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多以商務咨詢名義注冊 中介機構利潤頗高

2014-03-17 01:21:1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王霞 發自上海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赴美生子背后存在豐厚的利潤。平均來看,每位孕婦除簽證機票以及醫療費用外,交給中介機構的費用大約在20萬~30萬元。

此外,由于赴美生子行業處于灰色地帶,且無相關行業標準及監管,而商家之間也處于無序競爭的狀態,惡性競爭已有所顯現。

赴美生子產業利潤頗豐

上海一家中介機構銷售人員給記者提供的一份 《套餐資費預算》顯示,根據住宿、膳食、嬰兒照顧、媽咪照顧的不同,資費為六個等級,并組成了六個套餐,價格分別在9萬、14萬、17萬、24萬、35萬、50萬左右。

上述套餐包含的項目僅僅包括在美國住宿、餐飲和護理費用,而客戶的簽證、往返機票、醫療等費用需要重新計算。

“大部分人都選擇20萬~30萬元的套餐。”前述市場人士說道,“實際上,公司更多提供月子會所的代理工作,很多具體事情比如簽證申請、證件辦理等還需要孕婦自己去做。”

記者從上述市場部人士處了解到,不少中介機構人員僅為幾個人,經營成本很低。以較成規模的中介機構為例,“一年客戶在3000個左右,合同收入至少在6億元。”

月子中心、機構或過度宣傳

前述市場部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赴美生子的中介機構之所以有豐厚的利潤,主要利用了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

記者注意到,從目前中介機構及月子中心的廣告來看,幾乎所有的機構均宣傳為孕婦們提供產婦量身定做的營養餐、專人體檢、舒適的住房以及全天候醫護服務。

不過,“其實很多孕婦在赴美生子之前,并不知道洛杉磯的情況,很多人僅僅是通過網站的宣傳和圖片了解而無法實地考察。”前述市場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介機構恰恰利用了這一點。實際上,月子中心的工作人員寥寥無幾,很多機構很難實現“一對一”服務。

并且,據其介紹,絕大部分月子中心缺乏醫療資質,但對外卻宣稱有專業醫生和護士。一些月子中心的醫生和護士是在醫院兼職,遇到緊急情況時,孕婦缺少保障。

行業標準與監管缺失

事實上,赴美產子的最大隱患是缺少法律保障。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美國,無論是月子中心還是民宿,沒有一家得到政府商業注冊,美國文化中并沒有“月子”一說,月子中心屬于新興行業,并沒有相關政策的規定。

目前,美國有大大小小月子中心約500家,其中少部分以酒店、度假村等名義注冊,均處于法律無法監管的灰色地帶,而大部分在自住房屋內開設的“民宿”,則是非法經營。

國內一家中介機構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實際上,國內的中介機構基本就是月子中心代理商,之所以不涉及產檢、生產等也是為了規避法律風險。

記者了解到,國內絕大多數美國月子中心的代理商,都在工商局以“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名義發起成立,法定經營范圍中與赴美產子相關的,是帶有擦邊球性質的“旅游咨詢服務”。

從服務內容上看,這些代理機構更多幫助孕婦準備材料并進行培訓,而不包攬相關工作。這樣一來,即使孕婦在月子中心遇到問題,也很難通過法律途徑追究月子中心在中國代理商的責任。

中介公司相互“抹黑”

雖然目前該行業并沒有相關標準和法律監管,但是由于近年來月子中心及中介機構數量激增,商家之間處于無序競爭狀態,惡性競爭已開始蔓延。

前述市場部負責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現在行業內的不少企業都以詆毀競爭對手來獲得客戶,這已經是行業的普遍現象。

“現在對于不少機構來說,赴美生子是‘肥肉’,且門檻很低,因此,各公司為了搶客戶出現惡性競爭。”前述人士告訴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