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3-19 13:34:57
中歐溫頓成為繼中貸信創之后的又一起高管跑路案。在國人關注理財的熱度提升的同時,人們也開始關注這些理財產品的提供者的可靠程度。
到底是誰在給我們提供理財服務?可靠程度有多高?我的財產能否得到預期的收益?這些投資理財公司的生存現狀是怎樣的?為了得到一手的信息,《證券日報》記者三人組來到三元橋-國貿東三環一線調查第三方理財公司,為您揭開它們熟悉而神秘的面紗。
有人興起有人敗落
近兩年,各類理財產品的爆發式增長,令第三方理財機構隨之興起。
而翻開北京市地圖,打開搜索瀏覽器,輸入理財公司二字,你會發現“**理財總公司,**理財咨詢公司,**理財顧問公司”撲面而來,據百度地圖顯示的數據來看,總計有4262條相關公司。
在生活中,時不時我們就會接到陌生人的電話,詢問是否有理財需求,而這些陌生人就來自上述千家公司之中的一個。
這一次陷入高管逃離風波的中歐溫頓位于國貿CBD地區,但是記者走訪發現,這里聚居著不僅中歐溫頓一家理財公司。
“我們這個樓里有十幾家理財公司。”位于國貿地鐵附近一座寫字樓的物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周邊的寫字樓里也有,“來這里辦公覺得高大上,符合‘理財’這個詞的定位吧。”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周圍的幾座寫字樓,這里都有一些標識著“投資理財”的公司。此后,記者以購買理財產品的身份走訪了多家帶有“理財”、“投資”的公司。雖然同在一所樓里辦公,不同的公司卻有著不同的光景。記者來到一樓層某投資理財公司,該公司大門緊閉,上面貼著“停止營業,轉租”二字,透過玻璃大門,記者看到這里早已人去樓空。
而來到另外一家投資理財公司,空蕩蕩的辦公樓里僅有兩位工作人員,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因為規模擴大,搬到建國門附近的寫字樓了。
上述兩種情況只是記者見到的為數不多的情況,更多的是理財公司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在記者走訪的公司中,規模小的公司僅有三、四個人,規模大的有70人至80人。
在某家理財公司前臺,記者看到墻上掛著眾多貌似開展合作的銀行牌牌:工商銀行、北京銀行、中信銀行等等。這是否是意味著這些理財公司銷售的是上述銀行的理財產品?還是銀行為理財公司提供擔保?公司的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并不是這樣,但足以撐場面”。
誰在為你理財?
依托國內理財市場的火爆,第三方理財機構在近年內取得了飛速發展。按照常人的理解,第三方理財機構是指獨立于銀行、保險、金融公司的中介理財機構,它們獨立地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判斷所需投資工具,提供綜合性的理財規劃服務。
這意味著,第三方理財機構應該是“只賣規劃不賣產品”或“規劃為主產品為輔”。但記者在走訪的時候發現,現在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幾乎全是“產品導向型”,即在挖掘客戶之后,能做到的只是賣產品,對客戶的財產情況、理財需求不會做詳細的詢問,所謂的理財經理、理財規劃師,其實與普通銷售人員無異。
在某一家理財機構,得知記者有購買理財產品的需求之后,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出示了公司提供的三款產品,分別是:投資30萬元至50萬元,年化收益率為10%;投資50萬元至100萬元,年化收益率為12%;投資100萬元至300萬元,年化收益率為13%;投資300萬元以上,年化收益率可達15%以上。
在這個過程中,該銷售人員僅詢問了記者有多少資金、能夠做多長時間外,從未過問記者對風險的認識、承擔風險的能力等問題,也沒有給出適合記者的理財規劃建議,只是一味地強調產品的安全性高、多少人購買過這款產品、公司的規模大等。此外,他還告訴記者,這些理財產品保本保息,只是不能在合同中體現。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個行業從業人員魚龍混雜,這些所謂的理財師,大都是銷售產品為主,并不一定是投資理財類專業人士。
在記者走訪三元橋沿線寫字樓時,一位物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他之前曾做過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后因壓力大,賺得也不多,最后辭職不干了”。
一位曾在第三方理財公司工作過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此前在某水泥公司做水泥銷售,辭職后應聘到某一家理財公司,“我對外宣稱是理財經理,但其實每天的工作就是對著電話本打電話賣產品,屬于最底層的員工。接電話的人一般沒等我說完就把電話掛了,而且公司每個季度會進行業績考核,淘汰業績最差的人。銷售任務完成不了,工作壓力又大,后來就沒干了”。
在了解到這樣的情況后,一位需要理財的消費者很是疑惑:把錢交給這些人,我們能否放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