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張茉楠:化解債務風險須在融資創新上作文章

2014-02-17 00:59:43

◎張茉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目前,我國宏觀經濟風險主要集中于債務困局,但化解債務難題須有政策智慧,既要應對短期流動性風險,又要有益于債務消化。

政府債務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3年6月全國政府性債務達20.7萬億元,考慮或有債務后,全國各級政府債務約30.28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7.9萬億元,政府性負債率為36.4%,遠低于國際上通行負債警戒線的60%,盡管風險在可控范圍之內,但流動性償付壓力依然非常巨大。

我國地方債務風險不在于規模而在于價格和利率風險所導致的金融脆弱性。事實上,債務擴張導致金融脆弱性在國外早有論述。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根據經濟主體運營現金流與債務之間的關系將融資結構劃分為三個類別:穩健融資、投機融資和龐氏融資,并認為金融脆弱性的發生依賴于融資結構的變化。事實上,在處于經濟周期的上升期之時,金融市場上的融資條件比較寬松,經濟主體可以獲得充裕的流動性,并不斷提高財務杠桿率,用高盈利性、低流動性的資產,去置換高流動性的資產。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債務適度的主體也開始進行投機性融資,慣于投機理財的經濟主體其經營規模則不斷擴大,在債務滾動之上完成支付需要,轉變為龐氏融資。根本而言,地方債務的流動性風險,體現在地方資產負債表的期限錯配和資產收益低下。資產方往往是期限較長的固定資產投資,現金流不足,而負債方則是各種類型和期限的債務,隨著宏觀調控的持續推進,特別是平臺貸款“降舊控新”的管理,新借債務可能期限縮短而資金成本偏高,因此地方債務看似是債務問題,實際上對整個社會的溢出風險非常大。

從資金結構來看,我國地方政府貸款中54%的期限在5年以上,2011年到2015年期間,大量地方債進入還本付息期,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中,2011、2012年到期償還的占24.49%和17.17%,2013年至2015年到期償還的分別占11.37%、9.28%和7.48%,2016年以后到期償還的占30.21%。

從債務分布來看,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在2011年和2012年到期較多,這直接導致地方政府這兩年還本付息壓力較大。根據模型預測,2014年以后,地方政府出現資金缺口(地方可支配收入-地方支出-還本付息)。即使考慮到借新還舊,即部分資金缺口可由銀行新增信貸進行彌補,2015年后將會出現絕對資金缺口(地方可支配收入+新增債務融資-地方支出-還本付息)。

從債務負擔來看,2013、2014年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最沉重,隨著平臺融資集中到期,未來兩年到期債務規模增長更快,而財政收入增幅則難以大幅提升,屆時地方政府以及融資平臺將面臨更大還本付息壓力,特別是面臨著利率上升的大趨勢,這種風險將更加突出。

以美聯儲量化寬松退出為標志,全球利率中樞在未來幾年將逐步抬升。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預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在未來5年中高于5%的水平。由于全球利率是以美國利率為基準的體系,隨著未來幾年美國真實利率趨勢性上行,全球低利率環境很可能會在幾年內結束,這將會大大抬高我國利率的整體水平。

從國內來看,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將使利率上升壓力進一步凸顯。從國際經驗看,利率市場化初期,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利率普遍上升。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以名義利率衡量的20個國家中,15個國家名義利率上升,5個國家名義利率下降;以實際利率衡量的18個國家中,17個國家實際利率上升,僅1個國家實際利率下降。下一步驚險一躍是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利率市場化以后存款利率將逐步和理財接軌。目前3個月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是4.6%,但是3個月的定期存款利率約是2.8%,利率還面臨較大上升壓力,這使得高利率下的債務償付壓力越來越大,并對實體融資產生較大擠出效應。

據統計,2013年全國地方債務到期還款3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約占當年地方財政收入的50%。隨著平臺融資集中到期,未來兩年到期債務規模增長更快,而財政收入增幅則難以大幅提升,屆時地方政府以及融資平臺將面臨更大還本付息壓力,此外,根據測算,2014~2016年地方政府利息負擔預計在1.5萬億元左右。2014年地方政府債務償還規模為3.56萬億元,再加上2014年將有約2.9萬億元信托面臨滾動到期的壓力,資金鏈面臨“大考”,不排除出現局部信用違約風險。

因此,當前化解地方債務溢出風險變得尤為重要。除了保持貨幣流動性總體穩健之外,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緩解融資緊張問題:一是成立地方“壞賬銀行”,主要負責地方債和不良資產處置,其購入不良資產應采取債務重組的方式進行處置,可以對外轉讓。二是建立基礎設施產權市場,完善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退出機制,以便于地方退出部分國有股權,盤活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資產,通過資產證券化等金融運作手段為新項目籌集資金。三是設立公共收益特別賬戶??梢钥紤]將部分城投債轉為市政收益債,將公用事業類的城投債定位為市政收益債,并在地方政府預算中設立特別賬戶,進而從根本上降低政府融資對社會融資,特別是實體部門融資需求的擠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