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5 01:06:2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昨日 (1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國內首例財產保險公司合并案——安盛保險與天平汽車保險公司(以下簡稱天平車險)合并已經獲得保監會批準。
2013年4月,法國安盛集團旗下的豐泰保險發布公告稱,安盛集團將斥資4.85億歐元(約合39億元人民幣)收購天平汽車保險50%的股權,同時安盛在華的財險公司豐泰保險將與天平汽車保險進行合并。此宗并購也成為繼大眾保險之后,財險企業又一例中資轉合資的案例。
安盛保險一位不愿具名的內部人士透露,安盛與天平車險的合并已經在2013年12月31日獲得了保監會正式批復,新公司名稱定為“安盛天平保險公司”,預計將于2014年3月31日對外掛牌。隨后,天平汽車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批復是拿到了”,但是新公司具體的掛牌時間還沒有最后確定下來。
國內首例財險公司合并獲批/
安盛保險內部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安盛與天平車險的合并已經在2013年12月31日獲得了保監會的正式批復,新公司名為安盛天平保險公司,預計將于3月31日對外掛牌。
2013年4月,資本大鱷劉益謙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天茂集團(000627,SZ)曾連續兩日停牌,公告中一句簡單的 “因籌劃重大事項”引得投資者無限遐想。謎底在2013年4月24日揭曉了,當天法國安盛集團旗下的豐泰保險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與天平汽車保險達成協議,購買其50%的股份。根據協議要求,安盛集團將以約20億元注入天平汽車保險,同時從現有股東手中購入后者24.4%股份,交易對價為19億元,兩項合計耗資約39億元。公告稱,安盛與天平的現有股東將共同管理天平。
具體來看,此次合并分為三步進行,即法國安盛集團旗下豐泰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更為安盛保險公司;第二步由天平車險吸收安盛保險,第三步再由法國安盛集團購得天平車險50%的股權,最后新的公司成立。2013年4月18日,豐泰保險上海分公司改建為安盛保險公司獲得保監會批準;2013年5月8日,豐泰保險上海分公司就其改建為安盛保險一事向保監會及上海保監局報告:請求監管部門核準安盛保險公司章程,批準安盛保險注冊資本為2.8億元,請求核準該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員的任職資格,請求批準安盛保險經營范圍等。2013年9月6日,安盛保險發布公告稱,天平車險和安盛保險擬進行吸收合并,雙方就此次合并征詢了保監會意見,此次合并將由天平車險吸收安盛保險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業務。
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2013年4月份兩家公司簽約,8月底保監會原則上同意兩家公司合并,2013年12月31日保監會正式批復。天平車險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正式的消息還沒出來,但“批復是拿到了”。
新公司或將于3月31日掛牌/
過去20年間,中國財產保險保費收入以23%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長,根據保監會統計,截至2012年底財險實現保費收入5330億元,同比增長15.4%。業內人士表示,借助收購天平汽車股權,安盛保險可以快速進軍發展迅速的財險市場。
資料顯示,天平車險是國內第一家專業經營汽車保險業務保險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安盛集團入股前的股東持股情況為:天茂實業集團持股20%;上海益科創業投資公司持股20%;上海浦育海實業有限公司持股20%;海南華閣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3.57%;上海日興康生物工程公司持股12.65%,海南陸達科技公司持股11.16%。來自保監會的保費數據顯示,2013年前11個月天平車險的保費收入為44.84億元,在國內財產保險公司排名第18位。
法國安盛集團在中國已參股兩家保險公司,分別為一家壽險、一家財險,即工銀安盛人壽(其中工行持有60%股權,安盛集團持有27.5%股權,五礦集團持有12.5%股權)和豐泰保險。來自保監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前11個月工銀安盛人壽的保費收入為93.84億元,在外資壽險公司中排名第一。
豐泰保險是首家進入中國市場的歐洲財產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于1997年成立,最初的注冊資本為2億元。此前一直以分公司形態在中國開展業務,直到2013年才改建為子公司——安盛保險公司。來自保監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前11個月安盛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為2.36億元。此外,法國安盛在華的機構還包括浦銀安盛基金公司。據該基金公司官網的股東介紹中顯示,安盛投資持有浦銀安盛基金公司39%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
上述內部人士透露,此次豐泰保險更名為安盛保險并且與天平合并后,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名稱為安盛天平保險公司。
事實上,天平車險2013年10月17日在官網發布的 “2014安盛&天平保險管培生招聘”,似乎已經提前泄露了新公司的名字。上述內部人士透露,新公司有望在2014年3月31日掛牌,董事會成員預計有6個人,其中三人來自安盛,另外三人則是來自天平方面。
對于新公司的人事及掛牌時間,天平車險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很多事情還沒有最后確定下來,“具體時間安排還沒正式明確下來,你說的大概是一個正常的時間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