。”
萍鄉不僅煤產業突出,陶瓷、水泥、煙花和冶金產業,同樣是其重要的傳統產業。黃武說,萍鄉大力發展的轉型產業中,“黑、白、灰、紅、金”就是上述五種產業。“轉型發展,并不是說要丟棄,而是通過改造,加以提升,這些產業仍然是萍鄉的支柱性產業。”
在轉型發展過程中,萍鄉對產業結構做出了調整,重點培育發展了“十大接續替代產業”,分別為煤炭、冶金、建材、花炮、陶瓷和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食品、現代服務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萍鄉采訪期間,恰逢萍鄉召開市委全委會,參會的代表參觀走訪了一些萍鄉轉型發展的項目或基地。其中就包括贛湘國際物流港項目、粉末冶金產業基地項目、田中新區組團項目等。一位代表認為,這些項目和產業的落成,對萍鄉調整產業結構,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萍鄉市代市長李小豹說,2013年萍鄉共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155個,實際進資274億元,增長15%,引進央企11戶,落戶項目17個。“通過調整產業結構,萍鄉的經濟結構更加合理,預計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7.2:60.8:32.0調整為6.9:60.5:32.6。”
盡管如此,萍鄉的轉型發展,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李小豹說,“項目引進方面,高危險、高能耗、高污染行業項目引進仍然較多,傳統產業項目占比依然較大,2013年1~11月份煤炭、化工、煤深加工、冶金、建材行業投資項目389個,占全市城鎮固定投資項目的32.9%,占工業項目的41.8%。”
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認為,萍鄉在轉型過程中,只有徹底打破對煤炭產業的依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才能成為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示范區。“現在來看,萍鄉經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轉型發展的道路,注定艱巨且漫長。”
搭建贛湘合作平臺/
萍鄉地處贛湘交界處,距湖南省會長沙僅100多公里,即背靠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又毗鄰長株潭城市群,區位優勢明顯。黃武說,萍鄉正在會同湖南,計劃在贛湘交界處打造贛湘開放合作實驗區。
陳衛民亦表示,萍鄉是贛湘兩省合作的橋頭堡,要加快贛湘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突破省際壁壘。
生產精細高端新材料的江西中邦鈦業有限公司從落戶萍鄉到建成投產,僅用了9個月時間。公司董事長、湖南客商唐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是萍鄉市打造贛湘開放合作實驗區帶來的優良服務,幫助企業創造了這個奇跡。“政府在為企業辦證、協調村民關系和處理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做了不少的服務工作,所以我們才能在短時間內把項目基本建成。”
萍鄉和長株潭城市群地域相鄰、文化相通、產業相近,全市五大傳統產業與長株潭建立了緊密的貿易合作關系。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后,萍鄉市與長株潭城市群建立了黨政層面的聯系機制、行業層面的溝通機制、企業層面的合作機制,重點引進機械制造、新型材料、現代物流、文化娛樂等產業項目,重點發展商貿旅游和服務業,將實驗區打造成投資洼地、創業福地和發展高地。
2013年,萍鄉從長株潭對接和引進項目239個,增長15%,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5個。李小豹說,到2015年,贛湘開放合作實驗區生產總值將要達到600億元,財政收入也要達到100個億。“我們就是要以最大的魄力來打破省際的壁壘、全面改革來促進我們的全面轉型發展。”
一軸兩核六組團/
從一個有著百余年歷史的工礦城市,到構建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示范區,萍鄉的經濟結構面臨著巨大的調整。作為一個傳統的工業城市,經濟調整的重心在轉型發展、優化和改造工業。
李小豹表示,2014年萍鄉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5億元,增長12%,主營業務收入1600億元,增長13%,利稅265億元,增長12%。“依托新技術、新工藝術和新設備,著力改造提升‘黑白灰紅金’五大傳統產業,落實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化解產能過剩,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形成以五大傳統產業為龍頭,以粉末冶金、先進裝備制造、環保陶瓷成套設備制造等新興行業為支柱。”
調整三次產業結構,降低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力發展三產,是萍鄉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萍鄉提出的“一軸兩核六組團”發展戰略中,重要的“一軸”就是重點打造商貿業的發展。
黃武介紹說,萍鄉的“一軸”就是按照“規劃一體化、基礎設備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和產業互補對接”的總方向,結合現已布局的湘東陶瓷產業基地、案源經濟轉型產業基地、江西金屬新材料產業基地、蘆溪電瓷產業基地、宜風銀河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以320國道為軸心,規劃建設以商貿市場、現代物流以及大型文化休閑娛樂項目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經濟帶。
“兩核”和“六組團”則是要集中打造工業帶,突出主題產業招商。“兩核”就是打造8.7平方公里的玉湖新區,打造12.6平方公里的田中新區,做到 “一年出亮點,兩年出輪廓,三年見成效”,在此基礎上建起一個現代化新城。“六組團”即老城區組團、安源區組團、蘆溪西部生態組團、上栗南部組團、麻山組團、蓮花蓮江新區組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