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1 00:40:37
每經評論員 葉檀
最近某些城市房地產交易量大跌與人民幣大幅下挫同步,使中國經濟拐點論再次熱鬧。
其他信號被刻意忽略。
3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努力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加強分析研判,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切實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抓緊出臺已確定的擴內需、穩增長措施,加快重點投資項目前期工作和建設進度,及時撥付預算資金。落實和完善促就業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經濟增速穩定提供改革空間,這一前提不會變。
與此同時,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釋放消息,今后不會考核地方政府房價(控制目標),盡可能減少行政干預市場。3月19日,兩家地產公司中茵股份、天保基建發布公告,其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通過。此前,萬科B轉H獲批、綠地公告預計登陸A股市場試圖再開房地產公司借殼上市大門。值得關注的是,兩家公司的再融資位于徐州和天津,暗示支持城市群建設,尤其天保基建的項目位于天津空港區域、天津濱海地區,使得京津冀城市群背后的強大推動力呼之欲出。
另一方面,目前涉煤信托、中小企業信用債、包括房地產高利貸鏈條都暴露于泡沫破滅風險的高強度輻射之下。隨著天潤置業等案例的處置,銀行與民間投資者逐步消除泡沫產生的壞賬,已成現實選項。
買單的還有國際投資者。今年3月7日到3月18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下跌1.1%,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旗下投行東方匯理高級經濟學家DariuszKowalczyk警告: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逼近或跌破6.19,將對離岸人民幣市場和中國企業產生重大影響。以往做多人民幣匯率運用的工具是,“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TRF)。摩根士丹利亞洲貨幣與利率主管GeoffKendrick估計,這類TRF的損失將達到23億美元,涉及合約總值1500億美元。由于是結構性產品,結構與條約均不透明,目前只能估算做多人民幣匯率者的大致損失。
刺破小泡沫,換來大安全,中國政府正在這么做。
因2008年金融危機而出名的塔勒布先生最新力作是《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受益》,理論之一就是用小崩潰換來大安全。如感冒時不服藥,每年有一兩次發燒,調動體內免疫系統,以免身體全面崩潰。又如,平時不要干預經濟體能夠承受的金融小危機與局部泡沫小破滅,這樣就不會形成影響金融全局的不可控制的大破滅。中國政府試圖讓更多的投資者習慣風險,同時嚴控系統性風險,維持經濟增長的底線。
小破滅在政府可以控制、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認為人民幣匯率就此崩盤的說法,忽略了匯率下行之后真實出口的上升,以及近幾年官方與民間不斷囤積的美元與黃金,如果中國人民幣會遭遇類似東南亞金融危機似的大崩潰,意味著全球金融難以幸免。
當央行感覺銀行整體受威脅,他們針對互聯網金融出手,支付寶與理財通等因此付出沉重代價。在全局穩定與局部創新之間如何均衡,做法是以全局為重、讓超前的互聯網金融等一等。只要能整體復蘇,只要能夠取得最后的勝利,局部得失、一些標志型企業被誤傷,無關大局。
如果房地產幾萬億信托出現問題,如果銀行壞賬高到難以抑制,如果人民幣匯率跌到信心全失,央行將毫不猶豫降準降息,購入人民幣出售美元,這是彈藥庫里的現成武器。
全面崩潰論者醒醒吧,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城鎮化升級,為了形成具有風險承受力的金融市場。成功,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就是全局性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