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03-18 08:47:29
本報實習記者張玉潔
截至17日晚間,共有54家化工企業披露2013年年報,其中38家營收實現增長,占比達70%;24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僅為45%。根據wind數據,目前已經發布業績快報的199家化工企業中,有100家利潤同比實現增長,顯示出化工行業仍處于弱復蘇態勢。但部分子行業在經歷去產能之后觸底回升,凈利潤和增速都保持較高水平,其中不乏氨綸、草甘膦等明星產品。
投資人士分析,化工屬于強周期行業,行業景氣程度容易大起大落。盡管我國化工業整體產能過剩,但其中一些子行業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2014年繼續看好因環保因素對部分子行業形成的供給收縮影響。
兩極分化明顯
目前已披露年報的54家化工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869億元,實現凈利潤49億元。營收方面,友利控股(000584)、中泰化學(002092)、鼎龍股份(300054)、西隴化工(002584)、國通管業(600444)和沙隆達A同比增幅在30%以上。凈利潤方面,友利控股、寶碩股份(600155)、沙隆達A、英力特(000635)、新鄉化纖(000949)等9家公司凈利潤增長翻倍。
由于公司房地產業務收入大幅增加,以及去年氨綸價格整體回暖,友利控股2013年營收增速名列第一,凈利潤更是同比猛增790%。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并派現8元(含稅)。在退出氯堿行業轉型新型建材行業后,寶碩股份利潤同比大增601%。
行業兩極分化局面明顯,利潤榜前四強上海家化(600315)、寶碩股份、威遠生化(600803)和恒逸石化(000703)凈利潤總和超過26億元,占比超過56%。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備受“內斗門”等因素影響,上海家化2013年凈利潤增長率下降明顯,不過仍以8億元凈利穩居榜首。
6家化工企業出現虧損,虧損共計22.9億元。其中吉林化纖(000420)虧損3.9億元,同比下降4066%。安納達(002136)、天晟新材(300169)和南風化工(000737)都是首次且大幅虧損,利潤同比下降均接近200%。山東海化和新民科技2013年分別虧損11.3億元和5.2億元,業績墊底。由于連續兩年虧損,這兩家公司披星戴帽。
*ST海化所處的氯堿行業為產能過剩的重災區。年報顯示,公司純堿產品收入同比下降12.05%,毛利率僅為3.88%。
分析人士表示,氯堿行業產能過剩一直較為嚴重,加上“八項規定”等政策對堿業下游行業產生負面影響,產品銷售受到一定影響。另一家以堿行業為主業的青島堿業(600229)去年虧損1.1億元,公司收到政府補貼1.6億元才實現扭虧為盈。前述人士指出,*ST海化單依靠主業翻身難度較大,還要看大股東中海油如何進行資產重組。
*ST海化去年12月宣布進入重組,公司擬將所持有的吳江新民化纖有限公司100%股權、蘇州新民印染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東方恒信。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