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9 00:58:1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皇甫嘉
每經記者 皇甫嘉
2013年,愛爾眼科(300015,收盤價35.80元)可謂是創業板中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星,股價漲幅幾乎翻倍,目前市值已超過150億元。據剛剛公布的年報顯示,去年公司盈利2.23億,同比增長達22.43%。
于此同時,公司實控人陳邦于本月初耗資約1200萬元增持3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8%,并表示計劃三個月內累計增持不超過1%的股份,這被華融證券分析師解讀為彰顯信心之舉。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也是如此,雖然從3月中旬至4月初愛爾眼科的股價跌幅接近25%,但在實控人增持之后,股價連續3日反彈,漲幅達9.41%。
事隔兩個交易日之后,愛爾眼科今日再度公布重大利好,宣布推出醫療行業“合伙人計劃”。
首創“合伙人制”助力擴張
愛爾眼科指出,“合伙人計劃”是指符合一定資格的核心技術人才與核心管理人才,作為合伙人股東與愛爾眼科共同投資設立新醫院。在新醫院達到一定盈利水平后,公司通過發行股份、支付現金或兩者結合等方式收購合伙人持有的醫院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長期以來基層醫院的優秀醫療人才一直較為稀缺。愛爾眼科表示希望借此引進所需人才占據核心資源,使公司日益擴大的全國網絡成為醫生多點執業的創業平臺。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愛爾眼科的連鎖億元網絡覆蓋23個省,達49家。
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對記者表示,“醫藥行業跟制造業不同,它是一個服務為導向的行業,從根本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非常重要。以前我們也實施過股權激勵,但相對來說合伙人計劃更有利于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進一步讓合營醫院培育成熟,盡快實現盈利。對于合伙人來說,通過合伙、退出的過程可以實現財富的增值,以前是雇員,現在是股東,這也是身份的一種轉化。”
吳士君指出,“現在國內政策環境在優化,醫療市場越來越大,市場的重心逐步的下移。我們希望加快連鎖醫院的建設,做到既有投資也有基礎配套,因為單純的規模擴無法使醫院成長起來。前段時間公司成立了一個并購基金,這次的合伙人計劃作為配套手段將加快公司的連鎖醫院擴張計劃。”
解民營醫院兩大難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01年以前衛生部門對民營醫院的審批一直很嚴,直到2001年9月中國開放醫療市場之后,民營醫院方如雨后春筍般大量出現。2013年《民營醫院藍皮書》顯示,截至3月末全國民營醫院達1.02萬所,同比增長14.69%。
但是根據國家政策,民營醫院作為盈利性的醫療機構不但無法得到國家財政補助,還要承擔納稅的義務,為了挽留人才還必須提供優厚的薪酬福利,因此基層民營醫院的經濟壓力一般都比較大。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由于民營醫院大多為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下海”創辦,從“醫生”到“老板”,工作性質的轉變使得民營醫院的經營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現實中,民營醫院的創業還是很難的。而愛爾眼科擁有豐富的醫院管理、服務經驗,推出合伙人計劃可以很好地發揮醫療人才的作用。”吳士君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民營醫院的執照申請一直是一大難題。雖然去年國務院提出放寬非公立醫療機構市場準入,但業內認為這一政策落到實處依然有待時日。為此,在地方有著良好人脈和關系的人士有利于民營醫院牌照的順利申請。
對此,吳士君表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以縣為單位,需要一家一家地進入。而愛爾眼科的連鎖醫院具有規模優勢,較為容易加入各個縣的‘新農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