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霧”罩廣東養雞業:活雞銷量普遍收縮一半以上 出場價格一度跌到成本的1/3

人民日報 2014-03-23 09:10:22

 全國最大的家禽養殖企業之一,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鵬程透露,自去年以來,集團養雞業巨虧10億元。這樣的虧損對于小公司和養殖農戶來說造成的沖擊會更加強烈,“很多人做夢都沒想過會遇到這么大的危機。”溫鵬程說。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霧太大,睇(廣東話,看)不清啊!”對于下一步市場前景的判斷,養雞場老板廖乾章這樣描述。他看著遠處模糊不清的小山坡,勉強露出一絲苦苦的笑。

這里是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金竹村邊的一塊荒坡地,廖乾章已在這里養了10年雞,但最近這一年,生意比較難做。一連兩波H7N9禽流感疫情,肉雞市場頹靡不振,價格降到冰點,廖乾章和幾個合伙人一下虧了200多萬,市場至今未有明顯回暖跡象。就像進入3月的珠三角,不僅沒有迎來春暖花開,反而是一個陰天連著一個陰天,到處都被蒙蒙的霧霾籠罩。

像廖乾章的養雞場一樣,“霧”也籠罩著三水大大小小3000多家禽類養殖場乃至整個廣東的養雞業。記者調查發現,自去年3月以來,廣東各地活雞銷量普遍收縮一半以上,出場價格一度跌到成本的1/3。業內紛紛感嘆,“養雞業可能正經歷繼1997年之后最大的行業危機”,企業和養雞戶幾乎沒有不虧損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家禽企業倒閉的現象。

  兩波沖擊,養雞企業虧得多、賣不動、工人不愿來

廖乾章的賬本上,詳細記著每天的價格行情和出貨量,他捏著兩根粗皮裂口的手指,把賬本一頁一頁翻給記者看:“養雞成本每斤算下來5元多一點,到現在還保不了本;往年這個時候農民工回城,都是價格最高,最好賣的時候。”

三水是珠三角肉雞的重要養殖基地。廖乾章的養雞場占地150多畝,年出欄量70—80萬只,銷往廣州、深圳、東莞和佛山本地等。生意本來做得挺好,可去年3月底禽流感爆發,價格從每斤5.3、5.4元一下子掉到1.6元。“每賣一只雞就虧10多元。”

廖乾章和“老伙伴”們咬牙忍著,眼看市場漸漸恢復了元氣,價格也一點一點上來,到了9月,開始有錢賺了。可隨著8、9月份廣東等地陸續查出人感染H7N9陽性病例,第二波沖擊又洶涌而來,“剛閃了腰,還沒好全,又閃一次。價格又掉回2元多。”他無奈地說。

賣的多,虧的多,廖乾章只得壓縮養殖量。他身后,是一字排開的整齊雞棚,看起來高大壯觀。但一撩開簾子走進去,發現幾個棚都是空空的,除了地上撒著一層消毒的白石灰。“我們共58個棚,現在只有6個棚有雞,都是剛剛捉來的小雞苗,到5月都不會有成雞可賣。”一位合伙人長嘆一口氣,存欄那些才養了40多天的4萬多只雞,挖了個坑,都給埋了。“心疼啊,可沒辦法,一只雞一天吃0.3元的飼料,4萬只雞一天就吃掉一萬二,再養下去虧得更多。”

廖乾章戲稱,現在養雞就是“三無”狀態:虧得多,無錢;賣不動,無市場;人心惶惶,無工人。他的雞場,以往要雇20個工人,現在只有不到10個。“怕養雞感染禽流感。”今年第一批,廖乾章只打算養10萬只,僅是常規年份的一半。

這其實是廣東整個養雞業的縮影。家禽業分析師黎劍雄總結了廣州江村、太和兩家家禽批發市場過去3年以來的日平均交易量:2011年分別是7.56萬只和6.58萬只、2012年是9.48萬只和7.38萬只,而到2013年,跌到了4.8萬只和4.4萬只。“行業正處于整體虧損狀態,并呈現連鎖反應。”廣東省家禽業協會會長陳迎豐表示,因肉雞消費急速下滑,銷售出現虧損;引至雞苗銷售下滑,供應出現虧損;虧損效應隨之傳導到父母代、祖代種雞養殖企業。

全國最大的家禽養殖企業之一,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鵬程透露,自去年以來,集團養雞業巨虧10億元。這樣的虧損對于小公司和養殖農戶來說造成的沖擊會更加強烈,“很多人做夢都沒想過會遇到這么大的危機。”溫鵬程說。

  減產降低上市量,做好防疫保證上市雞安全

溫氏集團所在的云浮,養雞戶連先生陪著家里養的4萬多只雞過了一個惶恐不安的春節。而今,這些雞都已經過了120天的正常養殖期,因溫氏集團受行情所迫推遲收雞,連先生每天都在算著虧損賬,可也不得不繼續等待。

去年12月,溫氏就召開了H7N9禽流感事件應急研討會,要求下屬養雞公司嚴格執行減產計劃、屠宰肉雞入庫、人道毀滅雞苗等手段,大幅度降低上市量,主動應對消費市場萎縮沖擊。減產計劃從今年1月啟動,目前養雞量已比平時減少20%左右。

溫氏有著160家子公司,三黃雞產量約占全國1/5,規模雖大依然是如履薄冰。廣大中小型企業和養殖戶的日子更是難熬。為度過危機,廣東養雞業正積極應對。

開平市禽業協會會長、參皇集團副總經理黃永祿介紹,開平主要采取兩個辦法,一是降價銷往對禽流感不是那么敏感的市場;二是減產,有很多養殖戶直接把養了五六十天的雞宰殺。

除了減產,就是以更高的標準做好防疫,保證上市雞的質量安全。“打鐵還要自身硬。”廖乾章說,雞場有全流程的疫情監測手段:雞苗一進來,就要完成雞瘟、流感等一整套免疫程序;平時雞舍要定期消毒、噴灑消毒水;一批雞出欄后,整個雞舍都要重新清潔,鋪撒白石灰消毒后才進新雞,“養了這么多年,人也沒事,雞也沒事。”

三水區農林漁業局副局長黃天德介紹,他們定期派人到各養雞場巡查抽檢,血樣直接送佛山市統一監測;特別是雞出欄的時候做好產地檢疫,所有的雞都憑檢驗證進市場,確保不讓問題雞上市。“三水一年4000萬只的上市量,至今尚未發現問題。”

政府方面也已給出相應的補貼措施。去年,除了中央、廣東省財政下發的相關補貼之外,各地市農業局也向市政府提出了對于本地家禽養殖業進行補貼的申請。記者從廣東省農業廳獲悉:廣東省將安排超億元補貼資金,主要用于對種禽場生產維持性補貼、新收儲家禽產品的企業補貼及對家禽養殖企業的相關貸款進行貼息。

  恢復消費信心,要加強科普宣傳,長遠看養殖業還需提升水平

“從2月18日以后,市場情況有所好轉,銷量和價格都有所回升。”黃永祿說,“最嚴重的時候,賣一只雞要虧12到16元,現在售價回調了一些,虧損相應減少。”

不過,對于未來市場形勢,黃永祿仍不樂觀。“今年上半年估計還會極其困難,下半年情況如何,恐怕得到時候再看。”這跟廖乾章的迷茫如出一轍。

那么,正在苦苦掙扎的養雞業,該如何沖破“霧霾”?黃永祿認為,政府的補貼當然代表了一種扶持、一種溫暖,但相對于巨額虧損,“撒胡椒面式”的補貼如同“杯水車薪”。而對不少專家呼吁過的保險,黃天德說,“因為風險太大,投保分散成本高,保險公司根本不愿意為養殖戶投保。”

廖乾章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消費信心的恢復和市場的回暖。“當務之急,希望能強化理性、客觀、科學宣傳,糾正誤讀,刺激消費回升。”

對于禽類養殖企業和養殖戶來說,要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如何提高風險防范能力。拿溫氏來說,雖在養雞業上虧損10億元,但集團去年營業收入依然達到了350億元。原因就在于早已實現多元化經營來降低風險,近年來其養豬業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減緩了經營壓力。

“家禽養殖業脆弱,主要原因是專業化、集約化程度過低,行業進入門檻低,散養戶、小企業的專業化經營管理能力較弱,抗風險能力較差。”溫氏集團總裁溫志芬認為,要增強家禽養殖行業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一是要提高家禽養殖的專業化水平,減少疾病對家禽的影響,二是要促進家禽養殖的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個體散養方式不利于疾病的防控,對市場供求關系的判斷和市場風險的應對能力弱,容易造成資金的盲目投入及退出,這些都亟待改變。”

延伸閱讀

活禽市場應定期休市清洗消毒

從防疫的角度來講,活禽市場存在傳播疫病的風險,所以要加強監管。首先,應建立并嚴格執行定期休市、清洗消毒的制度,加強活禽市場的監測。其次,要鼓勵在活禽市場建設專門的屠宰間,消費者買了雞鴨后到屠宰間集中宰殺后再帶走。再次,地方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決定是否關閉活禽市場,是永久關閉還是暫時關閉。最后,要逐步改變飲食習慣,引導消費者食用冰鮮雞,同時產業供應也應逐步做相應調整。

正規渠道購買檢疫合格的禽肉可保安全

截至目前,尚未在養禽場中檢測到H7N9流感病毒,家禽養殖場并未受到H7N9流感病毒污染。禽群出欄時,按規定必須經產地檢疫合格,由官方獸醫出具檢疫合格證明,才能調運進入市場。從正規市場、超市、商店購買的禽類和禽類產品是有安全保障的。雖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H7N9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機理,但所有流感病毒的抵抗力都非常弱,高溫可以殺滅病毒。只要在加工時烹調熟透,禽肉是不會攜帶病毒的。因此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經過檢疫合格的禽肉是安全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本報記者朱雋整理)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4-03/23/nw.D110000renmrb_20140323_1-09.htm

責編 劉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