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5 02:54:5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珺 杜冉樂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楊珺 杜冉樂 發自成都
快遞行業的“最后100米”一直是行業難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四川一家上市公司三泰電子(002312,SZ)正在開展的一項業務正試圖解決快件投遞問題。
這款叫做“速遞易”的業務,簡單來說,就是在小區、學校等地安裝快遞箱,快遞員不需要打電話告訴收件者,等待其取件。而是將快件直接投放入快遞箱,收件人根據個人信息自行取件。
一個看似簡單的投遞程序改變引來了資本市場的極大關注。記者發現,自去年末以來,三泰電子憑借其開拓的新業務,股價在4個月內已翻番。
速遞易布局快遞箱的目的不僅在快遞業,記者通過三泰電子2013年發布的配股說明書發現,該公司同時希望將快遞箱打造成為社區金融、社區電商等入口。“現在我們只是在搭建一個平臺,至于這個平臺之后可以做什么,想象空間還是很大的。”三泰電子董秘賈勇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速遞易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在快遞行業與廣告傳媒方面前景或可期,但互聯網入口方面可替代性較強,模式能否成功尚需觀察。
快遞員承擔使用費/
昨日(3月24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成都市一環內原全興酒廠舊址的蓉上坊二期小區。在該小區一單元電梯口與二單元電梯口之間,記者看到一個類似報箱的“速遞易”,不過這個號稱智慧城市便民項目的“速遞易”產品出現了故障,旁邊張貼的一張告示顯示,“取件請明天午后”。
記者注意到,小區門口已聚集了3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貨件堆滿了整個電動車,快遞員都在忙著給業主打電話。記者在一旁聽到一名業主在電話中很驚訝地說,“咋壞了?好煩哦!”
根據三泰電子公告,2012年12月該公司以6000萬元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成都我來啦網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我來啦公司),從事“速遞易”業務及在此基礎上推出的“24小時自助便民服務網格及平臺項目”。
記者聯系了我來啦公司一名李姓工作人員。李姓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公司主要是給小區免費安裝“速遞易”,一定程度上會減輕物業公司的工作量,目前主要由快遞員承擔快遞箱使用費用,一單4毛至6毛錢不等,按照“三七分成”模式,小區物業占三成,他們占七成。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我國包裹物流成本結構中,最后一公里配送占到包裹物流成本的50%。
對于具體的盈利能力,賈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尚未展開整體運營,盈利能力還難以預測。不過公告顯示,2013年我來啦公司已經產生126萬元的營業收入。國金證券2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按照100萬個包裹、每件4角的價格計算,快遞收入約為40萬~50萬元。
按照三泰電子的規劃,“速遞易”項目投產后年均營業收入將達到4.8億元,稅后凈利潤可達到1.27億元。而2013年該公司的凈利潤僅為8700萬元。
推廣尚有難度/
多家快遞公司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速遞易”業務早有接觸。根據國信證券3月18日發布的研報,暨南大學“速遞易”的注冊快遞員名單上,已經有四通一達、京東商城、亞馬遜等的身影。
“現在具體的網點布局數量我們沒有公開,不過成都這邊已經有大概600個網點。”賈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三泰電子2013年的配股說明書,公司擬向全體股東配股募集資金7.5億元用于在全國15個重點城市第二期12000個網點的布局。
四川省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賀澤俊表示,目前“速遞易”推行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我知道很多快遞公司自己也在做儲物柜,比如圓通、中通等,但是推廣起來不太容易,主要是無法解決當面簽收的問題。”
某快遞公司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表示,主要是通過購買機器自行安裝來推廣快遞箱模式,“只是在一些派件比較困難的學校或小區布一些,一般還是直接由快遞員送。”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小區、學校等場所“速遞易”盈利性并不高。“有物業的小區,貨物可以由物業代收,并且貨物的保管安全性更高;學校等周轉率較高的場所早已經有快遞入駐,作為校園內部集中收貨、發貨的點。”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大型互聯網公司一旦進入該行業,“速遞易”的風險不容忽視。“如果2014年中期突然有巨型互聯網廠商不計成本殺入該領域,公司整體股價表現及市值表現將遭到一定質疑。”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快遞箱=互聯網平臺?/
三泰電子的目標還不僅在快遞行業。根據其配股說明書,在完成快遞布局后,“公司將結合云服務后臺、虛擬終端、金融服務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綜合服務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系統,搭建網格建設及平臺,提供社區自助金融服務、社區電子商務服務、社區健康服務、媒體廣告服務、緊急求助服務、無線WIFI服務等。”
不過業內人士并不看好快遞箱作為互聯網入口及O2O的前景。“我不怎么看好這個模式,我的直觀感覺是,一個戶外的平臺很難成為互聯網入口,因為它的接觸頻率太少。”知名互聯網專家劉興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國泰君安在一份研報中稱,“未來公司將以布放在社區及寫字樓的24小時快遞自助服務系統為紐帶,連接線上和線下,形成O2O的閉環。”
對于如何形成O2O閉環,目前三泰電子并未明確。不過三網融合研究專家吳純勇表示,在O2O方面能否形成規模效應還得看其資源整合能力。
“至于電子商務服務、金融服務遠程醫療等還需要再觀察,因為這些業務其實早已是家庭互聯網、智能家庭的重要內容。如果電視機、路由器等家庭網關已經承擔了相應的業務,那社區的類似服務有無必要就需要再考慮了。”吳純勇認為。
“我們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跑馬圈地,大家都在抓緊時間進行拓展工作,增強用戶粘性。至于盈利方式等等,很多報告都已經有所報道,我們能肯定的是絕對會是顛覆性的改變。”三泰電子董事長補建在股東大會上表示。
“現在速遞易只是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搭建好之后,能夠做什么,想象空間很大。”賈勇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