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4 01:06:57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城的保護開發中,很多旅游城市都會在古城區域設立專門的管理局來解決協調問題。但至今,獨克宗古城還沒有設立這樣的機構。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岳琦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岳琦 謝振宇 發自成都
1月11日凌晨,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的一場大火,使得當地旅游經濟遭受嚴重打擊。新華社1月13日的消息顯示,目前獨克宗古城火災原因已初步查明,起火地點位于古城中下段如意客棧,初步認定起火原因為經營者唐某用電不慎,導致窗簾起火引起火災。
雖然火災原因已初步查明,但大火背后的深層原因何在?記者了解到,古城的消防設施存一定短板。早在2010年,曾有一位當地消防部門人士撰文稱,由于古城保護資金沒到位,古城市政消防供水改造問題和其他火災隱患一直難以整改,易造成小火釀大災。從此次當地救災情況通報的實際來看,消防供水不足是導致火勢未能更加有效被控制的一個原因。
昨日(1月13日),云南省消防總隊火災科學實驗室主任田錦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火災看似偶然,實是必然。類似獨克宗古城的消防之困,不啻為國內的常見現象,深層次原因在于,雖然國家有相應消防標準,但并不完全適用于古城建筑,此外財政對于消防的經費投入“一定要充足”。
由此來看,大火背后是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甚至國內諸多古城的旅游財政困局。迪慶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迪慶州)吃力的旅游財政讓其在古城保護上似乎顯得力不從心。出于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旅游的考慮,雖然當地在2008年就提出征收古城維護費用,但至今未實現,面臨兩難。
“月光城”損失慘重/
“獨克宗”在藏語中有兩種解釋,一為“建在石頭上的城堡”,二為“月光城”。獨克宗古城坐落于云南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建城距今1300多年,是曾經的滇藏茶馬古道樞紐及滇、川、藏物資中轉、文化、經濟交流中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最大的藏族群居性建筑,有數百間商鋪和旅館,多為土木結構。
1月11日的這場大火,給當地居民和客棧老板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客棧在大火中損毀完了!損失上百萬元!”昨日(1月13日),徐德明在電話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作為古城一家客棧的老板,徐德明剛將客棧重新裝修過,計劃春節時重新營業,卻在此次大火中損失殆盡。
徐德明的遭遇僅是此次獨克宗古城受災的縮影之一。香格里拉縣政府提供的截至昨日中午的受災情況統計顯示,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1·11”火災受災總戶數246戶,受災戶房屋燒毀343棟,其中倉房社區85棟、金龍社區46棟、北門社區212棟。
對于火災帶來的經濟損失,香格里拉所在的迪慶州宣傳部門表示,“具體受災損失目前還無法估計,但總體上損失十分慘重”。
除了直接損失,目前,火災給當地旅游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較為深遠。“到香格里拉玩,很多人都會到古城去逛逛,這對當地旅游肯定有一定影響。”迪慶州旅游局旅游開發科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2012年,迪慶州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95.8億元。其中,香格里拉縣接待游客757萬人次,旅游收入70億元。到香格里拉的游客,往往會去獨克宗古城轉一轉。
由于受火災影響,目前,“古城已經關閉,未對外開放”,獨克宗古城管理委員會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道。
那么,古城未來的重建和重新開放計劃如何呢?迪慶州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表示,“尚待確定”。
“還沒有思路”,說及重建,古城的另一位客棧老板表示。
一場被預見的火災?/
“看似偶然,實是必然。”對于獨克宗古城大火發生的類似情況,昨日,云南省消防總隊火災科學實驗室主任田錦林如此總結。
火災為何蔓延如此迅速?在日前關于火災的新聞發布會上,迪慶州一位負責人介紹稱,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獨克宗古城內的建筑大多數是土木結構,加之風力較大,火勢迅速蔓延;其次,古城內部道路非常狹窄,大型消防車輛無法直接進入受災核心區;第三,由于天寒地凍,氣溫極低,造成消防設施水壓不足。
上述原因,成為外界存較多質疑之所在。甚至有評論認為,“這是一場被預見的火災”。近日,新華網的一篇題為《火災蔓延為何如此迅速——三問云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火災》報道曾指出,早在2012年,一篇來源云南迪慶消防支隊、標題為《淺談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的文章就指出,“古城由于建筑耐火等級低、建筑布局特殊等原因,消防安全現狀不容樂觀。”
記者發現,在2010年5月,有一篇相同標題的學術論文發表于 《中國科技博覽》上,作者為云南迪慶消防支隊防火處處長康志紅。其在該篇論文中指出,“古城的市政消防系統存在消火栓不足、布局不合理、壓力不足問題。”
迪慶州消防支隊一位負責人日前曾介紹,2011年前,獨克宗古城并沒有專門的消防設施,2011年州里下決心投入800萬元,建設了古城的室外消防系統。由于消防設施是后來添置的,管道大多裸露在外。獨克宗古城冬季溫度低,消防管道通水會引起水管爆裂,因此平時管道里沒有水。
“最近氣候不好(指天寒),晚上凌晨到第二天早上,(消防管道)都會結冰,沒有水,我們在室內都是將管道里的水放出、盛起來。”徐德明介紹道。獨克宗古城的消防之困,在一些專家看來,在國內屬比較常見現象。田錦林表示,目前,雖然國家有相應消防標準,但這并不完全適用于古城建筑,“文物保護和消防安全就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古建筑的消防難點還在于,不僅監測較難,且消防管網在室內很難做。”
同樣是旅游業為主業的古城,麗江的經驗值得借鑒。對于古城保護和消防安全可能形成沖突,麗江古城管理局副局長和紅陽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麗江古城的具體操作是,在國家標準之下有著自己的地方標準,“(麗江古城的)消防車都是定做的,消防管道也位于地下”。
田錦林也表示,這類古城的消防安全需要建立一定的責任體系,更重要的是消防的 “經費保護一定要充足”。而后者似乎是目前國內大多數古城面臨的難題之一。
消防投入力不從心/
“消防需要投入的資金很大,防火、滅火打的就是裝備仗。”田錦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經濟角度來講,消防投入是不產出的,但是不投入也不行。在古建筑保護上,普遍的情況是,經濟條件好的地區,投入就多一些。
《山西日報》和平遙縣官網的消息顯示,山西平遙古城僅2008年前后,在消防領域的投入就達6400萬元,2013年又規劃投資4000余萬元用于消防等設施的改造。中國消防在線的消息顯示,中國大理巍山古城在2010年投入3000萬元重點改造古城消防基礎設施。
古建筑的消防建設需要大量投入,這對于面臨財政和管理等多方困局的獨克宗古城來說卻顯得力不從心。公開資料顯示,獨克宗古城管理委員會是古城的保護主體,2002年11月成立,為香格里拉縣政府的副處級直屬部門,機關編制僅13人,職責是對古城進行全面的建設、保護及管理。
《獨克宗古城保護條例》經云南省人大批準,于2008年10月起施行。該條例確立了古城管委會的職責和服務事項、保護資金及來源,規定了違反條例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康志紅在2010年發表的學術論文中稱,當時的古城管委會僅是一個政府行使對古城管理的綜合協調機構。同時,具有對古城監督管理職責的職能部門由于協調配合不夠,各自為政,在古城保護管理中沒有形成執法合力,導致許多法律條款形同虛設,不能夠堅決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城的保護開發中,很多旅游城市都會在古城區域設立專門的管理局來解決協調問題。但至今,獨克宗古城還沒有設立這樣的機構。
旅游財政成掣肘/
對于香格里拉縣乃至迪慶州來說,財政捉襟見肘,文物保護投入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就迪慶州的經濟結構來看,旅游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是其主要增長動力。迪慶州政府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迪慶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8.82億元,對經濟增量的貢獻率為55%,拉動經濟增長8.8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為8.0∶40.2∶51.8,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1.09個百分點。
旅游業“不富財政”的問題也困擾著迪慶州。迪慶州政府官網的數據顯示,雖然迪慶州2012年旅游業總收入達到95.85億元,但其當年財政總收入僅17.17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卻高達73.14億元。
獨克宗古城管委會官網2010年公布的工作總結顯示,當時政府對古城建設的投資驟減,使古城各項建設處于滯留狀態,保護管理工作由于沒有經費,也未被政府列入財政預算,其工作的開展難度舉步維艱。
康志紅在上述學術論文中也表示,“由于保護資金不到位,對古城市政消防供水改造的問題和其他火災隱患,一直難以整改。”
提起這類古城的經濟效益,和紅陽也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麗江古城管理局對古城的財政投入已經累計達18億元,而古城維護費至今累計征收14億元,可以說是入不敷出的。
相對獨克宗古城,麗江古城也算“財大氣粗”。和紅陽介紹,麗江古城進行過2次消防領域的改造,累計投入達5億元,而資金大多是來源于古城維護費。
按照《獨克宗古城保護條例》規定,古城保護資金來源主要由列入政府財政預算的專項經費、依法征收的古城維護費、社會捐助等組成。而古城維護費自2008年確立以來,征收方案在經過云南省發改委、財政廳等多個部門審核通過后,至今未能實現征收。
“這是個兩難的問題。”云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徐光遠指出,收費引發游客減少,而不收對古城的保護資金就受限。徐光遠說,“古城要保護,政府在財政上還是要多投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