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6 01:07:25
2013年信托業在宏觀經濟增長趨緩、流動性偏緊、行業競爭加劇、傳統業務開展受阻等多重壓力下,資產規模雖實現持續擴張,并于三季度末一舉突破10萬億大關,然環比增速卻首現下降。面對危機,信托業年內加大創新力度,創新產品不斷涌現。部分公司先行先試,積極拓展業務領域、轉變經營思路,差異化經營輪廓初顯,成功的邁出了業務轉型升級的第一步。
2013年回顧:轉型壓力倍增,創新轉型初現/
短期流動性空前緊張,信托公司資金募集能力遭考驗。為突破8號文限制,2013年銀行業大量通過同業科目變相發放長期貸款,導致同業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程度加劇,銀行間市場短期流動性頻頻告急,而央行在公開市場依然保持收緊流動性態勢不變。受此影響,資金價格年內出現大幅上行,以銀行協議存款為主要投向的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走高,理財產品收益率全面抬升。在此背景下,2013年信托產品高收益優勢有所減弱。根據用益信托網數據,1~12月集合資金信托產品平均發行規模(MA12)雖呈現小幅上升趨勢,但從5月起平均成立規模 (MA12)便開始逐漸走低,成立發行比明確步入下降通道,顯示信托公司資金募集能力受到一定影響。
銀信合作通道業務降溫,傳統領域業務開展不暢。2013年信托公司銀信合作通道業務全面降溫。一方面,信托制度普惠后,其他資管機構迅速搶占市場份額,通道費用大幅下降。以券商為例,截至年末其資管規模以每半年50%以上的環比增速已沖高至5.2萬億,其中絕大部分為通道業務;另一方面,監管部門采取“堵疏結合”的方式規范銀行理財業務。年初銀監會發布8號文,對銀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資產加以嚴格限制;而四季度銀監會推出銀行資管計劃、中證登允許理財產品在交易所開立證券賬戶等則充分顯示了監管部門通過 “疏導”方式“去通道”的意圖。在上述多重因素作用下,2013年信托業銀信合作余額占比持續走低。
基礎產業和房地產是信托公司兩大傳統業務領域,然而,2013年受政策及市場風險等的影響,相關業務開展并不順暢。隨著463號文、10號文的相繼出臺,5月起相關信托產品成立規模即出現驟降;而8月啟動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結果也揭示出地方政府或有債務增長較快、占比上升,縣級、鄉鎮級政府償債壓力有所增加等局部風險。考慮到近年來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明顯加重、債務規模增速高企、以及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程度高、借新還舊現象普遍存在等因素,2013年信托公司在信政項目交易對手選擇上趨于謹慎,主動收縮相關產品發行規模,加之全國性政府債務審計工作啟動之后,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部分財富管理機構也暫停了此類產品的配置和銷售,下半年,信政業務收縮態勢異常明顯。
2013年房地產市場回暖之勢延續,具體表現為商品房銷售情況明顯好轉,部分房地產企業銷售回款增加、負債率降低、流動性改善,融資風險有所下降。上述趨勢于2012年底傳導至信托市場,加之信政合作業務開展受阻,2013年信托公司迅速轉向,再次進行主力業務輪換。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自2012年四季度,全行業房地產信托存量規模一改前期逐季下降趨勢,同比增速步入快速上升通道。然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風險隱患也引起了眾多信托公司密切關注,因此房地產信托規模繼續增長空間有限。長期來看,隨著房企融資渠道的不斷拓寬,其對于信托資金的依賴程度將有所降低。
創新產品大量涌現,創新思路終現突破。2013年,信托公司紛紛加大創新力度,與以往相比,此次著力點不再局限于交易結構的改進,而是轉向探索新的業務領域和嘗試新的經營理念。一方面,信托公司深入挖掘自身破產隔離、財產保全等制度優勢,推出資產證券化、土地流轉、家族信托等創新產品,積極布局未來發展前景良好、市場空間巨大的業務領域;另一方面,通過轉變經營理念,信托公司年內提出消費信托概念,即以理財資金對接相關消費項目,創造性的通過促進銷售幫助融資企業快速回款、降低營銷成本、而不是以傳統投融資方式為企業提供資金。消費信托在高端消費領域具有一定可復制性,未來信托公司可能在食品、養生、度假、藝術品及紅酒等領域陸續展開相關探索。
龍頭企業堅定轉型,差異化經營輪廓初顯。面對大資管時代經營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信托公司堅定戰略轉型,積極探索穩定盈利模式,并已呈現出較為清晰的差異化經營思路,就目前業內實踐情況來看,大致可分為兩大方向,即私募投行和財富管理。部分信托公司年內著手搭建各類資源平臺,以吸附眾多投資客戶及產業方,進而獲得投融資、事務管理等諸多業務機會,同時積極深入產業運營,以控制產品和服務質量;部分信托公司則向著專業財富管理機構方向轉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致力于提供優質的產品組合和資產配置方案。
2014年展望:變革、分化、新紅利/
展望2014年,我們認為信托行業的變革將進一步深化;各信托公司之間的分化程度將加劇,具體體現為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和經營方向差異化;政策方面,信托公司將受益于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所帶來的制度紅利,同時,資管行業的規范發展也將為其釋放一定的業務空間。
1、由“資源推動型”向“專業經營型”轉變,創新業務模式將更加清晰
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趨緩,資管行業競爭加劇,房地產、基礎設施等領域業務開展受阻,信托業資產規模環比增速持續下降,預示著信托公司粗放式的、以渠道資源推動業績增長的時代終結,信托業務將由融資型逐漸向投資型轉變,信托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客戶吸附及維護能力等將與資產管理規模并重,成為衡量信托公司專業性與資管實力的重要指標。2013年,信托行業創新活動異常活躍,并出現了以土地信托、家族信托和消費信托為代表的三大亮點,展望2014年,可以預計信托公司創新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在現有基礎上,創新方向將更加明確、上述創新業務的運作模式和盈利模式也將更加清晰,同時,部分創新業務經驗將由少數具有先發優勢的信托公司逐漸向行業內其他公司傳導蔓延。
2、行業分化加劇,信托公司差異化經營及金融控股集團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2014年信托行業內部分化進程將加速:一方面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就2013年情況來看,信托公司融資型通道業務等低端領域競爭壓力巨大且與監管導向相悖,各項創新業務仍處于探索和嘗試之中,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在此背景下,部分資產規模尚小、業務高度集中于低端領域、戰略目標不清晰且自身競爭優勢不明顯的信托公司有可能逐步被市場所淘汰。而以平安、中信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已經完成資本積累,在創新業務開展過程中能夠承擔一定的試錯成本,其競爭優勢將更為凸顯;另一方面,信托公司經營方向將出現分化,業務重心將向專業財富管理、專業投資銀行等不同領域傾斜,而部分股東背景雄厚、資本實力較強的信托公司2014年則將繼續推進全能型金融控股集團的戰略目標。
3、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新紅利,資管行業進一步規范,信托政策預期向好
2014年信托傳統制度紅利雖已消失殆盡,但仍將繼續受益于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所釋放的新制度紅利,如土地改革將進一步加強農村土地流轉,有利于信托公司介入并利用土地流轉各環節帶來的業務機會;逐步開放資本賬戶,有利于加快信托公司布局海外金融市場,更好的滿足高凈值客戶理財需求;此外,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和產業結構的深入調整,也將為信托公司提供更多的業務機會。
2013年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107號文,旨在對各類具有影子銀行經營活動特征的金融、非金融機構提出統一監管思想并嚴格規范,針對信托公司,文件提出將引導信托公司回歸信托主業,探索受益權流轉,促進信托行業轉型和發展。2014年,107號文各項精神將得到逐步落實,資管行業的進一步規范將在一定程度上為信托公司釋放業務空間。2014年初,銀監會已經啟動信托產品登記系統的調研工作,著手搭建全國性信托產品流轉平臺,困擾信托業多年的產品轉讓問題終于迎來實質性進展。可以預計,未來信托制度供給將趨于完善,資管行業競爭將趨于公平,政策面的利好將助推信托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