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滁州“左右逢源”之道:打破資源要素瓶頸借助“雙圈”發展

2014-01-21 00:58:21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 南京、滁州

2013年12月25日,作為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的滁州,宣布加入合肥經濟圈。由此,滁州成為“雙圈”城市。

有區域經濟專家指出,滁州加入合肥經濟圈,其實是南京和合肥兩個城市圈爭奪的結果。加入合肥經濟圈之后,滁州將“左右逢源”,可同時借助“雙圈”的優勢資源,加速經濟發展。

實現“雙圈”無縫對接

繼加入南京都市圈之后,12月25日,滁州宣布整體加入合肥經濟圈。由此,滁州成為國內僅有的同時進入兩大城市圈的城市。

數據顯示,滁州加入后的合肥經濟圈范圍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總面積4.6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194.8萬人;2012年度地區生產總值7085億元,財政總收入1142.6億元,分別占全省的40.5%和37.8%。

合肥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滁州市區位優勢明顯,產業特色鮮明,與合肥經濟圈各市縣有著很強的互補性,“滁州整體加入,合肥經濟圈有了更廣闊的空間腹地,有利于合肥經濟圈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業聯動”。

滁州市長張祥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滁州是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過去滁州更加主動東向發展,所以積極地投入南京懷抱。“后來我們發現,合肥是我省的核心和龍頭城市,加入合肥經濟圈我們就能左右逢源,共享兩頭的資源。”

“因為剛剛加入合肥經濟圈,在產業合作方面有一個過程。不過,這兩年的合肥發展迅速,未來對滁州的輻射和帶動會非常強。”滁州市經濟技術協作辦公室(市發改委內設機構)專職副主任范德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滁州與合肥經濟圈各市縣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在家電、汽車、食品及現代農業等優勢領域均可以與圈內城市加強協作。”

在外界看來,滁州未來的發展,如何界定兩個城市圈是關鍵。對此,范德勝表示,滁州對兩個“圈”都很重視,“我們對南京提的是同城化,這是距離和空間的因素,以及多年合作的結果;和合肥之間是快捷化。兩者有一點區別,工作的重點不太一樣,但兩者之間沒有沖突,因為合肥經濟圈和南京都市圈之間也會合作。”

“滁州現在的定位就是(處于)合寧之間的新型城市。我們已經加入南京都市圈多年,工作機制建立得比較早;合肥經濟圈剛剛加入,目前還是規劃階段。”范德勝補充道。

承接南京產業轉移

滁州與南京可謂一江之隔,地相連、人相親、習相近,兩地的交流合作由來已久。

早在2000年南京市提出構建南京一小時都市圈的框架之后,滁州就積極響應,主動請求加入。隨后在2004年5月17日,《南京·滁州經濟與社會發展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簽訂,拉開了兩地工業、農業、商貿、交通、水利、旅游等各個領域的實質性合作。

在2013年12月20日舉行的第七屆南京都市圈市長聯席會議上,南京與滁州簽訂了《2014年度寧滁一體化合作項目協議》。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交通,我們與南京簽訂了城市軌道交通等協議。此外,還成立了跨界委員會,與烏義、汊河等新區都有一些區域性合作,不過現在還處于探索階段。”范德勝表示。

范德勝用從朋友到兄弟的關系轉變,來比喻加入南京都市圈前后的滁州。他指出,加入南京都市圈之后,“(與南京)之間的合作更加便捷,資源流通更加方便,這種資源合作也是相互的,是互贏的。”

滁州當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滁州目前主要是承接南京的產業轉移,南京有大量的加工企業開始向滁州轉移,如作為南京航母企業的紅太陽集團,在汊河新區投資13億元興建裝飾城;從南京轉移過來的汊河新區3平方公里的寧北汽車配件工業園已開工建設,計劃3年內招商引資50億元,形成50億元的年生產能力,5年內達到50億元的年銷售量。

“加入南京都市圈之后,可以打破區域之間一些要素、資源的瓶頸。”范德勝說。

在產業合作方面,范德勝指出,滁州和南京產業互補性非常強,南京的商貿分支機構已經進入滁州,比如1912和蘇果超市等。滁州的大部分農副產品都進入了南京市場,據統計,目前南京市場上有1/4的農副產品來自滁州。南京也在滁州建立農副產品供應保障基地,目前在來安縣掛牌了3000畝土地進行合作。

“政府是給兩個城市的產業合作搭建橋梁,具體的產業合作,由具體公司自己操作。政府主要做的就是加快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對接,打破制約經濟發展的資源、要素瓶頸,為產業對接提供更大的保障。”范德勝指出。

同質化和差異化共存

眾所周知,實現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要以差異化為基礎: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需要存在經濟社會發展差異或資源互補性特征,要盡力避免同質化現象,差異化越大,互補性越強,同城化效果就越明顯。

“滁州和南京基本上是互補的,滁州承接產業轉移,南京是產業轉移城市;滁州是農副產品的生產地,南京是消費地;南京是高技術人才的生產地,滁州是吸引高技術人才的城市。”范德勝表示。

范德勝進一步指出,互補性固然可以加速產業合作,但相似性也會形成產業規模優勢。“比如滁州生產家電,蕪湖、合肥也生產家電,那么我們每年都會舉辦一個家電博覽會,這就是同質化的結果,可促進產業做大。如果沒有家電‘金三角’的同質化,僅僅依靠合肥的家電,家電博覽會就做不起來。”

不過在南京財經大學張建教授看來,與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差異化發展無疑更重要,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同質化發展是容易形成產業聚群,但是也容易形成惡性競爭,差異化形成上下游產業鏈的互補,要比同質化帶來的機遇更多。”

促進安徽東向發展

2005年安徽省提出了東向發展戰略,而作為東向發展的橋頭堡,滁州的地位無疑十分重要。

在范德勝看來,就東向發展戰略而言,南京都市圈對滁州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這一平臺有利于滁州吸引資本進入。

“滁州作為紐帶,可加速安徽東向發展戰略。”范德勝指出,滁州首先通過東向發展承接產業轉移,產業發展起來之后,再進一步與合肥合作,從而推進省內其他城市與長三角的合作。

安徽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滁州加入合肥經濟圈后,合肥經濟圈將借助中新蘇滁現代產業園、滁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滁寧合作產業園等戰略平臺,進一步推動與南京都市圈的交流合作,進而在更大范圍內參與整個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合作。

據了解,南京都市圈規劃在2013年8月已經上報國務院。

范德勝對南京都市圈未來的構想,首先是交通方面,希望可以開展城際軌道的建設部;其次是產業合作,希望能夠打破兩省份的限制,形成同一個政策下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