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6 01:07:5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二A股大跌,80多只個股跌停。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2.05%至2034.22點,深圳綜指跌3.96%至1089.22點。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分別暴跌4.20%、4.37%。
應該說早盤股指走勢一度向好,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齊齊上漲,尤其是創業板表現更強,但最終竟然以慘跌收場。有人將大跌歸罪于跌停的網縮科技,有人歸罪于“央媽”續推正回購,也有人歸罪于人民幣貶值。
昨日創業板指數于10時45分創新高,從以往經驗看,這個指數每創新高必有回吐。也就是說,當時創業板本來就很有機會下跌,而恰好在10時45分稍后,網縮科技快速地殺向跌停。再以后是中石化拉升,由于“二八思維”,創業板跌勢進一步坐實。
可光有創業板殺跌,不至于造成全盤皆墨,完全歸罪于中石化或網縮科技不靠譜。筆者認為另有兩件事與“慘案”相關,第一件事是央行再度進行額度達1000億元的正回購,第二件事是人民幣昨日加速貶值。個人認為,后者可能是A股慘跌的終極原因。
人民幣上午即創出盤中低點的6.1250,午后刷新低點至6.1310,最終收于6.1266,這較前一天大貶352基點,貶幅為兩年來最大。人民幣連續貶值可能會引發機構恐慌,直接壓制了藍籌股,貶值對地產股、航空股等相對更是利空。
人民幣貶值應分三種情況:一為熱錢通過購匯這一形式外逃;二為央行故意大購美元來扭轉“市場認為人民幣單邊升值”這一不良預期;三是國內套利者見勢不妙反向平倉。
就目前來看,還不好確定屬于何種,這需要后續外匯儲備、貿易等資料佐證。假如情況屬于后兩種,筆者認為問題不大,可如屬于第一種,則利空不小。
從近期央行不斷回籠資金來看,規模性熱錢外逃的可能性暫時還不大,因為規模性熱錢購匯過程本身就對應著我國央行的貨幣回籠。也就是說,假設有大量熱錢出逃,流動性應該會自動緊縮,這種情況下央行無需再搞什么正回購,而應該逆回購,甚至是“降準”。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昨日股指殺跌有點機緣巧合,各方面不利因素恰好擠在同一天發作。當然,股市本身也有些內在的調整因素,特別是高高在上的創業板,所以各種不利因素才能起到促進調整的作用。
就主板而言,筆者認為短線調整空間有限,除非人民幣、樓市及我國其他方面看似不利的經濟情況再度強化。因此,目前投資者宜冷靜下來,不可胡買胡賣,而應等待管理層方面消息提示,從中判斷真實形勢。
由于機構投資者對股市有主導權,后市關鍵看點之一就在人民幣。如果人民幣貶值不斷,大盤還將下跌;未來如果人民幣能連升幾天,許多擔憂或暫時煙消云散,股指屆時就會上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