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曹中銘:交易所競爭切勿只為利益

2014-04-03 00:43:46

◎曹中銘

日前,證監會表示,首發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意愿,在滬深市場之間自主選擇上市地,不與企業公開發行股數多少掛鉤。由首發企業自主選擇上市地點,也更符合監管部門一直大力推崇的市場化精神。

首發企業選擇何地上市,此前曾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正是因為這些“原則性”規定,大型央企、藍籌股上市潮曾為滬市帶來輝煌,而隨著股市步入低迷,以及創業板推出與中小盤重新受到追捧,深強滬弱的格局再次在市場上重現。

無論是此前上證所欲在藍籌股先試T+0,還是此后欲推出戰略新興產業板,都存在活躍市場、提振人氣意味,同樣不乏與深交所進行競爭意味。由于IPO排隊企業積壓嚴重,也由于今年證監會要研究注冊制改革等多方面原因,那些排隊靠后且欲在深交所掛牌的企業要想上市,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而自主選擇上市地則為這些企業實現早日上市提供了可能,因此,此新規則亦不無監管部門呵護滬市的成分在內,而證監會審核部門將按照滬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則開展首發審核工作則為此提供了注腳。

與深交所的朝氣蓬勃相比,這幾年的上證所無疑是郁悶的。新掛牌的上市公司數量少,被大資金、大機構逐漸拋棄,交投不活躍,成交量被深市遠遠拋在后面。所有這一切,最終會影響到上證所本身利益。按照目前態勢,如果不做任何改變,上證所亦存在被“邊緣化”風險。

歷史上,滬深交易所展開過多次競爭。兩大交易所之間的競爭,受益的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并最終惠及整個資本市場。推T+0、戰略新興產業板、首發企業自主選擇上市地等,在上證所與深交所展開競爭的同時,為了自身利益本無可厚非,但眼里卻不能只盯著利益。

交易所之間的競爭除了利益之爭外,筆者以為不能忽略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完善制度建設之爭。長期以來,制度建設一直是A股市場一大軟肋,個中當然也包括滬深交易所在內。沒有完善的制度建設保駕護航,市場就不能做到健康有序地發展。

二是嚴懲違規行為之爭。違規成本低是A股市場一大 “劣根性”,即使監管部門聲稱對違法失信行為“零”容忍,這一格局仍然沒有得到改觀。兩大交易所在對違規者進行懲處時,常常是一譴了之,這與其作為市場監管者的角色定位是不相符的。

三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之爭。如何切實保護好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不僅是證監會的職責,兩大交易所同樣責無旁貸。其實,滬深交易所可以根據自身特點、掛牌公司的狀況等,分別推出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的舉措。而保護好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其所產生的“裂變”效應與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上證所在上述三個方面都能做到最好,投資者亦會青睞滬市,交易不活躍的情形也不會出現,上證所的利益同樣也會有保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