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地方鐵路監管局低調籌建 云貴川渝將納入成都局監管

2014-02-20 01:11:03

在成都鐵路局某辦公區找到了成都鐵路監管局的臨時辦公地點。參與籌建的一位工作人員稱,目前已有10余人召集起來,整個成都鐵路監管局的編制為50人,其余人員尚未召集完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珺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楊珺 發自成都

在去年公布國家鐵路局“三定”方案后,地方鐵路監督管理局終于開始低調籌備。

昨日 (2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鐵路局某辦公區發現,成都鐵路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成都鐵路監管局)已經召集了10余名工作人員,正在籌辦,不過尚未掛牌。參與籌備的一名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籌建好后的成都鐵路監管局將監管云貴川渝三省一市范圍內的相關事宜。不過具體監管標準及工作流程還在等待國家鐵路局的統一步調。

自鐵道部實施政企分離后,鐵路系統的運轉一直備受關注。除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鐵總)的運營情況外,國家鐵路局如何運營以實現對鐵總的有效監督,也是改制后的一大考驗。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認為,目前國家鐵路局及地方鐵路監管局還存在職責不明的問題,此外,由于鐵總已經形成了運營數十年的獨立系統,要實施監管也非易事。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帥斌認為,政企分開的趨勢不可逆轉,是實現市場化的必須步驟。不過,要實現國家鐵路局有效率的監管還需要《鐵路法》的相關修訂。

低調籌建

經過多方打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成都鐵路局某辦公區找到了成都鐵路監管局的臨時辦公地點。參與籌建的一位工作人員稱,目前已有10余人召集起來,整個成都鐵路監管局的編制為50人,其余人員尚未召集完畢。

該工作人員透露,成都鐵路監管局的人員召集由成都鐵路局一位副局長負責,其余成員則來自鐵路局系統的站、段等單位和部門。目前還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春節期間也履行了部分職責,但尚未正式掛牌,領導層也尚未確定,還需國家鐵路局統一通知。

根據國辦下發的 《國家鐵路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國家鐵路局將設立沈陽、上海、廣州、成都、武漢、西安、蘭州7個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負責轄區內鐵路監督管理工作,行政編制350名,領導職數按1正2副配備。

此前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當中,成都鐵路監管局有13個職位公招,其中11個要求有兩年或三年以上鐵路相關工作經歷,要求較高。

“目前這些報考的公務員應該正在進行面試。”上述工作人員透露。根據公開的《2014年國考國家鐵路局地區監管局遞補面試人員公告》,成都鐵路監管局尚有兩名候補人員參與21日的面試。

根據國家鐵路局官方網站公告,成都鐵路監管局將內設6個處室,分別為綜合處(黨群工作部)、安全監察處、運輸監察處、工程監察處、設備監察處、執法監察辦公室。

對于具體采取何種工作流程以實施監督職責,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國家鐵路局尚未安排具體任務,因而工作流程及相關標準也還沒有公布,“今后的標準還不明確,還要等國家鐵路局出臺,標準出臺還比較麻煩,有國家標準,還有企業標準,會有一個統一部署”。

對于其他6個區域鐵路監管局的籌備情況,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與成都鐵路監管局進度相似,“國家會有統一步調,地方局的成立是去年四季度才真正敲定的,這有個時間問題。”

如何監管?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國家鐵路局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并且其核心成員仍來自原鐵道部。同時,鐵總運營了數十年,已形成較為穩定的大系統,在管理辦法、人員調度等方面有一定慣性,“比如各個機務段的運作都是非常嚴密的,要實施有效的監管還需要很多保障。”

不過上述工作人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監管并不需要介入具體事務,“我們主要看施工單位資質如何,組織合不合法,進行一些施工標準的制定等”。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副院長帥斌表示,國家鐵路局的監管是政企分開、逐漸實現鐵路運營市場化的關鍵一步。不過他認為,其監管職能發揮的保障是給予更多的法律保護,“目前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規定,鐵路運輸企業行使行政管理職能,這是鐵路運行市場化的一大障礙,也是監管的一大障礙。要實施好監管職能還需要《鐵路法》的修訂”。

不過,成都鐵路監管局上述工作人員卻對其職能的實施非常有信心,“以前是政企不分,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現在分開了,而且國家賦予我們權力去監管,情況應該會好很多。雖然我們(國家鐵路局)是副部級單位,但我們是行政執法者,鐵總是被管理者,這不是簡單的一個級別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