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在路上

每經網首頁 > 記者在路上 > 正文

一個“北漂”的24小時“買房夢”

每經網 2014-03-10 12:44:39

文/尚希 發自北京

    “副市長說北京市區房價肯定降!”幾乎與這則桌面彈出新聞同時發來的是好友的驚嘆。緊隨其后的是炸開鍋的QQ群、微信群,討論的焦點便是北京市副市長的一句話。

3月6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當被問起“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北京的房價會下跌,周邊的房價會漲起來,您怎么看?”。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做了這樣的回答:“北京市區的房價肯定要下降,一是我們的供應量加大了,特別是保障性住房。二是我們的房地產結構發生變化,房價肯定要下來……”

當這則新聞從無數臺電腦的右下角彈出時,“下降”的字眼無疑刺激著無數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們,“你說我是不是又有希望買房了。”好友說著,還連續發來好幾個“激動”的QQ表情。

小編毫不客氣的回了兩個字:妄想。

不止妄想,還很天真。即便是已經被北京的高房價“傷害”的體無完膚,人們卻似乎“初心不改”,依然期待著北京的房價可以低點,再低一點。在這一點上,圈內的小記小編們則更為理智,“數據下降還不簡單。”

好友的“夢”終于在不到24小時之后徹底醒了,“又辟謠了!”她依然在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這一點連我這個地產記者都自愧不如。“對于京津冀三地的協作以及北京一些城市功能的疏解,會引起北京房價下降的說法是誤解。”在好友發來的鏈接上,李士祥對于自己一天前的話語進行了解釋。

“房價的大漲大跌都是不正常的。”李士祥表示,首先,房價的起落還是要尊重市場規律。在政府層面,首先是逐年加大保障房的建設力度,今年要建成47萬平方米的保障房,135萬平米的共有產權房。同時,去年土地供應量達到980公頃,今年還將增加供給。“以政府為主的保障體系要建立,同時以市場為主的多樣性的需求體系也要建立。”

而對于最終房價的走向,李士祥的表述改為“通過政府這些作為,能夠令房價實現穩中有降。目前已有一定效果。”

就這樣,一場關于“北京市區房價肯定下降”的判斷無疾而終。

讓我們來看看這樣的一組數據,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網簽成交均價在2013年1月份,這一數字為22527元/平方米,持續一年后到去年12月的成交均價為26710元/平方米。可以看到的是,這一漲幅已經在不斷放緩,甚至在今年初的1、2月份環比有所回落。當然,網簽的成交均價并不能完全反應北京房價的走勢,受成交結構以及主力成交市場整體的不斷外延,去年北京房價的漲幅實際應該高于這一數字。

市場的真實狀況又如何,在記者近期走訪的幾個剛需項目中,雖然價格相比之前的確平穩了許多,但“日光”依然是必須,唯一的變化是,受到自住型商品房大量入市,市場的觀望氣氛逐漸濃厚,但結果也只是將原本高達1:5甚至還更高的搖號比例縮減到了目前的1:2。

“即便是自住型商品房大量入市,平衡樓市均價,也不會影響北京核心地區的房價。”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在6日的一場論壇中,對于“北京市區房價下降”做出了他的判斷,“這是市場決定的事兒,不能降。”

而市場是什么?就北京來說,這就是一個永遠供不應求,永遠有著無數剛需等待著購房的市場。而這一基本經濟規律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不漲就是跌”也許成為目前北京樓市最好的寫照,但可見的未來,房地產市場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任志強給出的答案是,中國房地產整體市場不管是今年還是短期之內的三五年,中期之內的十年左右,這個大的趨勢都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責編 劉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