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可再批兩三家自貿區 集中精力應對改革阻力

2014-03-12 02:52:02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針對這個問題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以下簡稱NBD)的專訪。他表示,當前改革阻力很大,反對聲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23個地方都成為自貿區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后可能會有兩到三家獲批。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隨著上海自貿區的細則逐一落地,其政策優勢進一步顯現,這無疑加強了我國其他地方效仿的意愿。據悉,目前有23個省份想申請自貿區,有多少能夠最終如愿?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針對這個問題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以下簡稱NBD)的專訪。他表示,當前改革阻力很大,反對聲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23個地方都成為自貿區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后可能會有兩到三家獲批。

應有兩三家自貿區良性競爭

NBD:目前23個省份在申請自貿區,您覺得符合條件的能有多少?

陳波:23個省份里有一些已經進入商務部的審議階段,還有一些是省里面提出了方案,還沒有上交中央部委。我認為這23個地方都設立自貿區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熱炒”不是深水區改革所應該具有的態度。

既然是深水區改革,里面肯定會有很多風險。地方政府完成頂層設計和制度設計需要很多精力。在這個時候自貿區變成一股風潮,很可能搞亂了或者搞失敗了。我認為,鋪開攤子肯定是不對的。但也一定要有新的自貿區。

從上海自貿區的名字來看,它本身就叫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這兩個字可以換成其他地方,宗旨是引入市場競爭,不光是國內的,國外的也要,關鍵是看政府和國有企業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沖擊,為將來更深層次加入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協定做好準備。

從這個角度出發,經濟制度的改革本身應該要有競爭,如果上海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因為保守等,造成了自貿區建設緩慢,也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應該有兩到三家的自貿區或者自由貿易港區,有類似的改革,形成相互促進的競爭。

比如說,中央同樣給了大方針政策,底下要看誰改得好一些、改得快一些,這樣能形成一種良性競爭,那么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實現。

一直以來傳說的粵港澳自貿區、天津自貿區,類似于這類條件成熟的地方,不妨可以開兩到三家。天津和廣東剛好代表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一個是環渤海地帶,一個是珠三角經濟帶,加上長三角經濟帶,它們作為自貿區或者說是中國改革深水區試點,不僅能夠促進良性競爭,也能產生輻射效應。如果這三個經濟帶輻射得很順利,自貿區試驗在全國推廣也會很自然。

廈門較具優勢

NBD:您覺得西部該不該設一個呢?西部很多省份都在提這個問題,認為當年開放的時候,先是特區、沿海,再是沿邊,完了才輪到內陸。

陳波:其實大部分領導心里是很清楚的,中西部地區申請自由貿易區有點牽強。

當然西部地區可以提出自己的特色。自由貿易,我們一般的理解是“貿易便利化”,但上海根本是在做自由經濟區。不管你做什么,你必須要有涉外業務,要有外資和內資以及與國資之間進行良性競爭的試驗在里面。

西部地區,有些只有國家扶貧的項目,你說做自貿區改革,意義在哪里呢?

我個人感覺申請的地方可能是感受到了壓力,尤其是浙江和江蘇。因為上海自貿區發展得好的話,很可能對這兩個省造成很大壓力,金融企業可能就直接移到自貿區去了,對他們肯定不是好事兒。為了避免虹吸效應,自己來辦自貿區,事情就解決了。

內陸地區如果能拿到自貿區的話,也能享受國家政策。但是自由貿易和將來可能出現的自由貿易區,主要不會體現在政策的優惠上,而是體現在政策的放松上,是管制的放松和權力的下放。

自貿區一開始就講得很明確,優勢在于改革和管制上的放松,是經濟運行的自由化,而不是在經濟優惠方面體現出來。

之所以有這么多省市申請自貿區,一是地方政府顯示政治姿態,另一個是沒有搞清楚,還在以為爭取到了自貿區就有政策上的優惠,這是認識上的欠缺。

NBD:重慶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呼聲較高。

陳波:重慶有特殊優勢。重慶是直轄市,做自由貿易區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如果國家有經濟發展戰略考量的話,讓中西部加快改革步伐的話,重慶有一定的可能性。

國家考慮東盟周邊國家的戰略可能會以重慶為起點。比如修建高鐵一直通到泰國、緬甸,將來從歐洲非洲運過來的貨物不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而是通過臺灣海峽或者南海,甚至直接從緬甸通過高鐵運到中國。那么這個重點就是重慶。重慶有與國家戰略相吻合的區位優勢和政治優勢。

我要強調一點,如果天津給了,上海有了,北京因為是首都不可能做自貿區,直轄市4個里面3個都要有,從這個角度,重慶的確有明顯特色。這個和廈門挺像,只不過廈門概率更高一點,因為廈門的利益更現實,兩岸經濟一體化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我認為,重慶和廈門都是自貿區申請者里非常容易說出自己特色的地方。

出于對中亞的政治考量,也有可能在新疆、寧夏或者陜西開一個,不過可能不叫自貿區,估計會給予一個別的名稱。

集中精力應對阻力

NBD:從您上面所說的來看,您認為東部地區更具備優勢?

陳波:這次改革阻力已經很大了,這次深水區改革,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東西,不是說不想改。這次改革意義重大,困難也很大。這樣的話,不應該全面開花,而要認真仔細地去操作深水區的改革。

所以上海做第一個試驗,不應該操之過急。當然時不我待,推廣要有層次和先后順序。中國在做這樣的改革的時候,也要和國際接軌。

以歷史為借鑒,中國先是建立深圳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成功以后,又開了浦東和天津濱海新區。經濟特區雖然有,但是不能全國都有。如果全國都有,這樣萬一出了問題,壓力也太大了。而且改革的阻力很大,反對聲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要集中對付阻力,當然有些阻力可能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認為具備改革的地方還是主要在東部。東部有這樣的基礎,能形成倒逼式的改革,并且上海已經開始了,政府可以集中精力。

NBD:我們再回到上海。上海是龍頭,標桿性的樣本擺在那兒。上海正在推動制定自貿區條例。這個自貿區條例,在后續批復的其他自貿區里會不會形成最基本的法律框架?

陳波:這個非常有可能。繼自貿區內暫停外資“三法”、央行支持自貿區金融改革30條出來以后,上海自貿區的頂層設計基本解決。在中央的改革精神下,把這些具體的細則落實后,后續批復的自貿區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改革,不用再從頭做了。

反過來講,新的自貿區出現的話,根據上海的經驗操作,也是在幫助上海作復制和推廣,只是這種復制和推廣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由一個點到多個點,再到一片,再輻射全國。

◎陳波:

經濟特區雖然有,但是不能全國都有。如果全國都有,這樣萬一出了問題,壓力也太大了。而且改革的阻力很大,反對聲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要集中對付阻力。

記者微論

自貿區不走幫政府招商引資的老路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自上海自貿區申報和運行以來,其他地方也紛紛申請自貿區。

翻看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有23個省份提出要將探索建立“自由貿易園區(港區)”作為今年及以后工作的重點。

這是一種政治表態,以證明自己跟隨改革步伐的決心,還是充分考慮了本地區已經具備自貿區試驗條件、并且也擬好了試驗方案的改革意向?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結果,似乎難以辨明。

真正具備自由貿易試驗(港)區條件的地方并不多。一位業內人士甚至稱,按照國務院的標準,目前來看沒有幾個地方符合這種改革條件。

在全國“兩會”期間,首先吃到螃蟹的上海自貿區和正在準備獲批的天津自貿區依然是媒體關注的重點。

根據上海自貿區的功能定位,其探索的是與國際接軌的投資準入規則,探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中央給上海自貿區的任務是制度創新,而不是走給特殊優惠政策以招商引資的老路。

天津方面也透露,正在申請的天津自貿區功能定位跟上海一樣,是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園區試點,探索的是行政審批,為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從這個角度看,設立自貿區不但不是政策順風車,反而是一種削權。

如此一來,那些認為自由貿易園區成為要紅利、要資金、要優惠的抓手的想法,可能要落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周洲發自北京 隨著上海自貿區的細則逐一落地,其政策優勢進一步顯現,這無疑加強了我國其他地方效仿的意愿。據悉,目前有23個省份想申請自貿區,有多少能夠最終如愿?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針對這個問題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他表示,當前改革阻力很大,反對聲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23個地方都成為自貿區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后可能會有兩到三家獲批。 應有兩三家自貿區良性競爭 NBD:目前23個省份在申請自貿區,您覺得符合條件的能有多少? 陳波:23個省份里有一些已經進入商務部的審議階段,還有一些是省里面提出了方案,還沒有上交中央部委。我認為這23個地方都設立自貿區的可能性非常小,因為“熱炒”不是深水區改革所應該具有的態度。 既然是深水區改革,里面肯定會有很多風險。地方政府完成頂層設計和制度設計需要很多精力。在這個時候自貿區變成一股風潮,很可能搞亂了或者搞失敗了。我認為,鋪開攤子肯定是不對的。但也一定要有新的自貿區。 從上海自貿區的名字來看,它本身就叫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這兩個字可以換成其他地方,宗旨是引入市場競爭,不光是國內的,國外的也要,關鍵是看政府和國有企業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沖擊,為將來更深層次加入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協定做好準備。 從這個角度出發,經濟制度的改革本身應該要有競爭,如果上海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因為保守等,造成了自貿區建設緩慢,也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應該有兩到三家的自貿區或者自由貿易港區,有類似的改革,形成相互促進的競爭。 比如說,中央同樣給了大方針政策,底下要看誰改得好一些、改得快一些,這樣能形成一種良性競爭,那么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實現。 一直以來傳說的粵港澳自貿區、天津自貿區,類似于這類條件成熟的地方,不妨可以開兩到三家。天津和廣東剛好代表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一個是環渤海地帶,一個是珠三角經濟帶,加上長三角經濟帶,它們作為自貿區或者說是中國改革深水區試點,不僅能夠促進良性競爭,也能產生輻射效應。如果這三個經濟帶輻射得很順利,自貿區試驗在全國推廣也會很自然。 廈門較具優勢 NBD:您覺得西部該不該設一個呢?西部很多省份都在提這個問題,認為當年開放的時候,先是特區、沿海,再是沿邊,完了才輪到內陸。 陳波:其實大部分領導心里是很清楚的,中西部地區申請自由貿易區有點牽強。 當然西部地區可以提出自己的特色。自由貿易,我們一般的理解是“貿易便利化”,但上海根本是在做自由經濟區。不管你做什么,你必須要有涉外業務,要有外資和內資以及與國資之間進行良性競爭的試驗在里面。 西部地區,有些只有國家扶貧的項目,你說做自貿區改革,意義在哪里呢? 我個人感覺申請的地方可能是感受到了壓力,尤其是浙江和江蘇。因為上海自貿區發展得好的話,很可能對這兩個省造成很大壓力,金融企業可能就直接移到自貿區去了,對他們肯定不是好事兒。為了避免虹吸效應,自己來辦自貿區,事情就解決了。 內陸地區如果能拿到自貿區的話,也能享受國家政策。但是自由貿易和將來可能出現的自由貿易區,主要不會體現在政策的優惠上,而是體現在政策的放松上,是管制的放松和權力的下放。 自貿區一開始就講得很明確,優勢在于改革和管制上的放松,是經濟運行的自由化,而不是在經濟優惠方面體現出來。 之所以有這么多省市申請自貿區,一是地方政府顯示政治姿態,另一個是沒有搞清楚,還在以為爭取到了自貿區就有政策上的優惠,這是認識上的欠缺。 NBD:重慶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呼聲較高。 陳波:重慶有特殊優勢。重慶是直轄市,做自由貿易區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如果國家有經濟發展戰略考量的話,讓中西部加快改革步伐的話,重慶有一定的可能性。 國家考慮東盟周邊國家的戰略可能會以重慶為起點。比如修建高鐵一直通到泰國、緬甸,將來從歐洲非洲運過來的貨物不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而是通過臺灣海峽或者南海,甚至直接從緬甸通過高鐵運到中國。那么這個重點就是重慶。重慶有與國家戰略相吻合的區位優勢和政治優勢。 我要強調一點,如果天津給了,上海有了,北京因為是首都不可能做自貿區,直轄市4個里面3個都要有,從這個角度,重慶的確有明顯特色。這個和廈門挺像,只不過廈門概率更高一點,因為廈門的利益更現實,兩岸經濟一體化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我認為,重慶和廈門都是自貿區申請者里非常容易說出自己特色的地方。 出于對中亞的政治考量,也有可能在新疆、寧夏或者陜西開一個,不過可能不叫自貿區,估計會給予一個別的名稱。 集中精力應對阻力 NBD:從您上面所說的來看,您認為東部地區更具備優勢? 陳波:這次改革阻力已經很大了,這次深水區改革,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東西,不是說不想改。這次改革意義重大,困難也很大。這樣的話,不應該全面開花,而要認真仔細地去操作深水區的改革。 所以上海做第一個試驗,不應該操之過急。當然時不我待,推廣要有層次和先后順序。中國在做這樣的改革的時候,也要和國際接軌。 以歷史為借鑒,中國先是建立深圳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成功以后,又開了浦東和天津濱海新區。經濟特區雖然有,但是不能全國都有。如果全國都有,這樣萬一出了問題,壓力也太大了。而且改革的阻力很大,反對聲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要集中對付阻力,當然有些阻力可能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認為具備改革的地方還是主要在東部。東部有這樣的基礎,能形成倒逼式的改革,并且上海已經開始了,政府可以集中精力。 NBD:我們再回到上海。上海是龍頭,標桿性的樣本擺在那兒。上海正在推動制定自貿區條例。這個自貿區條例,在后續批復的其他自貿區里會不會形成最基本的法律框架? 陳波:這個非常有可能。繼自貿區內暫停外資“三法”、央行支持自貿區金融改革30條出來以后,上海自貿區的頂層設計基本解決。在中央的改革精神下,把這些具體的細則落實后,后續批復的自貿區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改革,不用再從頭做了。 反過來講,新的自貿區出現的話,根據上海的經驗操作,也是在幫助上海作復制和推廣,只是這種復制和推廣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由一個點到多個點,再到一片,再輻射全國。 ◎陳波: 經濟特區雖然有,但是不能全國都有。如果全國都有,這樣萬一出了問題,壓力也太大了。而且改革的阻力很大,反對聲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要集中對付阻力。 記者微論 自貿區不走幫政府招商引資的老路 每經記者周洲發自北京 自上海自貿區申報和運行以來,其他地方也紛紛申請自貿區。 翻看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有23個省份提出要將探索建立“自由貿易園區(港區)”作為今年及以后工作的重點。 這是一種政治表態,以證明自己跟隨改革步伐的決心,還是充分考慮了本地區已經具備自貿區試驗條件、并且也擬好了試驗方案的改革意向?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結果,似乎難以辨明。 真正具備自由貿易試驗(港)區條件的地方并不多。一位業內人士甚至稱,按照國務院的標準,目前來看沒有幾個地方符合這種改革條件。 在全國“兩會”期間,首先吃到螃蟹的上海自貿區和正在準備獲批的天津自貿區依然是媒體關注的重點。 根據上海自貿區的功能定位,其探索的是與國際接軌的投資準入規則,探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中央給上海自貿區的任務是制度創新,而不是走給特殊優惠政策以招商引資的老路。 天津方面也透露,正在申請的天津自貿區功能定位跟上海一樣,是綜合性的自由貿易園區試點,探索的是行政審批,為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從這個角度看,設立自貿區不但不是政策順風車,反而是一種削權。 如此一來,那些認為自由貿易園區成為要紅利、要資金、要優惠的抓手的想法,可能要落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