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1 01:11:2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與騰訊聯姻之后,大眾點評網已經越來越彰顯自己的野心。近日,該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將大力發展結婚和酒店旅游兩大垂直領域。
至此,大眾點評網已全力擺脫此前單一的吃喝玩樂服務模式,再度發力垂直領域,進一步拓展O2O服務半徑。同時,大眾點評網CEO張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我相信除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之外,還會第四大平臺出現,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電商觀察人士認為,選擇騰訊陣營,將微信的社交屬性跟大眾點評的業務相融合再加上微信支付,想象空間大,“今年排隊赴美上市的公司中應該會有它一席。”
掘金婚慶O2O市場
張濤把大互聯網(PC+移動)解構成“人、信息、商品、服務”4個元素,每個連接點都有產生巨頭的機會。“百度連接人與信息,騰訊連接人與人,阿里連接人與商品,人與服務之間即是第四個巨頭的席位。”他進一步補充道。
在連接了餐飲、團購、點評等各個維度的信息之后,張濤這次把目光投向了并不透明卻又火爆異常的婚慶消費市場。
“結婚這個業務其實我們已經做了差不多近五年,直到今年初才正式成立結婚事業部。投入一定是因為認可它所處的行業和市場。”張濤說。
大眾點評網官方援引一份全國樣本調查數據稱,2013年中國結婚的新人有1600萬對,平均每對新人消費為5萬元,且每年的增長率為23%。
假設按照結婚行業5%的商家營銷費投放比例,大眾點評網結婚服務鎖定的市場體量將超過400億元。此外,張濤認為,大眾點評網沒有必要再去干苦力活,在餐飲領域已被驗證的營銷經驗,譬如品牌推廣展示、團購、優惠券等,均可以復制到結婚領域。
大眾點評網結婚事業部總經理楊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則認為,婚慶行業商戶對于推廣渠道的依賴性,遠遠大于美食、美發行業,“經過我們的調研,結婚行業中,通過門店自發進來所能接到的訂單量小于總訂單量的30%,70%的生意都是需要靠推廣渠道來獲取。”
他還透露,截至2014年3月,大眾點評結婚業務月營業額達到千萬級,月營收和月流量均獲得100%增長,全國商戶數超過五萬家。
因此,結婚業務將是2014年大眾點評網將重兵投入的首個戰略級業務。目前,這一服務已經覆蓋到全國地級的100多個城市,服務內容也從婚紗攝影、禮服等,延伸到婚宴、婚慶等12項服務。
億歐網聯合創始人、O2O分析師黃淵普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從實際情況來看,做婚慶O2O能更輕松實現盈利,尤其是對于大平臺來說,婚慶O2O是典型的現金流業務。“行業雖然有前景,甚至可以說是暴利。但是難點在于,餐飲這種輕決策完全由普通用戶做出評價,婚慶需要專業人士、普通用戶一起去做商家評價才具有參考價值。”
此外,由于涉及金額太大,用戶不太可能直接在線支付,婚慶O2O平臺方靠支付掌控閉環的難度較大,這就需要在信息流驗真上做出創新,也需要線下商家一起配合,減少相互之間的不信任。
打造中國版TripAdvisor
除了上述的婚慶市場外,大眾點評網第二個戰略級業務則是酒店旅游,其概念類似于TripAdvisor。
記者了解到,TripAdvisor是世界知名旅游點評網站,2011年12月于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前市值約139億美元,但該公司并不為中國用戶熟悉。2009年,TripAdvisor收購了中國旅游搜索引擎酷訊。不過,5年過去了,酷訊網在業界的影響力可以用每況愈下來形容。
“我們不會切入到OTA(在線旅游預訂)的環節。”大眾點評副總裁姜躍平強調。
據他介紹,大眾點評酒店業務可以提供國內最多的酒店數量以及信息查詢,在此基礎上,未來逐步整合出一個全方位的、以推薦商戶為主的目的地指南和旅游攻略,進而吸引更多用戶產生酒店點評、酒店預訂等行為。
因此,與攜程網、藝龍網等在線旅游網站的盈利模式完全不同,大眾點評盈利來源依然是通過流量變現。
姜奇平透露,大眾點評網以打包的流量分成協議價向后者收費,其業務現已接入攜程、藝龍、青芒果等國內主流OTA供應商及一些酒店集團的官方平臺,國外酒店業務則與Agoda、Booking等合作。
黃淵普認為,大眾點評在此時切入酒店行業,顯然是沖著中國版TripAdvisor概 念 去 的 。“畢 竟TripAdvisor已經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且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大眾點評再去復制也很輕松。酒店行業標準化和信息化程度都很高,也比較容易獲得現金流。”
在他看來,餐飲行業經過十多年的深耕,盡管行業格局穩固,但是也很難再向上突破。加上近幾年在團購市場的血拼,大眾點評網也急需其他業務造血來彌補虧損,因此無論是從上市前的概念講述,還是從業務的橫向拓展,大眾點評都不得不向更有“錢景”的領域進軍。
不過,與婚慶領域缺少品牌互聯網公司不同,國內的OTA市場格局已經十分清晰,雖然大眾點評與攜程網、藝龍網等并沒有形成直接競爭關系,但是其想要挑戰去哪兒、淘寶旅行等平臺依然任重道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